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杭州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22 08:30   来源:城市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让人才教育链、产业创新链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职业教育又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并于2021年将产教资源相对集聚,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良好的人才基础的21座城市明确为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改社会〔2023〕699号),旨在完善产教融合的制度机制,不断开发创新合作模式,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杭州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在推进产教融合上多措并举,有序有效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总结改革经验成果,助力杭州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人才供给需求的联动机制,助力杭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为杭州产业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为城市建设增强软实力。杭州通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作机制,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杭州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推动职业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与杭州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布点总数及涵盖行业,与杭州主导产业一线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通过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物联网技术、护理和康复技术、建筑表现专业、幼儿保育专业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积极支持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发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这在弥补地域职业教育空白的同时,也更贴合杭州的产业需求。

二是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引导学校对设置雷同、就业连续不达标专业,及时调减或停止招生。

三是扩容职业教育资源,畅通就业供给渠道。推动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允许和鼓励职业院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深化产教融合,以紧扣科技创新趋势、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助力杭州创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为更高、更强的“杭州智造”“浙江智造”“中国智造”筑基。

二、强化正向激励效应,促进杭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杭政函〔2021〕47号)《杭州市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收入奖励分配暂行办法》(杭教职成〔2022〕2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着力培养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实用技能型人才。

一是落实相关配套保障政策。通过打造教学实训车间、建造公共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等方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定向班与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开展数字技术类人才培养,实现与杭州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适应。同时围绕现代学徒制的导师标准和学徒标准,结合企业标准,对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深入思考与细致阐述,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现代学徒制标准,积极探索“杭州现代学徒制模式”。

二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杭州不断健全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从政策上引导产教融合,从专业上匹配产教融合,从氛围上倡导产教融合。突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考察,强调职业院校教师要紧跟产业发展,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拓宽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的路径,鼓励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诸多环节。

三是从氛围上倡导产教融合发展,提升自身吸引力。抓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宣传贯彻,持续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遴选百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或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办赛,赛项已覆盖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各个专业大类。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变革,加大先进制造、“双碳”、养老托育等国家战略和民生重点领域的专业布点。

三、遵循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规律,推进杭州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必须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为重点,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努力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提升。

一是以完善专业建设“正负面清单”制度为导向,优化产业专业布局,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职业教育枝繁叶茂,将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职业院校要把握好发展时机,乘势而上、踔厉奋发,积极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创新动能,满足城市多层次人才需求。只有职业教育和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才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形成良好发展生态,为整个城市新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二是以全面推进“二元”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为突破,强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与校企融合度。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多渠道推进,着力打破体制机制上的壁垒,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百花齐放”格局,不断展现杭州职业教育“头雁风采”,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以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为载体,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催生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又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通过推进校企合作、紧密产教融合、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等重点工作,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最终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审核:李飞孟

  作者:张唱晓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