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地处浙西南,居瓯江上游,是丽水市地理中心,县域总面积9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13万,是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山区县之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2001年以来,云和针对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区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实际,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一以贯之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把县城作为县域第一增长极来培育,以集聚化手段推进集约化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县域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
一、从数据透视云和成绩单
“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实施20多年来,云和建成易地搬迁安置小区48个,目前全县近60%的农民下山转移,完成农民异地搬迁4万余人,80%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93.4%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96%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城镇化率已达74.02%,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从2012年到2022年,云和县地区生产总值由44亿元增加到95.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从59.6亿元增加到15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5.2亿元增加到13.8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5188元增加到到52841元,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580元增加到26078元……
“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引领云和走出一条富有时代特色、云和特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小县大城”战略的内涵
1.小县域、大城关
云和立足山多地少、村多人少的县情,将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于县城开发建设,促使县城建成区面积从3.14平方公里扩展至6.85平方公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通过大城关的建设带动县域整体发展。
2.小人口、大集聚
云和县改变以村为单位就地奔小康的传统思维,以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为重点,以农民下山转移、异地搬迁、“大搬快治”、“大搬快聚富民安居”等为载体,推动4万名农民搬出山村、融入城镇,大幅提升县城人口集聚度。
3.小产品、大产业
云和依托小产品构筑大产业,为 “小县大城 ”战略提供产业支撑。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木玩产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云和的支柱产业。如今,云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木制玩具制造、出口基地,全县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超1000家,从业人口3.1万余人,木玩产品产量占世界同类产品的40%、全国的56%、浙江省的70%,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木制玩具之乡、中国木制玩具城。
4.小政府、大民生
为使进城的农民在县城有房可住、有业可就、有学可上、有医可治、有社会保障可保、真正化农民为市民,云和县在各项社会公共服务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下山脱贫的居民实现安居乐业。
三、云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
云和“小县大城”战略无疑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利用集聚手段促进集约发展、依靠集成改革破解共富难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荣获“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入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十大发展模式。云和“小县大城”战略为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1.科学决策,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为优化县域发展空间,云和把村庄规划调整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完成多轮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大力度推进乡镇撤并、村社规模调整,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把县城打造成县域最大增长极和带动乡村振兴的龙头。2003—2022年,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从8.8平方公里调整至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3.4平方公里拓展至6.85平方公里。
“小县大城”战略打破城乡界限,转移农民到城镇实现安居乐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返乡创业”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
2.深化改革,实现同城同待遇
为使进城的农民能够安心在城里生活,除了为进城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渠道、可靠的收入来源,云和县深化制度改革,让农民下山安置加入城镇户籍后,能享受社保、医保等同等待遇,尤其进城农民子女无差别享受城区优质教育服务,大大增强了农民下山转移的吸引力,而农民原有的利益,比如集体经济的分红、生态林的补偿,都给他们保留,给下山转移农民吃了定心丸。
3.产业引领,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
为确保山区转移农民能够充分就业,获取稳定收入,云和县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的木制玩具业发展,把如何做大做强木玩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木玩+”为核心发展理念,将木玩传统产业与城市建设、学前教育、全域旅游、动漫文创、电子商务等有机融合,推动木玩产业从生产制造向原材料供应、研发设计、市场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延伸,蹚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加强木制玩具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的高度集聚发展,实现了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良性循环。
4.民生保障,促进“人的城镇化”
为推动“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云和县聚焦大民生,坚持以惠民富民为根本,深化公共服务体制、土地、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制度改革,实现同城同待遇,充分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休闲广场、江滨绿廊、老年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云和是山区26县中少有的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人口净流入县。
此外,为提升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云和县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实施“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抓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带动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促进“人的城镇化”。
5.立足生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赋予云和集“山水林田湖”于一体的独特资源,云和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近年来,云和县率先提出并实施“全域5A”发展模式,以梯田5A为龙头,深度整合优势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新格局,顺利入选浙江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促进了乡村振兴,实现了旅游经济高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晔.“人的城镇化”视角下“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分析——以浙江省云和县为例.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12月
[2]杨志文,陆立军.欠发达山区推进城镇化的非均衡协同发展之路——基于浙江省云和县“小县大城”战略的分析.开发研究.2012年第1期
[3]方列,林光耀,吴梦.走进县城看发展|浙江云和:“小县大城”探寻山区集聚发展新路径.新华网.2022年06月21日
审核:李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