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讲话 |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3-11-09 08:16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王巍

尊敬的王国平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再次受邀参加城市学年会。对中国城市学年会·2023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关于文明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我们这里提及的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取得显著进步。尤其是社会出现分工和贫富尊卑的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王权和国家,其中最关键的标志是国家的产生。

中国文明的核心问题,即为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的历史?“中华文明五千年”究竟是历史真实,还是只是“号称”、“传说”?这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问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2年开始,需要解决几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华文明何时形成?有多久的历史?二是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三是中华文明为何会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道路?四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五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如何?

实际上探源研究最大的难点就是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三要素”,按照“三要素”要找到又有冶金术、又有文字和城市的标准。但是放眼世界看,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印加文明没有文字,说明文明的“三要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各地可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进入文明社会的表现。根据中国文明的实际材料,归纳出从考古材料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

而良渚古城就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2年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在良渚古城的外围发现,分布着扁担山--和尚地等长条形高地,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宽约30-60米,人工堆筑高约1-3米,它们断续相接,基本构成外郭城的形态,合围面积达630万平方米。2015年,又发现长达数公里的大型水利工程。这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城市面积还是水利工程的规模都是首屈一指的。能够组织如此大规模人力来做公共工程,没有国家的组织是不可能完成的。以及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水田和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最新发现的良渚文化大面积稻田,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相当于11个足球场,是相当发达的稻田农业。在莫角山宫殿区南部出土的总重量达20吨以上的炭化稻谷经研究表明,它们来自相当广阔的地区,不只是在良渚古城的周围,应该是周围广阔区域对王权的贡纳。可见良渚已经形成了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具有强制性公共权力的区域性政体——国家,良渚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2019年7月6号,良渚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理事关于良渚古城遗址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依据良渚,冲破传统“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人口增加并集中。)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高技术含量手工业的专业化,并被王权所掌控;脱离劳动,从事部落管理的社会精英阶层掌握社会大部分财富。)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出现集军事指挥权和祭神权力的王和稳定的具有强制性公共权力——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根据国家和王权的产生会在考古遗存中留下痕迹和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都城,是规模宏大,需要调动大量人力建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宫殿,是规模巨大、建造考究的建筑;王或高级贵族居住或处理政务的场所。三是大墓,即为规模大、随葬品十分丰富的墓葬。四是礼器和礼制,这是彰显权贵阶级尊贵身份的标志。五是战争和暴力,有武器大量出现;宽大壕沟或高大城墙防御设施;人殉、人祭;用人奠基的现象。

最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得出了以下认识: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这是经过2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所做出的基本概括,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整理:陈正怡然

审核:施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