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元旦习俗 传承中华文脉
  发布时间:2024-01-01 18:10   来源:城市怎么办

元旦,作为公历的新年之始,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庆祝的节日。但在中国,今日的元旦佳节与传统的“元旦”却并不能等同于一个节日。

今日元旦节日的形成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即“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但其含义已沿用四千多年。在中国古代,元旦并不是指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而是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年初一,也称元辰、元正、元朔、岁朝、新正、首祚等。元谓之“首”,旦谓之“日”,故“元旦”意即“首日”,即是“初始的日子”, 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武帝以前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到了汉武帝时,为了统一规范,规定孟喜月(即,元月) 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也即夏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民间所讲农历或阴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即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可见,“元旦”的概念和理念来源于中华,但这还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元旦”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两个月后清王朝宣告结束,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成立,孙中山先生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一职。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体制巨大变动的还有中国的历法体系,公元纪年取代了原先的农历纪年成为中国崭新的历法体系,而在孙中山先生的就职誓词中便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束日期,自此中国的“元旦”开始与公历年的第一日挂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延续采用公历纪年并在法律层面正式确定公历的第一天为“元旦”日,至今都是中国人一年当中十分重要的节日之一。

我国元旦的传统习俗

在古代因元旦与春节为同一个节日,所以人们庆祝元旦也就是庆祝春节。在宫廷里,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的祭祀与祈福活动,以祈祷国家在新的一年内能够风调雨顺、安享太平。民间的习俗活动则更多,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祖先、贴对联放鞭炮,孩子们会四处串门讨要糖果,大人们则会互相拜年并致以真挚的祝福,在除夕夜,人们会守岁、吃团圆饭、煮饺子。古时元旦的美食也十分丰富多样,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说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桃汤、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总之,现在春节的诸多习俗也正是古人们度过“旧”的元旦佳节的习俗。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许多元旦的传统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忘,但它们依然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如元旦夜晚,各大城市会举办盛大的跨年晚会,充满了欢笑、歌舞、烟花等狂欢元素,代表了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人们在庆典上放飞自我,迎接新年的到来,展示了中国人热情、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一些家庭会在元旦这一天前往前往寺庙或其他宗教场所,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顺利。元旦当天,一些人会选择“迎春登高”活动,登高远眺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在农村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比较原汁原味,如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祭诸神、祭先祖,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对传统家族文化的延续。

中华传统优秀节日文化的意义

节日文化已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意义重大。培育文化自信必然要对传统节日文化充满自信,弘扬节日文化、坚定文化发展方向也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义。

首先,家庭是节日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单位,总是能在节日来临之时让忙碌在外的家人自觉相聚。它既是团结家人的黏合剂,更是缓解人际关系紧绷的润滑剂,提升生活幸福感。传统节日文化往往代表着亲朋欢聚、阖家团圆,与其他的社会文化相比更有助于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营造家人团聚的环境氛围,成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其次,节日文化的传承还可以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复兴。中国传统工艺是节日文化中展现民族色彩,彰显劳动人民智慧的重要部分,春联、年画、花灯、雕塑等工艺都有着鲜明的东方艺术元素。振兴传统工艺,可以激发工匠积极性把中国传统工艺发扬下去,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可以带动中国传统艺术品的制作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再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对传统文化以可见的“物化”形式,即仪式化加以继承与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以自身坚实的群众根基和日益向外扩展的公共性,在中国传统活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巩固民族文化认同,发挥对继承与发扬优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桥梁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节日文脉

传统节日承载着华夏文明5000年的光辉历史,也继承了古人的智慧结晶,传统节日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也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包容,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巨大社会意义和价值。

全球化时代,西方节日逐渐流入我国,大多数人可以明显且直观地感觉到传统节日效应的减弱,我们不可被动地接受冲击,更不可完全任其发展,而是要主动地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实现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有力补充和拓展。从各个角度去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此外要积极引导、鼓励新兴节日的发展,肯定新兴节日在节日文化系统中的作用。

面对西方文化与新兴节日文化,政府应主动承担文化发展责任,统筹文化发展全局,谨防节日过度商业化,对节日文化精神价值传递做到清醒客观地判断分析,有悖于社会公德的、有违于价值规范的,都不应当让其继续存在,这样的不良文化倾向或表现形式必须予以制止,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有序引导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国强.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2]洪彩贝.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3]艾君.元旦为何是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民俗节日[J].工会博览,2019年02期.

注:以上内容转载自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报告,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

审核:蔡峻

  作者:张朵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