中华民族的尚香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香”是一种雅事,先贤把它作为修身养性的媒介。香草与香气常常与品德操守联系在一起,古代君王会选择煮熟谷物的香气来祭天,士大夫则用芳草自喻。
屈原以香草喻贤臣,也以香草自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不仅亲手栽培“香草”,亲身佩戴“香草”,甚至还以“香草”为食,《离骚》中涉及各类香草有十几种之多,江蓠、辟芷、秋兰、木兰、申椒、菌桂、揭车、杜衡、芳芷、辛夷、茝、蕙等等共同构筑了诗人的高洁人格与纯净内心。
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宋代文人将“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雅融入高雅文化,落地到精致生活。用香,可祭祀辟邪、祛除异味、沐浴熏衣、入药饮食。宋代香事之盛、范围之广、层次之精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王公贵族扩大到平民百姓,并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作文、闲卧听雨、品茗雅集、宴客访友等,均离不开香。创作香方,调制合香,互赠香品,也成为宋代文人之间的清雅之事。
行香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香料最早的用途在祭祀。宋代皇室追求“礼治”,宫廷祭祀名目繁多。宋代百官赴景灵宫行香是朝廷的礼仪制度。无论国家大典的社稷郊庙之祀,还是宫中常规祠祀以及各类消灾祈福的祭拜,都会按规格区别行香。
《宋会要辑稿》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六月二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准御札,今年冬至日有事于南郊,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据太史局申,宜用六月二十七日壬子吉。今参酌到合行事件:一、合用御封降真香二十合,天地二合,宗庙十二合,社稷二合,天庆观一合,报恩光孝观三合。乞下入内内侍省请降付太常寺。一、合用祝文一十六首,天地二首,宗庙一十二首,社稷二首。青词二通,天庆观一通,报恩光孝观一通。
以香为礼。香作为珍贵之物,在宋代宫廷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每逢册封皇后、各类大小节庆、宴饮,皇帝赏赐的物料清单名单上一般都少不了香药。皇帝对宠臣、近侍、后妃等,常赏赐沉香、龙涎香、降真香等名贵香料,以示恩宠。晏殊写《拂霓裳》词为宋仁宗祝寿,炉烟瑞客,绮宴雅会,欢庆祥和。亲朋好友间礼尚往来也常以香为信物。黄庭坚曾以苏轼赠送的帐中香为题作诗《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在诗中分析了帐中香所用的香材,焚香时的环境及所用香器。苏轼和之,作有《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拂霓裳》
北宋 ·晏殊
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升平。
金风细,玉池波浪縠文生。
宿露沾罗幕,微凉入画屏。
张绮宴,傍熏炉蕙炷、和新声。
神仙雅会,会此日,象蓬瀛。
管弦清,旋翻红袖学飞琼。
光阴无暂住,欢醉有闲情。
祝辰星。愿百千为寿、献瑶觥。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
北宋 ·黄庭坚
百炼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
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
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
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间。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北宋 · 苏轼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以香溽夏。悠悠香韵驱散夏日闷热潮湿的暑气抵抗燥热,让人凝神静气。宋代宫廷以香溽夏在《武林旧事》卷三中也有记载“禁中纳凉”“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纱厨先后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数百斛”。宫中选择香料品种更为细致、名贵,纱厨的前后,悬挂着整枝伽兰木,还有真腊国进贡来的龙涎香珠。
《苏幕遮》
北宋 ·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宋代文人无论是读书创作、抚琴插花还是品茗论道、独处修心必定以香为伴。多思易伤脾,香气具有安神、除恶气的功用,可以醒脾通窍,有助于集中精力,调动文思。曾巩将书房命名为“凝香斋”,读书时“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香炉最上头”。陈必复《赋参政叔祖水亭》:“约客有时同把酒 , 横琴无事自烧香。”陆游赏春日风光睡起抚琴“睡起悠然弄衲琴 , 铜猊半烬海南沉。”也有静坐独处沉思时“床有蒲团坐负墙,室无童子自烧香”。南宋马远的《竹涧焚香图》展现的正是文人雅士闲居独处修身养心时有香为伴。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香冷金猊》
南宋 ·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北宋·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在氤氲的香气中读书品茶,静思冥想,将人生况味、缕缕愁思幽幽释放。
【参考文献】
1.潘沧桑.南宋四大雅事宋.中国出版集团.2023,12.
2.千年香文化史.@忻州紫庐茶具博物馆.2023,7.
3.瞧瞧宋人的精致生活 | 宋代四艺之焚香(一)@开封市文化馆.2022,4.
4.刘凤斌.古诗词中的文人雅事之“香事” 一场绵延千年的氤氲风雅.十几岁. 2023(Z6).
注:以上内容转载自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报告,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审核: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