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智库优势特色,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本职工作摆进去。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正成为加速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动能。立足我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杭州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亚运会赛事举办地,如何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帆,深入挖掘“双碳”目标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生态智慧城市与“零碳亚运”杭州样板,成为了亟待探讨的问题。
5月25日下午,由钱江世纪城管委会、萧山图灵小镇、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钱江世纪城商会、浙江省图灵互联网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聚焦零碳亚运 共谋绿色发展”主题沙龙在图灵小镇顺利开展,围绕“双碳”目标与智慧城市发展主题进行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中国(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邵莹在致辞中表示,绿色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前行的关键因素。图灵小镇作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高地,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作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学研究机构,两者拥有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共同愿景,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共同探索未来城市创新发展新路径,为构建“绿色杭州”按下加速键。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城建院副院长、浙江省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省双碳服务促进会副会长吴登国以“人人都是碳长”为主题展开分享。结合杭州亚运会“首个绿色三星体育场馆”和“首个碳中和场馆”等实际案例,他指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拥有无限可能,但“双创”是唯一引领“双碳”的途径,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将率先拥抱数字化转型和去中心化,让能源使用变得更加灵活公平。“双碳”战略将实现从上而下“构成”与从下而上“生成”相互协同,形成坚韧灵活的碳中和能源新体系。
浙江碳银数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晖以“像造车一样造房:新技术、新背景下,乡野空间建造的最优解决方案”为主题展开分享,从优选建筑材料、模块化设计、工业化智造、装配化精工、数字化运维、低碳化升级等6个角度,分享了碳银对未来乡村空间建设的新定义。他认为,数字技术是未来乡村实现低碳环保、能源自给的重要环节,从构建加工到物流装配、销售运营,数字化、标准化的方案应贯穿于乡村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推动乡村生活迈向“绿色”“幸福”。
在随后的“大咖圆桌会”环节,各位专家畅所欲言。
吴登国认为,当前,中国碳市场正在运行并逐步发展完善中,部分行业领先企业纷纷制定碳中和路线图,从长远来看,能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其中,以亚运场馆建设为例,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导向,以多功能、复合型为标准的新型建筑,将引领高品质城市建设。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绿色智能建筑联合实验室主任王振众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将会从“环保产业估值提升”“环保科技迭代升级”“双碳企业快速发展”“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四个方面给经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但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冲击。
徐晖认为,双碳目标下,未来乡村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开辟了绿色、低碳、共富的未来乡村新模式。
杭州市余杭区政协委员、杭州巨岩欣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欣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源在于清洁能源的发掘和使用,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在风能、潮汐能等自然能源及核聚变等可控能源上的技术储备将迈上新台阶。此外,与双碳、能源相关的产业衍生品应运而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让更多人能在能源节约、绿色环保等领域作出贡献。
最后,各位专家就“如何因地制宜为乡村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3D打印技术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场景应用”等问题,为与会人员一一解答。
据悉,本次活动还结合了杭州城研中心主题教育和支部党日活动,与会党员、干部在活动前认真准备,活动之后细致总结,做好深化、内化和转化的工作。近期以来,智库党建围绕“主题教育”有关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中心党员、干部在学风上突出“实”的要求,努力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自己摆进去,把本职工作摆进去,有效推动融会贯通,坚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供稿:姚远
审核: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