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养老”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发布时间:2023-09-04 10:43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19.8%;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人口14.9%,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国家卫健委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显示,在受访的12.5万名老年人中,近九成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有专业居家照护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达到33.4%。居家养老能够让老年人在原有生活环境中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因此是老年人最普遍也是最乐见的养老方式,但目前“家门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十分明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到“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早在2020年12月3日,住建部等六部门就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建房〔2020〕92号),提出要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在此背景下,多地探索“物业+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以期借助小区物业距离近、人员亲、硬件足等优势,破解“家门口”养老的难题。

物业服务企业在养老方面的探索实践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服务需求凸显,一系列社区养老政策、实施方案的落地,加速了“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不少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探索为业主提供养老、助老服务,为实施“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1.绿城服务集团从2007年就开始对养老服务进行探索,旗下绿城椿龄康养集团于2014年建成以“学院式养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康养产业园区——乌镇雅园。该养老项目已经成为物业介入养老的标杆项目。2018年,全国首家学院式颐乐养护中心-西湖区椿龄荟项目落成。项目采用“长住机构+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的经营模式,满足自理、半失能、失能等不同长者的生活需求。2019年,又将“学院式养老”模式进行升级为“颐乐学院2.0”,并采用“同城颐养+混龄社区+医养结合”的全新模式在之江陶然里实施,同时接入康养智慧养老平台,为养老服务赋能。

2.保利集团提出“养老产业全产业链培育”的发展战略,打造三位一体健康养老模式,旗下的保利物业结合中国的市场环境和需求,于2012年将北京海淀区作为养老服务试点区域,建造了“北京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2018年3月,保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公司——“保利和悦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挂牌,以健康养老为方向,重点发展保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利和悦会以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为载体,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特色医养及养老延伸等服务,致力将多元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送到长者的生活中。

3.长城物业集团作为传统物业服务企业,不具备养老服务能力,其采用的是合作并购方式补足养老服务链条。2014年,长城物业将美国最大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一的Homeinst ead Senior Care Inc.引入中国内地市场,并以“护明德居家养老”作为专属运营品牌开展养老服务。区别于传统的家政保姆式服务、医疗照护机构式服务,护明德以长者所需服务为核心,为长者制定个性化居家照护计划。目前,护明德在深圳设有四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2014年起,长城物业实现了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依托,医疗资源为配套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4.融创服务集团旗下开元物业成立了专业的养老机构——开元养老,针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70岁以上人群,通过离家型机构养老、近家型日照中心、在家型居家服务三大版块,由专业护理师,专业生活照料师、专业老年营养师、专业医师等专家队伍为客户提供生活照料、专业护理、专属住所、老人餐饮、健康体检、名医诊疗、康复理疗、休闲娱乐产品服务。

整体来看,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领域的布局仍处于前期的布局阶段,大部分企业的探索主要是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的环节。受制于政策、产业等的不完善,养老产业盈利难的问题仍未破解,物业服务企业也在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但是长远来看,社区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物业+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物业+养老”存在天然优势。一方面,距离近、人员亲,相较于第三方机构,物业对小区居民情况更熟悉;另一方面,物业具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和第三方机构比起来,可提供更高频次、低成本的服务,例如上门理发、代缴代购、代送物品等民生服务事项。但“物业+养老”作为我国养老模式的新趋势,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是场地缺乏自主性。虽然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免费使用小区内的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但不得改变用途。若想利用公用场所开展为老服务,必须得到全体业主的同意。

二是业主认同感低。由于只有部分业主有养老服务的需求,在试点中不少业主对此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在缺少业主委员会的小区,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物业难以开展养老服务。

三是为老服务能力弱。通常收益性强的养老服务进入门槛较高,但物业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服务能力,物业企业需要联合专业机构开展。而进入门槛低的养老服务收益性差,企业缺乏动力。

四是运营模式不明。虽然“物业+养老”已经探索一段时间,但尚未出现具有普惠性质,并且可持续、能复制、易推广的运营模式,仍需要在各方参与者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加快模式创新。

智慧物业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大规模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物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包括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配置智养老服务设施,丰富智慧养老服务形式,创新智慧养老产品供给。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对接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数据系统,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配置健康管理、人身安全监护、家用电器 监控、楼寓对讲和应急响应等智能设施;参与开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参与研发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养老服务产品,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兴技术在居家社区养老智能产品中的应用。

云计算、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物业服务领域产生明显的影响。物业服务企业借助新技术,搭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一方面可减少物业企业人力成本,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化平台将科技手段应用到多种养老服务场景,助力社区养老服务提升。此外,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安全监护,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全面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同时,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杰、刘寅坤等. “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M]. 202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

2.王琪鹏.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报告发布老年人最期盼普惠型养老[N]. 北京日报, 2023-5-25.

3.克尔瑞物管, 中物研协.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R]. 北京:, 2022.

4.中指研究. 都在谈“物业+养老”,物业公司究竟是如何实践的[EB/OL]. [2023-8-28]. 

http://news.10jqka.com.cn/20230818/c649826147.shtml.

5.澎湃新闻. 让物业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更方便还是“不专业”?[EB/OL]. [2023-8-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322707567409868&wfr=spider&for=pc.

6.亢舒. 六部门发布《意见》——推动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N]. 经济日报, 2020-12-04.

7.苏木. “物业+养老”模式如何才能推得开?[N]. 苏州日报, 2023-8-3.

审核:李飞孟

  作者: 刘悦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