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近年终,到了冬至时节。经历了小雪、大雪二节气,从南到北已下过好几场大雪。
每当雪后眺望窗外,发现天地一色,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怎能不生欢喜。
面对大雪纷飞,千年前的古人亦如此。在追求闲适雅致生活的宋代,观雪、玩雪就成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尚,并逐渐见于文献。
那么,假如穿越回两宋时期的汴京、临安,要如何解锁雪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围炉聚会
近些年,围炉煮茶成了年轻人聚会的“新宠”。不过,这种对仪式感的追求自古有之,宋人更是将其“玩出了花”。
在观雪之时,宋人品茗、对酒、吟诗、听曲、作画等一样不少,可谓是冬日“氛围值”拉满。
《岁时广记》中写道:“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
《梦粱录》则有“以会亲朋,浅斟低唱,依五偎香”的描写。
北宋“国民男神”苏轼,在与好友观雪时,就一手抚“手炉”一手持酒樽,留下“畴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这样的诗句。
仁宗朝名相文彦博也曾作一首《安正堂喜雪诗》,感叹雪天“冻云浓厚朔风严,粉揉琼霙扑绮檐”。
可见,宋人在冬日聚会时,以即兴赋诗并手抄口传的方式,将雪景在“朋友圈”中炫一下,一点儿不少见。
办宴席
除了暖炉“老友聚”,宋人还有一个升级版,即为了庆祝瑞雪降临,专门举办一场“喜雪宴”。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也写道,“十一日,赐两府、两制宴于中书,喜雪也”。
当然,冬天饮宴是宋人的一种“常见操作”,由“喜雪宴”还衍生出了“冬至宴”等等。
那么,宴请三五好友到家赏雪时,都吃什么呢?东坡居士肯定会说,纵有菜品千百种,“火锅刷肉”是吾爱。
宋代美食家林洪就著有《山家清供》,对宋人喜爱火锅之事做了颇多介绍,这也是关于火锅的最早文字记录。
由于宋人雪天吃火锅对羊肉消耗量巨大,以至于让兔肉成了流行一时刷肉“平替”。
兔肉薄片色泽红亮、鲜滑可口,滚汤中“摆熟”,恰如“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之景。林洪将其称为“拨霞供”,这也成为宋代以来火锅的代名词。
踏雪寻梅
有暖意融融中聚友饮宴,自然也有不畏严寒,踏雪寻梅花。
宋代才俊墨客辈出,留下了诸多与此相关的诗词书画。
宋人卢钺一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流芳百世,道出寒梅傲雪之妙景,也让后人冠他以“卢梅坡”的雅号。
“窗前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诗人曾几则在赏雪归来后,折梅置于灯下,感受一缕淡淡清香。
踏雪寻梅,雪中梅,梅中雪,交相辉映、竞相比美,可谓风流雅致。
冰嬉
玩雪是人类的天性,雪天光看可不行,“乐在其中”很重要。
冰嬉就是宋人在大雪过后的最爱活动,我们从小到大热衷的打滑溜、冰上推人就属于此。
在宋代,冰上运动格外兴盛,也最早出现了“冰嬉”一词。
冰嬉的玩耍项目,有跑冰鞋、打滑挞、拖冰床。宋人冰鞋,就是在一块木板底部固定铁条或铁片,再将木板扎紧在鞋上。
当时,从平民百姓到王公大臣,都很喜欢冰上活动,皇帝也不例外。《宋史·礼志》就写道:官家“幸后苑观花,作冰嬉。”
堆雪狮
除了冰上活动,宋人在厚厚满地积雪时,还很爱“堆雪”玩。事实上,关于“堆雪”最早的记载也是在宋代。
不过,宋人真正堆的可不是“冰墩墩”,也不是“两球雪人”,而是威武又可爱的雪狮子。
《武林旧事》中写道:“禁中赏雪,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以供赏玩”,更有诗句“青玉案前呵冻手,推窗自塑雪狮儿”。
当然,堆雪山、雪灯、雪屋等形状,也是很常见的。但没了雪狮子,对于宋人来讲,玩雪活动就等于“缺少了灵魂”。
大抵是因为狮子是“瑞兽”,宋人认为雪狮子可以夜守四方,驱灾辟邪,迎来好运。
结语
以上就是对宋人赏雪的简单介绍。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认真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冬日馈赠,才是不负时光。
冬至过后,就是一年中最冷的“进九”时间段。大家要注意保暖,加强健康防护,过一个温暖又充实的晚冬。
参考文献: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脱脱《宋史》、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吴自牧《梦粱录》、陈元靓《事林广记》、朱颜焕《增补武林旧事》、林洪《山家清供》等。
审核: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