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助推共富路 促进余杭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9 12:10   来源:城市怎么办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余杭各镇街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巧妙利用当地资源,在探索乡贤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依托“1+3+4”乡贤工作模式打造、“乡贤+”模式探索、“企业+村社”联盟体搭建等诸多方案的实施,使乡贤在镇街建设发展中脱颖而出。作为一股柔性社会治理力量,乡贤资源可以更好地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01

余杭区瓶窑镇:“1+3+4”乡贤工作模式

瓶窑镇以打造乡贤回归工作镇级样板为导向,探索形成“1+3+4”乡贤工作模式。即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施凝聚乡贤三大举措和乡贤助力产业兴村、基层治理、教育慈善、民生公益等四大行动,为瓶窑镇高质量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镇域样板贡献乡贤力量。

“1”是坚持党的领导下,做好乡贤工作的保障机制,打好乡贤回归感情牌

首先,构建乡贤工作体系。乡贤助力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广泛凝聚各方共识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通过建立乡贤工作领导小组,将乡贤工作纳入镇、村(社区)两级党建工作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内容,形成乡贤大统战工作格局和刚性运行的工作体系。其次,强化乡贤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乡贤人才政策扶持机制,尤其在土地与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和扶持,真正做到全周期服务与“一事一议”沟通模式,保障乡贤的社会公共服务,使乡贤“回得来”“干得好”“留得住”。最后,加大乡贤关爱力度。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宣讲瓶窑财政奖励、税费优惠、用地融资等优惠政策,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作用发挥明显、助推共同富裕成效显著的乡贤授予荣誉表彰,探索建立新生代乡贤培育“窑蓝计划”。

“3”是积极探索瓶窑选贤引贤用贤的实践路径

首先,搭建平台载体,架起乡贤返乡创业新桥梁。瓶窑镇建立了余杭区首个智慧乡贤云平台,形成一个激励乡贤善举、助力乡贤赋能、促进地区“内外循环”的互联网阵地。其次,创新机制模式,建立乡贤返乡创业新路径。以乡村为纽带,创新乡创共同体模式,通过整合利用瓶窑镇内部土地、劳动力、产业等资源,激活原乡人创业活力、挖掘归乡人创业潜力、增添新乡人创业动力、彰显旅乡人创业引力,吸引更多乡贤项目落地开花。最后,制定评选标准,树立最美乡贤典型新标杆。依托“瓶窑乡贤云平台”小程序,围绕“乡贤赋能指数”,通过季度评价、年度表彰的形式,对优秀乡贤及总分靠前的村社进行激励。开展年度“最美乡贤”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乡贤典型的激励、示范和导向作用。强化乡贤典型事迹宣传引导,不断增进乡贤的情感认同和荣誉认可。

“4”是依托乡贤在共同富裕创建中的身份广泛化、职业多元化、观念现代化的独特优势

首先,共谱“同心曲”,实施乡贤助力产业兴村行动。打通乡贤云平台,对接乡贤人才库,健全乡贤回归投资项目库,探索建立乡贤领办项目、乡贤包村包项目等机制,充分发挥乡贤资源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的独特人文优势。其次,共画“同心圆”,实施乡贤助力基层治理行动。充分激活乡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发挥好乡贤“智囊团”和“好帮手”的作用。再次,共育“同心树”,实施乡贤助力教育育苗行动。瓶窑镇以乡情亲情为纽带,引领乡贤统一思想、各尽其能,以多种方式支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事业,在新时代下发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最后,共建“同心桥”,实施乡贤助力民生福祉行动。瓶窑镇以瓶窑城乡社区发展基金为依托,引导“乡贤+商会+公益人士”认领公益品牌项目,围绕老、幼、残、困等重点群体开展多类型、多形式慈善项目活动,广泛参与民生事业,充分发挥乡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02

余杭区鸬鸟镇:“乡贤+”模式

鸬鸟镇深挖“乡贤”资源,通过镇村两级乡贤联谊会全覆盖,积极探索“乡贤+”模式,引导乡贤在产业共富、文化共兴、民生共享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共富道路。

“乡贤+产业共富”,助力乡村共富

首先,聚焦农产品研发。依托镇级乡贤联谊会,鼓励支持相关科研专家、高知志愿者、企业高管等乡贤代表,共同参与蜜梨等农产品研发项目。其次,聚焦旅游发展。鸬鸟镇乡贤入职乡村产业运营公司,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和标准化运营管理,深入挖掘全域景区资源和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民宿经济等区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最后,聚焦招商引资。出台《“揽星”计划三年行动方案》,双招双引加快绿色发展,构建“3+1+N”的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推广“店小二”服务模式,建成“青鸟”驿站。

“乡贤+文化引领”,助力文化惠民

首先,擦亮“红色”地标。打造“红色乡情”研学文化,充分利用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收集整理革命先贤人物故事,全新呈现新四军在鸬鸟的历史轨迹。其次,挖掘“古色”内涵。提炼“古贤凌统”忠孝文化,以打造凌统文化纪念馆为抓手,成立杭州三国水浒研究会凌统分会,开展凌统戎马一生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最后,厚植“绿色”根基。打造“亲鸬益家”志愿文化,围绕“绿色发展引领地、共同富裕样板镇”建设需求,建立乡贤志愿服务组织架构,以“打造邻里亲如一家的富美鸬鸟”为目标,形成乡贤志愿者服务“大队—中队—小队”的“1+7+N”三级服务架构。

“乡贤+民生共享”,汇聚乡贤温度

首先,引领乡村德治。在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全方位展示鸬鸟镇乡贤人物事迹,向村民展示乡贤在各方助力中的社会贡献和责任担当。其次,助力乡村善治。山里人讲山理,从乡贤人员库中,立足本地,选择为人正直、办事公正的乡贤充实到山理调解队,参与来访群众接待、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等工作。最后,聚力帮扶救困。开展生活帮扶,为弱势群体提供食堂就餐帮扶金和春节慰问金;提供就业帮扶,为就业困难群众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比武,为比武成绩优秀者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宣讲服务,由乡贤组成“乐龄说书”开展宣讲表演,将实事要闻变成老年人听得懂“乡音土话”。

03

余杭区良渚街道

“企业+村社”联盟体搭建

良渚街道以实现“乡村共富”为目标,以“一企一村”共富联盟活动为载体,立足自身优势与特色资源,搭建“企业+村社”联盟体,通过乡贤助力企业招商引资、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项目,优化村企产业结构,拓宽村企增收渠道,助推经济产业发展。

创新赋能,激活村企联盟合作动力

首先,创新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带动、乡贤互动”原则,探索推行“党建+乡贤+群众”乡村治理模式,梳理各村(社区)现存困难及帮扶需求,发挥乡贤示范、党建引领等联动作用。其次,创新合作平台。各村(社区)以党支部为平台,实现外出乡贤与家乡民众紧密联系,既能让乡贤及时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又能借乡贤外力积极推动村企联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本领作用。最后,创新联盟路径。充分吸纳良渚街道成立乡贤联谊会等优秀成果、特色做法,建立乡贤活动基地,在“党建引领,乡贤助力”联盟活动基础上,成立工作专班,实现顶层带动基层助推家乡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

帮扶赋能,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首先,开展扶贫帮困工作。通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有需要帮助的群众,送上乡贤的关怀和温暖。其次,开展招工助产工作。乡贤帮助联盟村群众开展劳动和就业技能培训,优先招聘联盟村劳动力就业,切实帮助村(社区)充分就业、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最后,开展农产品直销工作。由联盟村统一收购村民农产品,以同等或略低于市场价出售给乡贤所在企业食堂,切实帮助联盟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策略赋能,盘活乡贤助村周期活力

首先,盘活资产优势。充分发挥乡贤在盘活村集体资产、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势,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入联盟村,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能增收,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其次,挖掘典型事迹。组建乡贤人才服务站,建立乡贤微信联络群,定期召开乡贤恳谈会,深入挖掘优秀乡贤事迹,切实发挥新时代“领头雁”作用。最后,定期开展交流。以每季度、半年度、全年终展为节点契机,开展互动交流、座谈、成果展示等活动。

审核:李飞孟

  作者:张唱晓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