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图文中的朝阳门内意象(1267-1912)”历史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0 08:19   来源:城市怎么办

北京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62.5平方公里的老城是我国传统聚落与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之集大成者,梁思成曾盛赞其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朝阳门内片区位于北京老城的内城东部居中,以朝阳门内南小街划分东西两侧,西侧主要为传统肌理街区,东侧则主要为现代肌理街区,两者在建筑体量、建筑密度、建筑风貌和建筑高度等层面差异极大(图1)。同时,这两种迥异的肌理还相互渗透穿插,时空并置,呈现出略显奇幻的拼贴城市景观,展现出古城空间变迁历程中的若干阶段性状态(图2)。片区内共有2块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别是完整包含于地段西侧偏南的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和部分包含于地段西北侧的东四北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拥有1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因东四南整体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而废止的挂牌保护院落120处和普查登记文物7处(图3)。

图1 朝阳门内片区研究范围的卫星影像图(来源:谷歌卫星影像图拼合)

图2 朝阳门内片区古今意象共存的景象(来源:笔者摄于智化寺内)

图3 朝阳门内片区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来源:古城意象研究小组团队绘制)

北京老城流传有品类丰富的古代图文,其中对空间研究最有价值的,图则当数古代舆图,文则数古书文献,另又有历史照片、口述历史等其他图文资料可以辅助,结合现场遗存踏勘和测绘成果共同使用。海量的图文资料从主观角度反映出时人对历史上北京城的体验、感知、记忆,亦即意象,实则蕴含着关于北京老城方方面面的完整而细腻的历史信息,亟待系统性地重新编汇整理。对古代舆图部分,本研究收集了1912年以前的所有能够反映北京老城城内意象的古代舆图共计26张,绘制时间范围在1738年至1908年,即乾隆年间至清末。由于绘制时代、绘制人员及绘制技术各有不同,舆图都极具特色,本身就有较强的观赏性(图4)。成图质量与精度也各有差异,比如最为精美而叹为观止的《乾隆京城全图》,虽绘制时间较早,但仅朝阳门内片区一块就记录有各类意象100多个。也有一些出于民间的地图则较为简单实用,并未记录太多意象,文献价值相对较低。

图4 若干古代北京舆图的朝阳门内片区图像示例(来源:古地图截取和拼合)

以完成于乾隆十五年的大规模测绘工作产物《乾隆京城全图》为例对本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示例。朝阳门内片区在故宫博物院的再版散页函装版的208张排列图中,位于东1、2、3列与VI、VII、VIII排的范围,拼合如图5所示。转译过程的第一步是筛选古代舆图中的历史信息,并对所有可能的历史意象进行标注(图6);转译过程的第二步是将之前得到的历史意象分布图与基于实地测绘的现状城市肌理地形图以及现状卫星图叠合在一起相互校验,在叠合过程中,以未发生变化的街巷、建筑及院落等为参照,尽可能精确地将历史意象在地形图上定位;转译过程的第三步是以现状城市肌理图为底,将建筑与院落意象、街巷及其他意象分别定位,得到各类意象在实际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总体而言,该舆图片段反映了乾隆年间的朝阳门内城市意象,表达信息的完整程度极高,有精准而丰富的各类意象(图7)。

图5 《乾隆京城全图》朝阳门内片区图像截取与拼合示例(来源:古地图截取和拼合)

图6 《乾隆京城全图》朝阳门内片区的历史信息提取示例(来源:古城意象研究小组团队绘制)

图7 《乾隆京城全图》朝阳门内片区转译所得的建筑与院落意象分布图和街巷及其他意象分布图示例(来源:古城意象研究小组团队绘制)

在采用上述方法对每张舆图进行历史信息提取和转译后,叠合其他古代图文信息与现状调研信息,即可得到综合的建筑与院落意象和街巷及其他意象分布图,展现出1.5平方千米的朝阳门内历史地段中丰富的历史意象与潜在文化资源(图8)。在根据各种线索将其转译到现状测绘地图后,按古代图文中的出现过的次数进行叠加,颜色越深则表示其意象频次越高,综合认知程度越高,历史重要性越强;现代调研的信息主要表达为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建筑与街巷图底关系、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分布、传统风貌建筑分布,建筑颜色越红代表其历史文化与风貌的保护状况越好。

图8 古代图文中的朝阳门内意象叠合图(来源:古城意象研究小组团队绘制)

分析转译历史信息叠合与解析的结果,朝阳门内片区的古代建筑与院落意象中认知最强的有城墙、朝阳门、四牌楼、禄米仓、恒亲王府、怡亲王府、延福宫、智化寺等,均为具有地标性质的大型建构筑物,或皇权制度下的大型机构或居住院落,其他较重要的古代意象则主要是各类寺庙和官署,又折射出古代朝阳门内片区的社会生活。总体上看,街巷意象强于建筑与院落意象,这一特点也反映在古代图文的原始资料中,比如古代舆图和绘画多依托于道路展开,而文字叙述中也通常采用街巷以定位建筑与院落,体现出古代北京城的规划与建造特点,也体现出古人对城市的感知习惯。将古代舆图中的信息与现状进行对比,街巷类意象变化较小,除老君堂、竹竿巷等位于片区东北部的胡同消失变为现代肌理外,大部分都保留下来,且变化不大;而建筑类意象变迁较大,大部分都已消失,如四牌楼、朝阳门等,仅有怡亲王府、恒亲王府、智化寺、禄米仓等几个认知较强的意象得以留存,这也与西方城市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结论相符,即道路比之于建筑更容易在长年的变迁中维持稳定。清乾隆中期是清代最繁荣的时期,与此同时,法国取代荷兰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制图中心,这一时期的北京出现了很多法国人绘制的舆图传世,后来随着各国与中国交流越来越多,清代后期出现了多种其他语言绘制注释的地图。中国传统地图采用平面与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更偏重于城市整体布局,以及与山水格局的关系,而西方更偏重于几何关系上的技巧,注重使用比例尺、指北针等现代绘图要素。随着中西方舆图画法的交融,清代后期的舆图在形象画法的基础上更加精准,但随着画法和内容越来越相似,对时下社会意象的表现力相对减弱。

研究共追溯到65条街巷的古代意象,对舆图中的街巷进行校准、转译、叠合,得到历史上街巷的位置和走向,可知大部分历史上的街巷意象得以留存,但完全以原位置、原尺度、原风貌留存的不多。并对照现状绘制了这些古代街巷意象的现存情况(图9),具体可划分为“现存街巷”和“已消失街巷”两类。“现存街巷”共有46条,以东四南历史保护区内的炒面胡同、礼士胡同、灯草胡同、本司胡同、内务部街、史家胡同等为代表的,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格局、尺度及风貌;以朝阳门内大街、朝阳门南小街、朝阳门北小街等历史上的重要干道及大方家胡同、禄米仓胡同等为代表,虽然位置和格局基本留存,但由于周边被改造为现代居住小区及商业办公建筑等,自身也作为交通性道路历经多次拓宽和改造,尺度和风貌有了较大变化;以芳嘉园胡同、北竹竿胡同等为代表的,现存街巷虽然仍大体位于原位,但已演变为为现代小区的内部道路,历史风貌几乎无存;此外还有以演乐胡同为特殊典型代表的部分改变原状的历史街巷,演乐胡同的总体格局、尺度、风貌均得以延续至今,但在与古代舆图进行精细化校准与拟合中,发现其中部偏东的段落有过一定的改道情况,原始位置推测应更偏南,且形态更为取直。“已消失街巷”中历史上曾有名称、形成过意象的至少有大烟筒胡同(古)、小烟筒胡同(古)等19 条,现其旧址上多已建设为新的建筑或景观,如大牌坊胡同(古)和小牌坊胡同(古)等原址上已建成大型商业综合体,马匠营胡同(古)、小方家胡同(古)等已建成为中高层居住区,豆芽菜胡同(古)则现作为东二环边的公共绿地景观供市民使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已消失的马匠营胡同(古)位置原在今弓匠营胡同东侧,但随着新的开发建设重新划分地块,街巷消失的同时,路名却漂移至了如今的弓匠营胡同,部分历史意象得以保存。

图9 朝阳门内片区的街巷变迁图(来源:古城意象研究小组团队绘制)

北京的历史资料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其中蕴藏有大量涉及城市环境的意象,尚未有过精细到建筑和景观层面的系统挖掘和整理,《“古代图文中的朝阳门内意象(1267-1912)”历史空间研究》以朝阳门内片区的1.5平方千米为历史样本作为初步示例,对地段内的人文要素意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时性整理和共时性表达,从城市历史景观意象的整体性视角,对众多历史资料进行重新检索与提炼,结合时空地理信息,辅以遗迹现场的踏勘定位,多重证据互为补足,积少成多,探寻规律,复原出尽量完整真实的古代北京情境,在未来的资料整理和意象复原工作中,可继续探索与新兴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的结合,从基础底图处理、图文资料整理,到意象复原研究的各研究阶段都注重体系性方法的构建,并将挖掘获取的历史与现状的图文资料信息化、定量化、可视化,搭建基于HGIS的古代北京城市历史景观意象的综合历史地理信息平台,以便于信息检索、成果展示,及辅助未来精细化保护管理的规划和决策。

审核:施 剑

  作者:刘祎绯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