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揭秘深圳全领域低碳改造
  发布时间:2023-01-28 11:25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深圳特区“全球标杆城市”的新历史使命以及“高质量发展高地、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要求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近年来,深圳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5、全省1/3,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深圳明确提出要“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能源清洁转型、节能提效、智慧交通等方面着手,为探索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双碳”提供支撑。2022年《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深圳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名第一,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节能减碳双轨发展。

一、治理思路

在能源领域,深圳将开展煤电清洁高效发展示范,降低发电标准煤耗,持续深入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试点示范工程。加速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气源、一张网、互连互通、海陆共济”天然气供应格局,实现管道天然气“应改尽改、能改全改”。在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基础上,积极扩大“光伏+”多元化利用范围,推动分布式光伏应用规模大幅度提升。此外,还将大力推进风电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氢能应用示范、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

在产业领域,深圳市自2013年在全国率先立法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工作以来,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减排成效显著。深圳碳市场管控区域最小,但管控单位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具有行业类别多、管控企业数量大等特点。统计显示,2020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此外,深圳市还于2021年3月起施行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的主体责任,在绿色金融制度引导、绿色金融生态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交通领域,深圳市系统推进绿色交通系统建设,打造高品质宜行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出租车100%纯电动化,绿色交通出行率达到7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40万辆,居全球城市前列。充电需求基本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8.3万个,充电站超5000个,保有装机总功率230万千瓦,公共桩密度全国第一。《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不包含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比重达60%,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累计建成公共和专用网络快速充电桩4.3万个,基础网络慢速充电桩79万个。

在建筑领域,深圳大力推动提升建筑能效,早在2006年就颁布了全国首部建筑节能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在全国率先实施最严格的建筑节能“一票否决”制。目前,深圳绿色建筑规模居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深圳累计开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359个,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28亿平方米,其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91%,是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提出建立建筑碳排放管控工作机制,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近零碳排放试验区示范建设,降低建筑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

二、综合治理措施

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市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在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低碳交通建设、绿色建筑推广、低碳试点示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政策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法律和政策体系建设等工程项目上,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一)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一是协调推进能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成投产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华电坪山分布式能源和滇西北直流工程等重点项目。二是优化化石能源利用。统筹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推动建成中海油深圳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与广东大鹏LNG项目互联互通管道。三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东部环保电厂、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等三大垃圾处理设施顺利建成投产,在超大型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四是推动氢能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二)碳排放权交易助力温室气体减排

2013年6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创新市场化机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深圳碳市场自启动以来,市场流动率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国二级市场配额现货成交额率先突破1亿和10亿两个大关,履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深圳碳市场共纳入管控单位750家,覆盖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机械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水务、燃气、公交等33个行业。截至2020年底,管控制造业企业平均碳排放强度下降40.29,增加值平均增长61.64,实现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双重下降,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碳增长。

(三)启动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

2021年11月,为挖掘公众侧绿色低碳潜力,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逐步实现碳积分、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联通、兑换和交易。为进一步支撑深圳碳普惠体系构建,深圳市启动一系列碳普惠方法学编制工作,并结合腾讯的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与广泛的用户社交平台触点,于2021年12月发布《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与“低碳星球”小程序。

(四)启动近零碳排放区试点

2020年11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第一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选取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区域、社区、园区、企业、建筑及校园,分类分批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零碳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2021年12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安托山总部园区等28个项目被确定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一批试点项目。

三、典型经验与作法

(一)率先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

作为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深圳逐步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为碳市场平稳建设运行打下良好的法律和政策基础。一是于2012年10月发布《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作为我国首部碳交易地方性法规颁布;于2014年3月颁布《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率先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法律制度。二是于2012年发布全国首个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报告和核查指南,2016年发布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公交出租车企业等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并于后续年份对上述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支撑碳交易市场有序运作。三是积极谋划将碳市场管控行业重心由工业扩大至其他服务业,根据碳排放管控可行性和管理实际,分批次推动服务业企业(单位)进入深圳碳市场管控,与全国碳市场管控八大重点行业形成差异化互补式发展局面。

(二)绿色金融为低碳发展赋能

2018年12月,深圳市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产品奖补政策,支持区域性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2020年10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既是我国首部绿色金融地方法规,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此外,深圳先后推出多项碳金融产品及服务,支持投资机构成立首个私募“碳基金”,完成国内首单纯配额“碳质押”业务,完成国内首单、最大跨境碳资产回购交易业务,实现国内最大单笔碳配额置换交易,并在全国率先引进碳市场境外投资者,为碳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便捷的价格发现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和低碳融资工具,大大活跃了市场交易。

(三)交通低碳化推进城镇化低碳发展

一是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2009年和2010年,深圳市先后颁布了《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和《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要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到2017年,深圳率先在全球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2018年成功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绿色公交发展全球领先,获评“全球绿色交通代表案例”。2021年9月,世界银行发布首个全面电动化实际案例报告,将深圳巴士集团的“绿色公交”模式向全球189个国家发布推广。二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加快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2019年高峰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2.6。“十三五”以来,深圳交通已基本建成“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层次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三是引领绿色慢行交通复兴。“十三五”期间,深圳市累计建设非机动车道1257公里,自行车道路网规模增长132%,全市慢行出行分担率保持在50%以上,在国内超大型城市中居于首位。2021年9月,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自行车交通是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合理分配路权设置自行车道等政策。

(四)绿色建筑节能成效显著

早在2006年,深圳市就印发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有效推动了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3年,深圳市印发《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全面促进深圳市绿色建筑发展,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率先在国内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引入社会资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2020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总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累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达1388个。从源头加快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提质扩面,从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逐步覆盖,装配式建筑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获“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加快探索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与近零碳排放建筑项目均已开展建筑主体工程施工。

供稿:汪聪聪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