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书房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与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建,旨在展示宁波城市发展的前世今生、发展经验、未来方向,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当好宁波文化的“薪火传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讲好“宁波故事”。
宁波,简称“甬”。别称有三:鄮山、鄞川和四明。宁波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大陆海岸线中段、东南沿海杭州湾南岸,西接绍兴市,南邻台州市。宁波市是浙江省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宁波充分发挥先行先发优势,打造城市品牌,提升了宁波文化对外传播力。挖掘宁波文化资源,是宁波文化对外传播的文化基础。宁波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以港口商贸为依托的商帮文化、反映宁波人文精神的特色方言,还有立足传统的个性新乡村、蕴藏宁波人民审美意识的非遗“金银彩绣”。宁波积极发掘能够形成价值共识,具有共同文化记忆的文化资源,助力宁波文化对外传播。
1.商帮文化
宁波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宁波靠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和跨海而治的行政区划,使当地形成了农业、渔业和商业三种谋生方式共存荣的经济文化格局。渔业生产需要外向强悍的性格,农业生产要求和谐、平稳的实践理性,而商贸活动则强调心智的精明和灵活,于是在宁波,这三种文明因素逐步交叉、积淀,构成了宁波独特的文化传统。丰厚的地域文化蕴涵和特定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宁波商贸的繁荣,孕育了宁波商帮。
宁波商帮是一个商业群体,是指从明清以来以宁波地域为中心的,在外地经商的宁波籍商人及本地的宁波商人群体。从严信厚、叶澄衷、朱葆三、虞治卿、 秦润卿,到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应昌期,等等,都是这片水土养育出来的人物,以他们为代表的宁波商帮,继承了宁波人的精明能干、审时度势、眼界开阔、诚信笃实,他们热爱家乡、勇于创新、艰苦创业,这些精神文化成为宁波的精神文化导向,对各类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宁波帮百年风云录》记录了每一个宁波帮人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光彩瞬间,也记录了宁波帮荡气回肠的辉煌篇章。《宁波商帮文化》深入分析了宁波商帮崛起的历史文化背景,充分挖掘宁波商帮发展演变的艰辛历程,多角度展示新旧商帮中涌现出来的典范人物及其主要人生经历,精心提炼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和人文精神,同时呈现宁波商帮的百年之最和宁波在全国之最。
《宁波帮百年风云录》
作者:秦亢宗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宁波商帮文化》
作者:庄丹华 主编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宁波帮虽然起家并成名于工商业,但他们的影响力并不仅仅限于工商业,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和北洋混战,再到蒋氏登台、民国初定,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事件中,是李鸿章、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都不得不倚重的力量。《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将宁波帮置于近代中国艰难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对其成长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记述和解读。发现宁波帮作为一个姿态鲜明、独立自主的政治符号,它全程参与和推进了中国近代史的演进,是重新发现和评价宁波帮的意义所在。
《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
作者:王千马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2.宁波老话
宁波地方上各种媒体常有提到“宁波老话”的名称,而且在坊间还可见到一些专门记载“宁波老话”的书籍。但现代的语言学里却没有“老话”这一专门术语。实际上,“宁波老话”是属于宁波方言范围之内的,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谚语、成语和俚语。通俗而言就是老底子传下来的话,吴语方言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
宁波老话的语音特点是“石骨铁硬”,因为宁波话完好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读起来会特别短促;词汇特点上,宁波老话的后置重叠式单音节形容词作词根的后加部分,可以构成重叠式;语法特点上,会在单音节动词后面加上“记”,或者形容词加上词尾“动”,表示一种生动的形态;内涵特点上,宁波老话大多是反映宁波人热爱家乡的俗语、谚语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宁波精神的生动体现。《宁波方言字词汇解》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宁波方言工具书,分为单字读音表、词典正文、全球地名的宁波读音三大部分。董鸿毅编著的《宁波谚语评说》收集了地道的宁波谚语,并且逐条加上评说,例如“老话”背后的历史典故、语法问题等等。贾军主编的《宁波老话宝典》从词语、歌谣、谜语、上下句等方面编写了这本便于推广的学说宁波老华的小册子。都是为了传承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沉积的宁波话。
《宁波方言字词汇解》
作者:睦礼逊 编著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876年
《宁波谚语评说》
作者:董鸿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宁波老话宝典》
作者:贾军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3.走马塘
宁波既是滨海港城,又是江南水乡。在山、海、平原交错的自然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村落,丰富多样地展现了地域独特的魅力。随着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立足传统,建设有灵魂、有个性的新乡村,已经成为提高宁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和谐程度和文化建设能力的重要内容,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建设尤为重要。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编写了《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系列丛书。这部丛书代表性地反映了宁波古村落现存的物质形态和“活着”的非物质形态,如祠堂、庙宇、戏台、古桥、茶亭、古渡、稻场,风土习俗、传说信仰、手工技艺、音乐戏曲、饮食习惯等,它们生动地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的共同创造、物质与非物质的联合互动、局部与整体的整合审美以及延续与发展的长期结合等基本特征。展现了宁波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与自然之间所达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智慧。
宁波的六个历史文化名村分别为,走马塘、李家坑、柿林、方家河头、许家山和龙宫村。其中,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地处奉比江畔,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因塘建材因塘兴村。《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一书记录,如今的走马塘村,村落格局完整,村中既存留了传统水系,又拥有众多以清代和近代为主的民居民宅建筑。且走马塘村兴学重教,文化底蕴深厚。村落聚族以陈娃为盛,自宋至今逾38代之久,据有关人士统计,其族历代共出进士76人,官吏一百有余,故此有人称其为“中国进士第一村”,是宁绍平原古代农耕社会文明的典型代表。
《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
作者:徐炯明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4.金银彩绣
宁波纺织服装类非遗金银彩绣是宁波人民世代相传的地方文化符号之一。金银彩绣是指在丝质织物上用金线或银线,搭配各色彩线刺绣而成的手工艺品,是宁波工艺美术历史上最悠久的“三金”工艺之一,现已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宁波金银彩绣主要分为服饰、生活日用品和艺术欣赏品三大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其中艺术欣赏品是宁波金银彩绣最为重要的一类,传统的宁波金银彩绣工艺品的民间性极强,民俗气息较为浓厚,地域特征相当明显。《甬上锦绣——宁波金银彩绣》一书以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金银彩绣”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演变、品类缤纷、纹样多彩、工艺巧匠、非遗视角5个方面进行探讨。金银彩绣中精美的图案纹样体现了宁波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蕴藏着宁波人民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充分展现了宁波人民卓越的创造力,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
《甬上锦绣——宁波金银彩绣》
作者:茅惠伟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参考文献
1.秦亢宗.宁波帮百年风云录[M].浙江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
2.庄丹华主编.宁波商帮文化[M].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千马.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M].北京 : 现代出版社,2015
4.睦礼逊编著.宁波方言字词汇解[M].上海 : 上海大学出版社,1876
5.董鸿毅.宁波谚语评说[M].宁波 : 宁波出版社,2014
6.贾军.宁波老话宝典[M].宁波 : 宁波出版社,2012
7.徐炯明.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M].宁波 : 宁波出版社,2008
8.茅惠伟.甬上锦绣——宁波金银彩绣[M].上海 : 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
审核:接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