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共同体概念内涵与典型模式
  发布时间:2023-03-30 10:44   来源:城市怎么办

01 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变得日趋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正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符合当前国情,又属于审时度势的战略之举。双循环不是单纯通过投资和消费驱动来扩大内需,而是要实现由国际技术依赖向国内自主创新的转型,应以科技创新“双循环”推动经济“双循环”。

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可持续途径就是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从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来看,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可以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双向流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协同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共用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共建共治,从而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主动溢出而惠及世界;从科技创新国内循环来看,建立区域间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可以弱化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在地域间的不均衡配置弊端,还有利于促进中国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从实践来看,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也是大势所趋。例如:2020年12月,科技部印发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已步入科技创新共同体时代;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走廊规划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共同体;2021年,香港和深圳更是提出要实现港深两大都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合体。

02 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概念与内涵

“共同体”一词属于社会学范畴,指具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利益和需求,以及强烈的认同意识,并依据一定的方式和规范结合而成的相互关联的群体或组织。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共同体思想突破社会学领域范畴,被引入到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或地区为进一步突破行业、区域、国别界限、行政区划壁垒,推进国内外或区域内创新资源整合,纷纷加快创新共同体建设。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最早是林恩等在《科技与制度的链接:创新共同体模式》一文中提出,定义为:是由根植于密集社会经济关系网络的交互人群所构成,关注于参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新技术与创新共同体的相互推动作用。但他们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框架,把创新共同体作为创新生态的一个理想参照物审视创新政策,而不是一种实践倡导。

从区域创新政策及实践视角来看,科技创新共同体有着多重含义。一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美国创新共同体”。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大学科技园区协会等组织发布了《空间力量:建设美国创新共同体体系的国家战略》,高度关注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空间因素,提出“创新共同体”这一协同创新的新理念和组织形式,着力打造能够将全国各个创新主体系统化连接起来的“美国创新共同体”。美国当时提出的创新共同体是一个局限于国内的、指向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其本质上就是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一种升级版,被称为是“可持续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二是创新社区意义下的创新共同体。这一概念来源于一些大型企业的创新社区实践,例如:苹果公司的实体店采用沉浸式方式,用户可以在其中免费开展摄影、电影制作、音乐创作、程序编码和产品设计等活动,其中,用户体验、用户创意征集、用户参与设计带有创新社区项目的色彩。在开放式创新、用户创新趋势的影响下,企业搭建的这种创新社区的边界在不断扩大,企业的员工、供应商员工、自由创新者、大学生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也可以加入创新社区。维基百科关于创新共同体的定义就属于这种情形,其将创新共同体界定为致力于支持创新的“开展实践活动的社区”。

三是欧盟自我认定的创新共同体。欧盟把成员国之间的创新政策一体化趋势理解为创新共同体,其依据是欧盟国家具有共同的创新纲领和创新领域的长远总体规划,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有协商和协调机制。

四是中国语境下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其有两个来源:一是思想来源,中国语境下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概念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一脉相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括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需要在具体的方面形成和落实“中国方案”,而科技创新共同体就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方面。二是实践来源,随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及上海市等相继以不同方式提出并加紧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就成为中国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我国长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均把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可见,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关注。

03 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典型模式

1.创新资源共享共同体

这一模式多以政府出资为主,并由政府提出明确的科学发展目标,通过吸引、调动、配置区域各类创新资源,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和经济发展水平。例如,英国的NPL属于为国家计量公共检测研究和服务的共享平台,向全国提供化学、气体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服务,并大力加强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工作与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德国的PTB是世界闻名的计量和测试科研机构,主要进行计量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向社会提供计量测试共享服务;美国科技资源共享门户平台(Science.gov) 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美国政府科技信息网和科技信息资源库的统一访问入口,提供大量美国政府的权威科学信息和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共享信息,用户可就技术问题咨询线上专家团队,为美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创新平台共建共同体

该类创新共同体指的是不同创新主体约定按照一定的比例出资建设大科学装置、实验室等创新资源,该创新资源由各出资方共同管理运行,并开展相关科技项目的合作研究的创新方式。例如,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该装置是世界上首个能产生高强度短脉冲X射线的激光设施。这一大型科研项目由德国和欧洲其他11个国家(分别为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俄罗斯、瑞典、瑞士、斯洛伐克、西班牙和匈牙利)共同参与,2010年正式开工,2016年底初步建成,建设3条直径不同的地下隧道,总长度接近6公里,总耗资大约15亿欧元,一半左右由德国出资,另一半由其它国家分担。该装置可用于获得原子级别的各种材料新数据,应用范围将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纳米技术等广泛领域,将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打开全新视野。

3.关键技术攻关共同体

该类创新共同体指的是不同创新主体针对某项技术难题,联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果共享的技术研发模式。例如:(1)欧盟多国研发团队联合技术攻关。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570万欧元资助,总研发投入860万欧元,由欧盟7个成员国及联系国西班牙(总协调)、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希腊和瑞士,8家工业企业联合9家科研机构组成的欧洲DAPHNE研发团队,选择能源密集型为其主要共同特征的陶瓷、玻璃和水泥烧结生产工艺,开展为期4年的高温微波加热技术联合攻关。(2)日本“官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为同IBM36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竞争,日本通商产业省1976年,通过资助参与企业补助金291亿日元,组建东芝、三菱、日立等大型半导体生产企业与通产省所属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共同构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研究组合”,联合开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攻关,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出了64K计算机芯片。

4.大科学计划推进共同体

该类创新共同体指的是大科学计划的发起方联合各参与方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共同推进大科学计划的实施的研发创新模式。例如:(1)美国大型研究设施建设计划(MREFC)。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型研究设施建设计划(MREFC)自1995年设立以来,支持了各领域的28各大科学项目,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列(ALMA)位于智利,由美欧共同出资建设;双子星天文台(GEMINI)位于夏威夷和智利,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共同出资建设;冰立方中微子观测站(Ice Cube)位于南极,由美国、瑞典、比利时、德国等共同出资。(2)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由美国发起,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多方共同参与的典型大科学研究计划。五国共同组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联盟作为项目的核心领导主体,下设20个研究中心,“自上而下”带领各国研究机构共上千名科学家参加,共同进行人类基因的破意和研究工作,按照“平等互利、共同投资、共享成果”的原则,尽管不同主体在投资规模和对项目成果贡献大小上有区别,但原则上都平等享有使用项目成果的权力。

5.创新人才交流共同体

该类创新共同体指的是格领域的创新人才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激发灵感、促进科技创新的交流平台。例如:(1)美国硅谷开放式创新交流网络。美国硅谷一方面以咖啡馆等开放公共空间为枢纽,构建了无形的交流网络,约3万家企业(其中5人以下的小公司约占3/4)的几十万科研工作者,在开放公共空间形成了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关系,构成了密集的开放交流网络。另一方面,硅谷存在的大量NGO组织、产学研机构、风投机构,通过经常举办各类的创新交流活动、论坛、峰会,促进硅谷形成了有形的开放式创新交流网络。如硅谷100多个科技社团,通过举办月会、年会等活动以及出版刊物,促进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2)国际创新交流平台—全球网络峰会。全球网络峰会是一家旨在捕捉全球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和人物,促进前沿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际性平台,目前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洲进行全球战略布局。全球网络峰会旗下拥有众多峰会品牌,其中包括每年11月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Web Summit(70000人),已在香港连续举办四年的RISE峰会 (16000人),以及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Collision科技峰会(25000人)等,各类峰会都集聚了大量的全球各地专业人才进行交流合作,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全球协同。

参考文献:

[1]谢科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基于复杂科学管理视角[J].信息与管理研究,2021,6(06):30-39.

[2]郭晓杰. 创新共同体助力跨区域协同创新[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3-30(003).

[3]钱智,吴也白,朱咏,宋清.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调研报告[J].科学发展,2021(02):88-92.

[4]王泽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42(01):123-128.

审核:蔡峻

  作者:汪聪聪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