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发展谋共富的浙江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11 13:36   来源:​ 城市怎么办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浙江创新性开展探索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双增”,开创了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01

村企抱团发展模式

“村企联合”抱团发展模式主要是指企业结对地理区位不佳、自然禀赋较差、收入来源单一的行政村,用企业在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以及资本上的优势,来帮扶薄弱村规划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4月浙江省启动了“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帮助薄弱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企业对薄弱村的生态、农业以及文化等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推进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养老等融合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采取经营技能培训、生产技术输送、合同订购采购等全方位扶持,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企业也可以在帮扶过程中寻找商机和发展增长点,优化自身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案例 浙江富阳

由4家矿山企业联合出资成立杭州富春黄金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新桐乡各村签订“村企共建协议”,以“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从农户手中流转零散、闲置土地进行统一发包。同时,制定补贴土地价差、聘请专家指导等措施,创建“纳米硒牌”大米,全程开展水稻种植服务。目前,黄金畈流转土地已超5000亩,相关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100余万元。

新桐乡新桐村还与杭州杭钢三江矿业有限公司签订村企合作协议,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帮扶共助和发展共赢五个方面达成共识。矿企投资100多万元为村庄打造“协商议事长廊”“饮水思源井”等节点,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品党建路线。

02

村村抱团发展模式

村村抱团发展模式,主要针对相同区域内行政村之间由于基础条件差距产生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情况,通过村村联合的方式打通经济发展要素流通渠道实现共享共赢,如在资源、资金、信息以及人才方面相互扶持。一种形式是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弱村可以单独加入强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中,或者可以几个弱村联合起来,组成联合体共同出资参与进来,通过获取保底分红,保障村集体经济获得稳定的收入。另一种形式是“村+村+企业”多方抱团发展。企业将多村资源进行整合,各村按协商的比例入股项目,企业依靠自身优势负责项目建设,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薄弱村产业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长效发展难题。

案例 浙江浦江

浦江杭坪镇乌浆村因芍药花种植需扩大规模,但可利用的土地不多,与登丰村(土地资源闲置)、薛家村(旅游发展需要“锦上添花”)共同组建了东部花海乐园联盟。因此,整合各村资源,通过资金、技术、土地等入股,抱团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目前,全县组团发展特色种养、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15种类型的主导产业,一些低效闲置用房、山林等集体资产被激活,大量农户在家门口发展产业。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县227个村联手组建了50个产业振兴党建联盟,打造了1270余个村级产业项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累计达到7785万元,同比增长102.7%。

03

飞地抱团发展模式

作为山海协作升级版的“飞地”抱团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推动跨市、县、乡、村“飞地”抱团发展,带领薄弱村闯出一条融合发展、持续增收的新路子。突破地域限制,科学合理地将政府扶持资金、村集体自筹资金以及村里建设用地等资源集中配置到发展条件优越的“飞地”,共同开发建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并可持续的项目,由政府或者开发区平台统一运营,实现发展要素互补、发展成果共享。具体来说,在这种合作模式中,薄弱村及地区主要提供土地、矿产物资以及劳动力等资源,还可以进行资金投资,而发达地区主要负责平台运营、管理以及智力支持等。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可解决发达地区土地指标紧张的问题,而且可以为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另外,除项目“飞地”之外,还可以为人才交流、干部挂职以及技能培训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实现两地经济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村集体经济的“抱团”发展。

案例 浙江青田

作为飞入地的丽水青田县拥有资金、土地等优势资源,而飞出地的嘉兴平湖市受到土地指标的约束,项目难以发展。于是两地一拍即合,建立了浙江省首个跨县域“飞地”抱团项目——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通过平湖“保障落地、保障招商、保障收益”,青田“供土地指标、供钱投资、供人管理”的“三保三供”合作模式。截至2020年,青田县已实现村年均增收7.4万元。

04

单位包村发展模式

“单位包村”帮扶发展模式采取单位部门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方式,主要针对的是远离中心城市且无太多自然资源,村集体资产少且运营不善、利用率较低的村。这些村企业数量有限,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缺乏与市场有效衔接。浙江省针对这些薄弱村的短板,采取了单位部门与薄弱村结对帮扶的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薄弱村有序发展,并通过督查小组及时有效的定期督查,保障帮扶的质量。建立干部联户帮扶、领导挂钩指导等机制,使部门与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紧密结合。近年来,先后确定“26+3县”的2856个村为重点帮扶对象,安排省级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经济发达县等进行结对帮扶,向部分省级重点帮扶村派驻驻村工作组和农村工作指导员(村第一书记)。

案例 浙江海宁

海宁坚持三级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星级共同富裕村创建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31名市级领导干部联镇包村,形成了“领导联镇包村、干部包片”的工作机制。海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放大资本、分类管理、滚动发展”的原则,支持各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用足用活资产资源,盘活存量、做大体量、开发增量。2021年海宁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开展以“强富美”为目标的“星级共同富裕村”创建,截至目前已有兴城村、闸口村等100个一、三、五级星级美丽乡村成功创建“星级共同富裕村”。145个村经常性收入超过120万元。永福村、博儒桥村等17个村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海宁乡村正以蝶变绽新颜,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共同富裕“精致画卷”展现在潮乡大地。

审核:李飞孟

  作者:姜圣华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