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23-02-06 12:12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22年10月26日,教育部正式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教发〔2022〕2号)》,提出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全程育人、开放融合,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发挥好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因此,如何全面谋划绿色低碳教育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体系,正成为当前低碳城市建设的新任务。

一、当前绿色低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支撑力度低

我国的环境教育法规政策尚不完善,地方法规政策中也鲜有关于绿色低碳教育的内容。绿色低碳教育尚缺乏法定地位、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确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以致绿色低碳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操作“弹性”过大。

2.课程设置不完善

《实施方案》要求“把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各学段课程教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系统规划、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鼓励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将践行绿色低碳作为教育活动重要内容。”但目前,学校绿色低碳教育课程设置缺乏连贯体系和有效抓手,相关教育普及多停留在低碳环保宣传或个别活动上。尤其是在升学和就业压力下,绿色低碳教育相关课程设置普遍很少。就教育内容来看,以生态文明理念和科技方法等知识性普及为主,缺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的素质培养和节能减排的实操机会。就教育方法来看,偏重理论讲授、灌输式教育,缺少启发式、体验式、渗透式教育,教育模式僵化,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就受教群体来看,以中小学生为主,相较而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对绿色低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3.教育主体资源单一

一方面,因历史惯性等原因,绿色低碳教育推进仍以政府和学校为主导。一些主题场馆虽然有绿色低碳相关的展陈内容,但未能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功能,馆、校、社、企合作流于形式,导致场馆教育资源闲置。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不足,低碳科技发展与教育实践脱节。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绿色低碳教育师资队伍。校内大多是由思政、德育或专业课教师承担,教育成效不显著。

4.校园建设不环保

《实施方案》强调“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在新校区建设和既有校区改造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重视校园绿化工作,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增加自然景观水体等绿化手段,增加校园自然碳汇面积。”当前校园建设仍存在诸多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土地利用低效、空间资源浪费,一方面难以满足学生多元课程开展需要,部分空间资源或基础设施出现闲置;另一方面,学位供给无法满足周边教育需求,导致依靠建立新校区缓解教育资源压力;学校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节能管理不到位;传统绿化手段难以保证校园绿量,未能彰显绿色低碳的校园氛围。

二、国际绿色低碳教育发展经验

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许多国家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绿色低碳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系统化政策保障

德法并举是发达国家在环境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第一,明确和规范政府在环境教育中的责任,确立环境教育机构。美国早在1970年就公布了《环境教育法》,又在1990年出台了《国家环境教育法》,该法突出政府在推进环境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确定国家环境教育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设立咨询机构对环境教育政策及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建议。第二,为绿色低碳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作为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环境教育实施的国家,美国对环境教育项目严格管理以保证项目质量,全面规范环境教育的机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奖励,设立国家环境教育和培训资金以保证环境教育稳定的经费来源。德国为了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相继推出了2000多项政策,很好地兼顾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第三,为专业人才培养与认定提供依据和保障。日本在2003年颁布的《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即实行环境教育专业人才认定制度,建立惩罚措施。

2.多层次课程体系

国外已建立了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体系,包含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阶段。早在1989年,英国就发表了《5-16岁环境教育》文件,分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对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日本在开展环境教育时进行了系统分工,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展开亲近自然教育,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展开了解自然研究,针对高中生展开保护自然研究。美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发展特点,开展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针对小学生开展健康游戏,针对中学生开展环境探索课程,针对大学生开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培养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不仅实现了环境教育的全龄段贯通与衔接,而且大大提高了环境教育的针对性。

3.综合性社会实践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即开展环境教育的体验式教学,一直把“环境本身就是生活”作为指导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环境教育中心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公民获得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分析并深刻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二是环境组织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如“OZ GREEN”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通过倡导以行动为基础的环境教育项目促进社区积极参与地球水的保护并培养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三是学校与社区合作的环境实践活动。如温室行动计划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气候变化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学校和社区积极参与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活动中。此外,澳大利亚几乎所有公园、自然保护区都被开发为环境教育基地,国家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规定高中以下的学生每年必须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教育中心参加为期至少两周的实践活动。新西兰在小学设置了有机园艺种植课,在实际环境中学习用剩菜做有机肥、如何防治病虫害等。英国、德国也较早建立环境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基地开展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

4.多元化教育主体

国外环境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设施、项目设计、师资培训都是基于政府、学校和社会的联合推动,教育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日本不仅注重学校、企业的环境教育,为了提高不同年龄层次公民的环境意识,更是通过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社会环境教育,许多社区设有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中心,免费向居民开放,促进国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和行动。澳大利亚利用学校周边环境作为环境教育资源,注重与社区的积极合作,并以此带动社区环境教育的发展。英国绿色学校计划的成功,即在于它能够使学校与社区、政府、媒体和企业展开合作,在社区范围内实现环境目标,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学校的生态教育与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合作,建立起制度化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三、着力形成“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

1.着力完善制度保障

只有把绿色低碳教育纳入制度,才能使绿色低碳教育具有刚性约束,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因此,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地方特色,着力构建系统的制度保障体系,可尝试在市域、县域层面试点先行,为全国绿色低碳教育制度建设探索路径、提供经验。第一,加强绿色低碳教育制度研究,确定绿色低碳教育制度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第二,构建绿色低碳教育师资培训制度,设置“绿色低碳教育师资培训证”;第三,构建绿色低碳教育基地认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积极创建绿色低碳教育基地,完善基地认证和管理等配套制度;第四,加强绿色低碳教育资金制度,扩大资金来源,明确规定资金用途,健全监督机制;第五,建立绿色低碳教育的奖励机制,明确奖励分类和内容,将奖励的资金来源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2.着力加强顶层设计

组建绿色低碳教育委员会,设立低碳教育研究中心,加强顶层设计,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相结合,以课程系统性、内容现实性、操作可行性、实施便利性、渠道多样性、受众全龄性为原则,设计课程和实践活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形成分层教育架构,适应不同层级、不同特征群体需要。另外,借力数智赋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反馈机制。

3.着力践行知行合一

从“关于环境的教育”走向“为了环境的教育”,注重生态“素质”的培养,形成绿色低碳生活价值观。要加强社会实践,完善配套设施。实践是绿色低碳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打破学校围墙,延伸绿色低碳“非正式”教育空间,以家庭、社区、主题场馆等作为体验绿色低碳教育起点。例如,可以组织各年龄段的学生参观绿色低碳基地、参与废品回收利用、学习有机肥制作、体验低碳科技项目,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4.着力形成教育合力

绿色低碳教育要探索以生活社区、职业群体、兴趣组织等为依托,以“政、产、学、研、资、用”为手段,协同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多元教育主体力量,增强教育合力。第一,要发挥未来社区未来教育场景和未来低碳场景功能。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规范个人行为,延续和强化学校绿色低碳生活意识效果,创造生活低碳实践场所。第二,加大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中国湿地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等主题场馆的教育服务辐射范围,创新馆校合作新模式,将把博物馆、科技馆办成青少年的新型课堂和新型学校为目标,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培养“双向导师”,合作建立流动展陈或学校分馆;借鉴并发展“小先生制”,组织大中小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在绿色低碳主题场馆开展讲解实践,以提高学生对绿色低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第三,充分发挥实验室等科技创新优势,普及绿色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利用其先进技术实现学校低碳管理与运行,另一方面有助于合作培养低碳科技人才,加快突破碳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5.着力建设绿色校园

突显绿色低碳校园理念,在“硬环境”上体现绿色,在“软环境”上感受“绿色”,要秉持“整个建筑都是教材”的理念。第一,对于新校区建设要将降低碳排放目标纳入规划编制与管理中,用足用好未来社区政策,坚持教育综合体理念,适度为容积率指标“松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为绿色低碳教育营造丰富的可拓展空间。第二,以校园立体绿化为抓手,增加“绿量”;科学合理布局植物群落,构建“乔、灌、草”体系,增加碳汇总量;用立体绿化网络、廊道种植花箱、屋顶阳光农场、室内水培盆栽等手段,构建“生态多彩低碳植物园”。第三,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利用5G网络升级校园信息基础设施,构建5G、光纤宽带、无线局域网融合的校园网络,实现校园设施、资源、师生的智能高速全连接,根据实时环境变化对水电、照明、空调等能源系统实现智能化调度。

参考文献:

[1]刘经纬,张维学.国外环境教育现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3.

[2]冯霞.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低碳生活意识教育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4(26):174-175+177.

[3]齐海云.环境教育立法现状与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思考[J].世界环境,2014(04):74-76.

[4]丁晓楠.国内外低碳教育现状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8):98-100.

[5]史银娟,崔君君.要积极开辟校园低碳教育的路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9):8-10.

[6]李吉霞,张翠萍.国外环境教育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01):81-83.

审核:马智慧

  作者:戚佳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