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7-10 11:34   来源:城市怎么办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背景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我国第一个青年发展专项规划,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提供了根本政策指引。2020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推动纵深实施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强调要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2022年,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共青团中央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提出要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并从城市规划环境、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健康环境以及安全环境七个方面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青岛——打造“十个青年城”

青岛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青岛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关于建设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的实施方案》。《方案》重点围绕“强化青年思想引领,使青年理想信念更坚定;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三大主要目标,力争用两年实践,打造形成吸引集聚青年发展的青岛标准和青岛模式。主要任务是从优化就业质量、创业环境、生活场景、宜居水平,强化教育保障、文化服务、商业支撑、社会治理、健康保障等方面,打造“青年宜业城、青年创新城、青年宜居城、青年成长城、青年乐享城、青年生态城、青年平安城、青年建功城”。

人才招引方面

形成了包含人才基数倍增计划、产才融合促进计划、顶尖人才集聚计划、“未来之星”储备计划等10项子计划的人才政策“一本通”,主要包括放宽落户条件、强化企业激励政策、给予人才补助等。构建一站式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包括青年人才服务“第一响应人”机制,“一事全办”全链条服务。

宜居生活方面

完善长租房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提供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等。实施“文化惠青”、全民阅读和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三大工程,打造青年时尚活力特色街区,举办青年国际时尚艺术节、婚恋文化周等活动。组织消费促进活动,推出一批网红打卡地,丰富新型消费业态,建设13条步行街;建设青年创新创业15分钟便捷服务圈建设。

教育服务方面

实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工程,高水平建设开放大学和全民学习体系,推进“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

医疗健康方面

推动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惠青服务,组织国际帆船赛事。

社会参与方面

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引领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媒体宣传、空间氛围营造,选树青年先锋团队,举办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等。

淄博:打造“十大青年发展新高地”

淄博市同样制定了《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城市的实施方案》以建设“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城市为牵引,以满足青年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目的,着力打造“十大青年发展新高地”:青年乐业的现代产业新高地、青年理想的创新创业新高地、青年惬意的宜居生活新高地、青年悦享的时尚活力新高地、青年满意的教育服务新高地、青年温馨的医疗健康新高地、青年向往的绿色生态新高地、青年无忧的民生保障新高地、青年安心的和谐善治新高地、青年心仪的才智发挥新高地。

创新创业方面

推出“人才金政50条”,实施新一轮“硕博人才储备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引领计划”和“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主要包括人才补贴、创业资金扶持、人才贷、创新创业保险等政策。

宜居生活方面

主要是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建设城市书房、阅读吧、博物馆、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

教育服务方面

优化提升幼儿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建设一批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和职教产业学院。

医疗健康方面

组织青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新建、改建多功能运动场地,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社会参与方面

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实施“青年志愿者体系”建设,建设“青年会客厅、青年驿站”等,开展青春社区建设。增建托育机构、青年婚恋交友平台,每年举办50场青年婚恋交友活动。

宁波市奉化区:城市与青年共生共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对青年工作的部署要求,奉化区以《宁波市奉化区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总领,积极打造以“青创新区、山海名城,青年友好、共富先行”为特点的青春奉化,率先建成高标准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市。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以“城市与青年共生共盛”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基本建成,具有全国指导意义的青年发展友好城市建设“奉化模式”获得普遍认可,奉化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显著体现。《规划》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开展青年融入友好行动、开展青年成长友好行动、开展青年居家友好行动、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友好行动、开展青年生活友好行动。

人才招引方面

优化升级“1+3+X”人才政策体系,实施奉籍英才回归计划;结合“数字浙江”建设,全面建成“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人才服务体系,实现青年办理落户、申领补贴等“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转变。

创新创业方面

出台企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场租补贴等政策;构建孵化服务体系、金融助力体系、政策对接体系,支持青年创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宜居生活方面

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租房补贴政策、落户奖励政策;推出小户型青年公寓和青年共享公寓;建设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之家等。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设施面向青年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文化品牌,为青年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

教育保障方面

深入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落实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计划,定期举办、承接青年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青年甬商寻根之旅”等青年交流互访活动。支持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新引入一至二所大学来奉落地,规划建设奉化大学园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各类校企合作基地,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生育支持方面

打造青年婚恋交友工作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服务活动。预防育龄女性就业歧视、实施男性陪产假制度、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构建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

社会参与方面

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完善青年干部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奉化区党政机关青年领导干部比例;进一步提高新一届奉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青年代表与委员的比例;完善青年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机制;推动青年有序参与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自治、协商、议事、听证、评议等民主实践活动。

结语

从上述实践案例可以发现,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不仅要考虑青年人的需要,还要考虑青年家庭的需要,尤其是子女教育的需要;不仅要考虑青年人安居乐业的需要,还要考虑婚恋交友、职业成长的需要。政府端在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应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以惠青、扶青政策引才,包括低成本安居政策、起步资金扶持政策、落户奖励政策以及落户创业服务政策。

精准契合青年需求,打造宜业、宜居、宜学、宜育、宜游的活力之城,包括高水平子女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时尚休闲设施、创业孵化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设施等青年友好型设施的配建,开展青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社会交流、社会参与、职业晋升的机会。

审核:接栋正

  作者:姜圣华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