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及城市发展规律的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3-06-14 13:02   来源:城市怎么办

编者按

近日发行的《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是城市工作管理者、规划者、建设者、研究者必读必学的理论著述。杭州城研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全体研究人员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近期将陆续播发学习体会,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真正以理论武装提升城市学研究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一书“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中心、以“五个三”为主线,高屋建瓴地指明了15个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具有系统性的指导意义。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1.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相关学科对城市有诸多定义,但总结来说,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城市的特征

就特征而言,城市的基本特征是集聚,城市的集聚效应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的概念是相对乡村而存在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乡村,城市的概念毫无意义;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虽有规律可循,但依然在无限发展之中;城市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巨系统,组成城市系统的各要素间存在复杂的变化关系,它们相互交织重叠,共同发挥作用。

二、城市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

1.城市的形成

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形成了城市。城市形成及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

农业剩余贡献。城市率先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农产品的剩余刺激了人口劳动结构的分化,一批专门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发展,这个过程不断往复、叠加、上升,城市随之得到发展。

工业化推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城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的集聚要求促成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比较利益驱动。由于城市与乡村在发展速度和资源集聚程度上的差异,使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两种基本力。一是城市的拉力,来源于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富足的物质条件吸引;二是乡村的推力,来源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以及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公共服务。

2.城市的发展规律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衡量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具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具备一定规律,依据时间序列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集聚城镇化阶段。其显著特征是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快速集聚。

郊区化阶段。随着通勤条件改善、收入水平差异以及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中上阶层开始移居市郊以寻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大量就业岗位和城市功能相继向市郊迁移。

逆城市化阶段。随着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中心城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局面。

再城市化阶段。因为人口的不断外迁,中心城区出现经济衰退、功能落后、社会萧条等问题,城市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中心城区。

关于城市发展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超过30%即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中期阶段,超过70%则进入城市化水平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这就是学术界公认的“诺瑟姆曲线”。

三、对当前城市及其发展规律的学习体会

1.研究城市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衡,因此,每座城市的城镇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做城市研究时,应科学研判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出有针对性的任务举措。例如超大、特大城市要科学研判是否已处于逆城市化阶段,要以疏解部分城市功能、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城市能级为重点开展研究;大中城市要研判是否仍处于集聚城镇化阶段,要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腾挪整备发展空间、吸纳更多城市人口为重点开展研究;小城市则应顺应城市兴衰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研判如何挖掘特色、培育产业、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和人口吸引力。

2.“产、城、人”融合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产是动力系统,提供就业岗位;城是硬件系统提供生产生活空间;产和城为人服务,人又为产和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创造力,离开人这个主体,谈产和城都是片面的。因此,从事城市研究,要充分关注产城人融合发展问题,只建城不育产,城就是空城鬼城;只育产不建城,资源枯竭、功能缺失,人也留不住;建了城育了产,却忽略了人对美好生活品质的需求,人也不可能充满活力,城也不可能繁荣繁华。

3.历史文化、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古今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全国663座城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如果千篇一律,就像工厂流水线、电脑复制粘贴一样,那城市是十分乏味也是不现实的。开展城市研究,不论是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还是老城老区的改造更新,都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以塑造城市精神为亮点特色,认真研究城市的文化基因和发展脉络,摸清历史文化家底、尊重演变规律,提出既能展现历史积淀、又能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进步的发展方案,绝不能做割断历史文脉的蠢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

一个有产、有城、有人,还有文化的城市,如果还具备创新特质,那这座城市一定是充满希望与活力、经久不衰的。如果说“文化”是前人的智慧、历史的基因需要保护,那“创新”就是后人的发扬光大、时代的基因需要激励。作为城市学研究人员,就是要负责任地认识、保护、开发和管理这些基因。在解决文脉传承、规划建设的同时,关注城市“创新特质”的打造,从空间规划、制度设计、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使城市在时代变迁中能接纳更多新事物,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和企业在城市中集聚交流、创新创业,转化交易,不断地创造新需求、新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生态保护、环境承载是城市发展的坚守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自然环境为代价,城市建设空间大了,自然生态空间就小了,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也会削弱。开展城市学研究,要充分尊重城市生态格局、摸清生态敏感空间种类与分布、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格遵守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依据国土空间双评估、双评价成果,在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底板上做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结 语

城市是个复杂变化的巨系统,随着人类文明和生产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中每天都在出现新现象新变量。城市学研究人员要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城市,不断探究城市运行的基本规律,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掌握城市资源真实信息和各级需求的基础上,对城市有限资源做出相对合理的安排,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城市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2]全国城市规划职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王国平,新编城市怎么办[M].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2

[5]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何笑梅,洪亮平,从“产城融合”走向“产城人融合”—浅析“产-城-人”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C].2017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搜索

审核:毛燕武

  作者: 宋航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