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寿勤泽:论宋代绘画转型与艺术思潮变革
  发布时间:2023-02-17 12:54   来源:城市怎么办

北宋教育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文士阶层的形成与发展。以欧阳修为思想先驱,以苏洵、苏轼、苏辙及“苏门六学士”为核心,由北宋朝野知名人士文同、王诜、李公麟、米芾等人所组成的具有基本相近的政治见解与文艺主张,在党争活动、学术活动与文艺活动中同气相求、桴鼓相应的文人士大夫群体。这一文士集团的形成有其自然的生发过程,主要的活动时间是在北宋中后期的元祐时期。蜀学是这个文士集团的思想基础,主导了他们的文艺观,并由此而促使文人画意识全面兴起。

早在两晋时期,文人就开始参与绘画事务,一些画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可以看作是文人画的滥觞,如宗炳的“畅神”说,王微对创作中情感因素成分的强调等等。在文人画的形成过程中,唐朝的王维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维的画体现了诗人兼画家的审美情趣,中晚时期的泼墨山水为文人画提供了形式的可能性。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画的基础上追求平淡天真的笔墨情趣,则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规范。

北宋初年的文人画尚未形成气候,无法与宫廷绘画、民间绘画这两大势力分庭抗礼。但它在当时已经隐约可见其形,正在积聚力量,酝酿着后来的对中国绘画的翻天覆地的变革。此时苏轼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即是这股力量的反映。

文人画出现在北宋,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其一,北宋时期,绘画中的形似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绘画由再现自然转向抒写画家的个人情感、由广阔的外在真是转向深邃的内在真实,这是绘画风格发展的内在规律。其二,北宋时期造纸、印刷术的发达,文化教育的普及,使得门第出身不再意味着对文化的垄断,社会上形成了个以个人文化修养为标志的文人阶层。

加上科举制长期实行,卓有成效,使通过教育而不是门第进人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人数渐渐的增多,地位和影响都逐渐提高。他们需要制造一种新的、体现自己趣味的、可以托物言志的文艺形式,这就是文人画。苏轼和米芾是北宋文人画家中的典型人物。

绘画发展到北宋后期,在状物上举凡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绘画技法都日益精能,有鉴于此,苏轼开始倡导“士夫画”,指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晓画者有不知”,倡导“文以达吾心,画以达吾意”。他不惟在理论上鼓吹,亦身体力行,成为了文人画的实践者,为文人画的确立和后来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文人画逐步发展成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苏轼功不可没。苏轼擅画枯木竹石,不专师承,率意而为,追求绘画的简淡天真和笔墨韵味。著名画家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善于画竹,苏轼认为文同的竹子画的好,主要原因在于文同观察细致,构思精巧,布局合理,气呵成。他将文同画竹的关键归结为成竹在胸,并且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论述文同画竹子的艺术经验,今天的成语“胸有成竹”即来自于这个典故。苏轼还和文同一起开创了湖州画派,文同存世画迹《墨竹图》一轴用水墨写成,笔笔清疏,枝叶向背,一目了然,潇洒之姿,文同画竹时,不仅“成竹在胸”,更“其身与竹化”,达到物我两忘的创作状态。

北宋米芾父子对传统山水画作出重要的贡献,首次在山水画创作上呈示出明确的“文人画”的意识,画家创作时,山水形貌不是画家追摹的对象,而是以山水为媒介,抒发胸意,山水画不拘泥于形似,游戏墨笔,逸笔草草,达意抒怀,这就打破了自五代以来山水画的基本创作模式,实现了由“写实”向“写意”的范式转变。

米芾对山水画的创作,作过尝试与探索,变古出新,从笔墨技法到创作思想都作过变革,在皱法上创造出侧笔横点的“米点皺”。五代至北宋初期,“董巨”的“披麻皱”范宽的“雨点皱”、郭熙的“卷云皱”这三种皱法,在用笔方式上多停留在笔尖、笔头,主要在线与线之间的交叠皱擦,笔与纸的接触面不宽,而米芾独创“米点皺”,用笔用到了笔肚,突出点的交错排列,以大面积墨晕渲染和横点取代了山水画的勾皴,创造出独具面目的“米氏云山”,其子米友仁延续了这一画风,成为文人山水画的一大创新。

整理:蓝佐坤

审核:施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