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博物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4-01-15 08:22   来源:城市怎么办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艺作品的频频“出圈”,助推了“文博热”,年轻人打卡博物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社交方式,折射的是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乡村博物馆作为留住“乡愁记忆”、传承乡村文脉的载体,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乡间蓬勃生长,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眼的人文景观。

曾有一个比喻,“如果将博物馆比作夜晚的灯,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里,这些‘灯光’只亮在城市。”很长一段时间内,博物馆与乡村之间存在极少的关联,但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而文化正是关键性变量。为了更好发挥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浙江省实施了“艺术乡建”系统工程,其中,乡村博物馆建设被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

1. 项目背景及学理研究

2021年9月,浙江作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正式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并先后出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谋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展示馆)的目标。截至2023年9月30日,全省共建成乡村博物馆692家,涵盖红色根脉、名人故居、非遗技艺、乡村记忆、民俗风情、村史乡贤、科普教育、书画艺术、民间收藏、工业遗产、特色产业、文化遗迹等12个类别。

图片

浙江“乡村博物馆地图”小程序

关于“乡村博物馆”的称谓,目前在国际博物馆学上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界定。广义的乡村博物馆,一是以地域为界定,在城市主城区之外的广大乡村所建成的所有主题类型的博物馆,二是不以地域范围为局限,反映农村、农业、农民等社会历史、生活习俗与民间艺术的博物馆。狭义的乡村博物馆则在地域、内容等范围上作了一些界定。本研究根据《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将“乡村博物馆”界定为是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其中,位于乡村的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可纳入乡村博物馆系列。而针对乡村博物馆所在乡村范围,主要是指城市主城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2. 浙江乡村博物馆的案例研究与实践特点

近期,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评选并表彰了50家2023年度浙江省星级乡村博物馆,其中,千岛湖啤酒博物馆等5家为五星级乡村博物馆,杭州农历博物馆等15家为四星级乡村博物馆,千鹤妇女精神展示馆等30家为三星级乡村博物馆。这些乡村博物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运营良好,既活化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兴旺了乡村产业发展,正逐步成为区域内地标性的乡村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

一是传承乡村文脉,唤醒乡村记忆新体验。乡村博物馆通过保存和展示乡村的集体记忆,为增进不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建立纽带,有利于弥合代际身份认同差异。如位于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方岩村许家的岕里婚庆博物馆里展呈着不同时代的婚嫁服装、婚礼用品、洞房物件、恋爱信物等老物件,并设立了婚庆表演古戏台、迎亲古道等旧时的婚庆文化体验点。不同代际间通过参观、体验,不仅可以分享幸福故事,也有利于传承传统喜俗。又如位于杭州超山风景区东园东侧的江楠糕版艺术馆里,收藏着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多达6000余件的藏品,是一家专业收藏糕点制作模具的博物馆。人们在了解糕版与风土习俗密切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参与用传统糕版制作糕点的活动。以糕版为载体,凝聚不同人群形成共同记忆,从而推进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建设。

二是深挖文化底蕴,探索跨界融合新功能。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除了同城市里的考古类、艺术类博物馆一样具有传承历史文脉的功能外,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的复合性,需要以博物馆的建设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如位于温州市永嘉县瓯窑小镇内的瓯忆文化博物馆,馆内除了设置500多件古今瓯窑瓷器外,还开设了非遗体验区,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瓯绣、绸塑、糖画、永嘉麦饼等当地非遗项目,这种体验式消费既传承、活化了瓯窑文化,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又如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杭州农历博物馆,通过深入挖掘农历文化背后的历法经纬、节气物候、吉祥节庆等,并结合研学特性创造性地推出趣味体验、文化互动和农历研学等多种互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感受文化内涵。这种运营模式吸引了更多家庭型消费群体,也为乡村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数字赋能文博,打造沉浸体验新空间。要让乡土文化和文物建筑“活”起来,不仅要创新运营模式,实现跨界融合,更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多方位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如位于杭州市淳安县的千岛湖啤酒博物馆,在丰富传统的啤酒发展史、品牌文化介绍的基础上,运用VR等先进数字技术,将啤酒深度体验与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相结合,打造啤酒与音乐、啤酒与舞蹈等新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拥抱“Z世代”“新消费”,带动新的经济效应。又如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的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陈列馆,通过改造提升,融入了大量数字化、互动式的沉浸体验,不仅激活了故居的文化内涵,还提升了研学体验,使《社戏》等鲁迅作品中的场景变得可视、可知、可感,晋升为热门打卡地,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旅的整体经济效益。

四是多元主体融合,增添乡村振兴新动力。乡村博物馆从“火起来”到“活下去”,且要实现长久、良性运营的话,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衢州市妙源村立春文化展示馆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立春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立春祭祀热闹、平日大门紧闭等现状,公众参与度较低。因此,当地政府从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创新公众参与模式等路径来活化乡村博物馆的运营。而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则依托其华侨文化,通过引侨引资,吸引华侨等乡贤返乡参与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3. 当前乡村博物馆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只打造、不运营、难维系,是很多乡村博物馆的通病。当前,部分乡村博物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藏品管理不科学、资金与专业人才短缺、博物馆特色不足、社会交流合作较少等问题。

虽说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是短期的,但其对于乡村振兴与乡村共富的作用却是持久地、深远地。因此,建设乡村博物馆,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一要坚持顶层设计,既要综合统筹各方面因素,充分对接各级相关发展规划,将建筑空间与地域文化、产业布局等相结合;又要挖掘在地文化,注重特色化、品牌化,避免同质化、口号化。二要加强常态化运营,提升展陈水平。既要研究“Z世代”年轻客群、“陪伴型”家庭客群等不同客群的特点,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建立固定开放机制,做好与游客的互动交流,打造游客看得懂、记得住、有触动的展览;又要创新业态,不断拓宽展陈边界,开发研学产品、非遗体验项目等,并结合VR等先进数字技术,融入沉浸式、互动式的场景。三要探索“官、商、村、民、客”多元主体运营管理模式,推进乡村博物馆持续良性运行。既要调动除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尤其是村民、乡贤等参与乡村博物馆建设、运营的积极性、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要注重跨界融合,引入企业打造文化品牌、整合业态布局,探索“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新链条,用特色产业充实博物馆,以博物馆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互哺。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体系和机制,结合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等特征,考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接待能力,让乡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真正点亮全体村民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乡村博物馆:守在时代里的乡土文化[N]. https://mp.weixin.qq.com/s/n7J6B4KAA7DT1mXmzmThGA.

2.乡村博物馆:打通博物馆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N]. https://mp.weixin.qq.com/s/Y6QwjxggbCxf_88MrctANQ.

3.张茜,张朝枝. 乡村博物馆与代际身份认同:乡村集体记忆的保存、展示与传递[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4.韩梦,周景崇. 公众参与视角下乡村博物馆活化策略研究——以衢州市妙源村为例[J]. 设计艺术研究, 2023(13).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审核:毛燕武

  作者:韩巧燕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