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年“国际范儿”从走进杭州国际化社区试点看起
  发布时间:2023-04-20 10:27   来源:城市怎么办

城市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社区打底

1、概念辨析

狭义的国际化社区: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社区中境外人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相应的社区组织制度、服务体系、环境设施趋向国际标准,包容各类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的城市社区。

广义的国际化社区:它不是简单的行政社区概念,也不是专门为外国人服务的社区,其核心是具有包容的理念、开放的空间、便利的服务、融合的文化,以和谐开放的国际化视野,让社区居民真正体会到国际化氛围,让具有不同国家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

2、建设历程

2015.05

《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5-2017年)》

2016.07

《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

2016.11

《关于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杭州市国际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杭州市国际化社区服务指标体系(试行)》

2017.11

《国际化社区评价规范》

杭州积极探索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2016年年底推出首批7个国际化社区,截止到2022年已先后成功打造了84个国际化社区示范点。

3、主要做法

依托政策保障,立足国际视野,借鉴国内城市在国际化社区建设上的优秀经验,杭州创新提出了以结构开放化、模式多样化、交往空间融合化、公共服务精准化、治理空间民主化、社区环境宜居化,提升社区建设国际化的“六化促一化”发展路径。

结构开放化

坚持国际化社区建设结构的开放理念

国际化社区的核心在于建构所有人群参与社区治理的开放结构,打破传统的“硬性管控思维模式”,只有通过开放的社区治理结构,通过组织化的载体,让社区所有人群参与进来,才能加快社区融入、城市融合。因此,必须坚持围绕“开放、多元、融合、普惠”的建设理念,以社区为空间,着力打造社区态度开放包容、多元文化共存交融、治理理念创新引领、中外居民和谐共处的具有国际化特征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模式多元化

适应杭州社区本地化条件的发展策略

杭州利用所在辖区优势资源,在统一化的基础标准和“可复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打造出了四种类型的社区形态。其一,在国际化人才聚集的高新企业周边地区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型国际化社区;其二,在国际教育人才聚集的高教园区及国际学校周边重点打造教育辐射型国际化社区;其三,在武林、黄龙等商圈以及钱江新城等国际化商业中心周边重点打造商业生态型国际化社区;其四,在其他有条件的社区,结合本地特色重点打造改善提升型国际化社区。

交往空间的融合化

建构邻里融合的国际化交流互动

针对国际化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立足中国优秀传统,通过营造传统节日氛围、展示优秀传统技艺、开展语言文化互动、举行睦邻守望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搭建社区交流互动平台。培育社区精神。不断提升杭州国际化社区的融合度,推动中外居民对社区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历史文化的共同理解和认同,说好“中国故事”“杭州故事”“社区故事”把社区打造成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发展的精神家园。

服务的精准化

实现社区服务的精准化指向和精细化内容

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意味着对社区治理和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与高标准,首要任务就是优化服务质量,在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融合。因此,一是完善普惠型的社区服务机制,尽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建立精准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在社区服务供给上实现精准化指向,丰富精细化内容。三是建立国际化的社区服务队伍。

自治的民主化

形成国际与本土人群的合作治理形态

以国际化视野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发挥社区多元主体的参与作用,扩大社区治理的开放程度。建立“多元协商、民主共治”的国际化社区形态,加强国际居民与本土居民的深层互动,构建社区协商共治机制。在国际居民融人社区的过程中,通过开放式的社区活动,逐步推动树立中外居民对社区建设和公共事务的责任感,也可以探索“以外管外”的治理模式,增强国际居民的主体感。

督导政策分层化

分类实施的政策推进路径

杭州需要依据实际基础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进程,制定分类实施和政策指导的政策举措,即依据国际化社区的人口交融、空间开放等内涵,提炼和制定“统一基础标准+特色发展模式”分层督导的政策举措,实现国际化社区建设在个性化基础上的核心管理制度的一致,既适应不同的社区外来人口的集聚结构,又有利于政府部门的工作督导。

4、典型案例——东信社区

浦沿街道东信社区是杭州第一批国际化示范社区,总户数 4982户,常住人口 12548 人,辖区有 500 多名外籍人士。东信社区党总支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创建智慧连线平台,促进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探索和完善高效运行、多元参与、服务精准、宜居和谐的国际化社区治理新模式。

国际化社区架构

社区党总支通过深化“党建+”,凝聚社区国际化共建合力。“党建+联动”。社区党总支与致公党滨江总支开展深度合作,发挥党派优势开展“活动进社区”,以民主党派助力社区国际化建设,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社区民主政治窗口。“党建+开放”。鼓励外籍居民以社区主人翁的意识,参与社区自治事务,发表观点,增强外籍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党建+融合”社区党总支对小区内管理规约、通知、横幅等公共标牌全部改造为双语标识,深化双语服务模式,实现国际居民生活无障碍。“党建+多元”。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加入“洋”元素,邀请外籍居民参加传统节日,增加他们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在“洋节日”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拉近彼此距离。

国际化社区平台建设

一是搭建智慧社区连线平台。社区党总支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社区治理水平,整合管理服务功能,创建“智慧社区连线平台”。智慧社区连线平台集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和邻里互动于一体,共有“社区”“小区”“邻居”三大板块,成功构建社区治理服务数据枢纽。

二是搭建国际公益互助平台。社区党总支和杭州国际学校家委会成立的公益组织MCC(Mutil-Culture community), 热心于公益事业,由热心外籍居民家长免费为辖区内中国小朋友和国际学校的低年段学生提供双语阅读、写作、对话等课外辅导,以多元文化的形式为社区和外籍居民提供一座文化沟通桥梁。

三是搭建国际化议事平台。定期邀请杭州国际学校、涉外中介、外籍酒吧、外籍餐厅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外籍居民关于国际化社区建设和改善外籍居民自身便利生活的建议,在座谈中,参会外籍居民围绕国际化城市建设、外国人服务等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四是搭建国际创业服务平台。东信社区党总支与启迪东信孵化器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打造创业家园——“国际滨外创基地”,多层次推进区域化党建,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大事共商,使新成立的党组织有了靠山和资源,打造服务中外居民的“同心圆”。

五是打造玫瑰空间相亲平台。东信社区针对创业人士婚恋难问题,连续五年举办了的“玫瑰空间”相亲活动,邀请辖区海外归侨、创业才俊、高新企业 IT 人士、社区居民等参加,目的是服务居民和侨界群众,为他们搭建一个爱情和事业双平台,营造一个更好的成家立业环境。

六是打造国际丁香书院平台。社区秉承“继承传统,融合现代”的理念开设国际丁香书院,定期邀请书法、绘画、国学、诗歌、茶道、戏剧、汉语等领域的资深学者为外籍居民举办中国国学国艺专题讲座,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中外居民开辟了一方学习中国传统国学的天地。

国际化社区建设成效

一是实现“居民说了算”。通过共议共建,让小区的事“居民说了算”。如经过共建议事会协商,君景庭小区业委会出资、社区协办,把闲置的活动空间改建成 800 平方米具有新风系统、塑胶球场、棋牌室和广场舞区域的文化家园,满足了中外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了邻里和谐。

二是成立社区“专家库”。共建议事会邀请社区社工、居民、外籍居民、共建单位当中对工程建设、电梯维修维护法律援助咨询等有专业特长的居民或专家加入,设立工程建设部、设备维护部、国际建设部、邻里和谐部等 7 个部门.为小区各类事项提供专业建议。

三是建立事项处理、跟踪反馈机制。对于联席会议、共建议事会提出的各类事项,建立事务项受理、交办处理、跟踪督办和反馈机制。由社区党总支牵头,组织社区民警、城管、交警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解决。

国际化社区是中国沿海城市发展的主流,也是杭州市域突破现有的城市发展瓶颈、实现国际化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举措。目前杭州市在建设国际社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客观基础,但要真正建成国际社区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潜能,最终实现以国际化社区建设撬动整城市实现国际化品质迈上新台阶的战略目标。

审核:李明超

  作者:周燕娜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