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一张图”推动产业振兴的德清实践
  发布时间:2023-06-24 12:47   来源:城市怎么办

数字乡村能够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够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当前,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乡村产业结构等因素,数字乡村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其理论机制和实践路径仍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而唯有产业的振兴,才能解决乡村发展缺资源、缺资金、缺人才的问题,才能推进数字乡村从“悬浮”到“落地”。

近年来,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德清的“数字乡村一张图”集成了乡村生产、生态、生活场景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数字化推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取得了可推广的经验。

一、“宅富通”盘活宅基地资源

德清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率先建立“宅富通”农村宅基地数字化管理应用,解决宅基地管理、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中存在的农房资产沉睡、闲置宅基地底数不清、市场投资信息不透明“三大难题”。

“宅富通”在摸清全县宅基地底数的基础上,绘制了规模有数、布局清晰、分布有图、信息可查的宅基地信息“一张图”,打造研判、决策一体化的全县宅基地“指挥所”,建立了县、乡、村、农户四级台账,可精准统计各级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利用状况,可便捷查询一户多宅、超标占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快速、全面了解各级宅基地使用现状。

“宅富通”构建了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交易系统,实现农村宅基地“规、批、供、用、管、查、登”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打通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通道,提高了流转效率。一方面,通过加强实景展示促进流转,采用实景三维、VR技术、现场照片对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进行直观立体展示,让潜在客户“身临其境”地查看农房构造、内部实景及周边,破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流转交易系统为多方主体提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现、发布、审核、服务、监管等全流程线上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县已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1339亩、4248户,招引落地项目16个、在谈项目23个,总投资超6000万元,涵盖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咨询服务等10余类新业态,带动农户增收1.1亿元,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4.3%。

二、渔业数字化促进增产提质

德清是浙江省最大内陆水产养殖县,年总产量占全省淡水渔业产量的十分之一,在获得相对较高收益的同时,尾水排放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道路,德清通过数字化赋能渔业,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一是发展绿色种养模式,推广“稻—青虾、稻—小龙虾、稻—鳖、稻—乌鳢”等稻渔综合种养轮作及共生模式,发展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工厂化设施化、生态鱼仓等标准化养殖模式。二是发展智能渔业。以实施国家数字农业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渔业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例如通过实时物联网溶氧监测服务,将浮头死亡率由过去的5%,降低为当前的0.1%,物联网养殖也得以让更多农户开始尝试高密度养殖,产量增加可达10%-20%。三是加快渔业“机器换人”。推广高效渔业设施和装备,加强渔业机械和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扶持池塘循环水、路基推水、工厂化养殖、设施大棚等渔业设施建设,推广底部增氧设备、太阳能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新型装备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农户可以远程查看溶氧数据、远程自动增氧和远程自动投料等。

此外,渔业生产方式的数字转型离不开经济组织结构的转型。全县引导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小型分散养殖场的集中连片治理,建成后相关设施资产归村集体所有,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的固定资产,还推动了土地、水面流转价格的提高。例如下渚湖街道上杨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对878亩小规模分散渔业养殖尾水开展治理,村集体资产增加128万元,集体年增收5万元。

三、农业数字化拉动农户增收

德清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构建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搭建了包含生态选址、数字化生产、产销对接、快速配送等四方面内容的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应用场景。

一是生产端推进数字农业。以建设全国首批数字农业试点县为契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深度融合,目前数字农业大脑已归集131项涉农资源,800多万条数据,实现生产过程全程可追溯,数字化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栽培、水产养殖中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智能管控,农业企业用工成本降低43%,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二是销售端创新数字营销。依托“有德鲜生”浙农码,打造“码上下单、农场采摘、数字配送、码上溯源”闭环模式,搭建农产品产、供、销、配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和运营体系,目前已在城配物流承接的数字生活智能服务站设立30个“有德鲜生”专柜,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县域流通及农产品进城通道。

德清以“数字乡村一张图”推动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涵盖了“技术层—制度层—价值层”的数字乡村建设经验。在技术层,基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联动,以数字技术重塑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让乡村充分享受数字红利;在制度层,基于构架的乡村数字空间,政府充分调动市场、企业、村民、网格员等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主体之间进行有机组合,构建以政府主导、多元共生的协同共治格局;在价值层,基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推进德治、法治、自治融洽的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的内生动能。

【参考资料】

1.《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德清“数字乡村一张图”》刘渊、李旋、董思怡著

2.《浙江省德清县:坚持绿色引领 强化科技赋能 扎实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http://www.jhs.moa.gov.cn/lsfz/202301/t20230113_6418833.htm

3.《浙江省德清县:探索数字化赋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http://www.hzjjs.moa.gov.cn/gzdt/202212/t20221222_6417487.htm

审核:蔡峻

  作者:邱浩钧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