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过去四十年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但也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22年1月,世界经济组织发布《新自然经济报告》系列的最新报告——《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该报告指出,中国如果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三个关键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收益型经济的转型,就能够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并创造数百万个可持续的就业机会,在引领全球向自然受益型、净零排放和公平的世界转型方面做出关键贡献。
中国的自然生产系统面临严峻风险
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已知的10%的植物和14%的动物物种的故乡,其中包括3000种全球濒危物种。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也使得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红树林面积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减少了40%,草原生态系统中度和重度退化 面积占1/3以上,受威胁的脊椎动物物种约21%。
中国2000-2010年十年间生态系统调查评估发现,中国城镇、森林和湿地面积增加,农田、灌丛、草地和荒漠面积减少。2010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达到优、良等级,总体质量依然较低。此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自然栖息地减少问题依然严重,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恶化、海岸带破坏、城镇人居环境恶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
面临较高自然风险的三大社会经济系统
在新自然经济报告系列中,与生物多样性威胁密切相关的三大社会经济系统是:
食物、土地和海洋利用
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
能源和开采
这三大社会经济系统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提供的服务,同时,其生产活动又直接给自然带来巨大压力,并很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结果导致其自身的发展受到威胁。本报告发现,由于商业对自然及其服务的依赖,中国每年有9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面临风险,约占到中国GDP总量的65%。也就是说,按照固有模式发展经济,持续扩大自然损失,中国将有超过65%的GDP面临自然损失带来的威胁。
对于企业而言,自然损失会给企业带来监管和合规风险,同时消费者和投资者也为企业带来转型压力。近年来,中国通过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强化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等政策措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十三五”(2016-2020年) 期间,中国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管,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3.3万件,罚款金额近80亿美元。此外,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转向环保型商品(如食用有机食品、优选使用可持续认证产品等)。评级机构也已开始将自然信息披露纳入评估,机构投资者则要求企业对经营的环境风险承担更多责 任。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表现也日益成为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
如何通过三大经济系统转型实现自然受益
自然受益(Nature-positive)是指,从2020年的基线开始,人类成功地从目前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的负向轨道(negativetrajectory),转向生物多样性不断恢复的正向轨道(positive trajectory)。该发展轨道有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具体目标:
1.从2020年起努力实现生物多样性净零损失,并转向有益于自然的发展轨道
2.到2030年实现自然正增长
3.到2050年自然完全恢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考虑到“食物、土地和海洋利用”“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能源和开采”三大社会经济系统不仅是当前自然损失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方,且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至关重要。因此,要打造自然受益型的经济,实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模式的重大变革,这三大社会经济系统的转型至关重要。
本报告构建了由三大社会经济系统的15项关键转型构成的基本框架,支持多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积极探索自然受益型发展。
转向自然受益型食物、土地和海洋利用系统的六大转型措施
1. 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并避免陆地和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在加快恢复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也要控制对森林、草原、湿地、淡水、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的利用。未来,企业的行动更为重要,比如在大宗商品供应链中实行无毁林的政策,采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实现减排目标等。
2. 发展稳产高产的再生农业。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导致耕地质量退化。未来,政府需要继续推进农业改革措施,为小农户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鼓励大型农场发展精准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推动2035年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匹配。
3. 管护健康、高产的海洋。对已经存在的海洋环境污染需要展开治理,对海洋资源也需要进行可持续的管理。未来,中国需要继续推进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比如实施更加严格的休渔制度,打击非法远洋捕捞,推广可持续水产养殖等。
4. 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在中国,森林覆盖率已从1949年的8.6%提高至2020年的23%,但森林质量不高,可持续森林经营认证比重还比较低。未来,中国需继续大力推动森林保护、恢复与可持续经营,同时发展碳汇林、商品林、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等多目标经营的现代林业。
5.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方式要求我们摆脱对高资源消耗型食品的过度消费,并杜绝浪费。未来,可从供给与需求两端双向努力,推动市场向多元化的饮食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消费模式转变。
6. 建立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要彻底改变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不可或缺。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农超对接等直接供应模式,减少食物在供应链环节的损失;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透明溯源 系统,以可追溯的信息保障食物安全。
转向自然受益型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系统的五大转型措施
1. 创建紧凑型建成环境。通过科学的空间和土地利用总规划,以及公共交通 导向型开发模式,创建紧凑型建成环境。未来,中国应抓住共享住宿、共享办公设施、共享 停车场和智能停车技术等商业机会,提高房屋和土 地利用率,减缓城市扩张。
2. 实施自然受益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在确定基础设施建设区位时选择对生态环境没有或最小影响的方案;通过选用可持续材料和节能设备等,综合考虑建筑中各个部分和 工程建设全周期对自然的影响;扩大城市绿色环保空间,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甚至将都市森林化。
3. 发展自然受益型市政公用设施。发展自然受益型市政公用设施是管理和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重要手段。应重点关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三大重点领域:加强城市管网建设及改造;构建海绵城市;推动污水和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 将自然作为基础设施。将湿地和森林纳入建成环境规划,减少对人造工程方案的需求。经验表明,将自然作为基础设施,除了能够发挥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外,还可节省大量成本,创造可观收益。
5. 发展自然受益型交通基础设施。自然受益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强化交通选线选址生态优化,采纳“无害化”穿(跨)越生态敏感区技术和标准,在建设中使用环保耐久型材料,加强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基础设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整体影响,以及推广绿色长途运输等。
转向自然受益型能源和开采系统的四大转型措施
1. 发展节约和循环型生产模式。这一转型旨在用循环高效的模式重新设计产品、服务和生产系统,以最大限度节省资源成本和能源消耗。
2. 开展自然受益型矿产资源开采。这一转型要求在资源开采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土地破坏,抵消不能避免或减缓的采掘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遵循“避免、减少、修复、抵消和补偿”原则,在开采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向自然受益型方式转变。未来,矿业企业应进一步打造负责任的采购供应链,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发展科学化的开采方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还可为中小型矿场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 打造可持续的材料供应链。这一转型要求打造可持续的材料供应链,采购透明、可追溯的材料。中国已编制了《中国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指南》,未来还需要通过各类保护倡议、采掘和材料业治理框架、企业承诺和履责,以及充分利用如区块链技术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打造更加可持续的材料供应链。
4. 推进自然受益型能源转型。要实现雄心勃勃的“双碳”目标,需要对太阳能、风电及储能设备进行巨大投入。中国政府已经表明决心要从化石燃料过渡到清洁能源。另外,在采用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时,需要谨慎平衡新能源(如生物质能)的效益以及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自然的影响。
参考资料:
世界经济论坛. 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R]. 2022.
编辑:杨之颖
审核:蔡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