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打造“蓝碳经济”——以山东威海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1 10:13   来源:城市怎么办

威海市海岸线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8,主要海湾27个,海岛185个,管辖海域11449平方千米,海洋是威海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近年来,威海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形成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良好格局,相继获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

一、具体做法

(一)全面营造一个生态宝库

一是强化岸线修复。在全国率先建立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库,有序提升海岸带整治修复“加速度”,加强与自然资源部、财政部沟通对接,积极参与申报“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累计实施项目50个,获批上级补助资金11.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35亿元,修复受损岸线超过100千米、沙滩100万平方米、湿地1.2万多亩,恢复植被40.9万平方米,投放藻礁2万立方米,移植海藻近百万株,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碳汇生境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二是强化渔业瘦身。出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规划养殖用海,建立陆海防线,有效规范用海秩序,清退整改近岸养殖20多万亩,大力发展规模化、立体化、生态化养殖,实现市区海域功能由养殖为主向休闲为主的转变。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加快老旧、木质、高耗能和污染大渔船的淘汰,渔船数量由15114艘压减到10371艘,其中近海捕捞渔船压减到4743艘,近海捕捞强度降低15%以上,捕捞业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三是强化源头管控。在全国率先开展《海岸带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建立海岸带环境准入制度,在全市27个主要海湾全面推行湾长制。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洋垃圾监测,组织实施24个河道、岸滩治理等重点项目,加强海洋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推进海洋垃圾防治国际合作,全市海洋垃圾防治机制基本形成。在全国率先出台《沙滩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海岸带保护与管理的意见》《海岸带执法巡查办法》,构建完善的海岸带综合协调管理框架。

(二)集中打造一个研究高地

一是强化岸线修复。2019年,印发了《关于支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蓝碳生态产业。2021年,印发实施全国首个《蓝碳经济行动方案》,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入手,系统推进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些工作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效应。二是注重外引。引进全球海洋碳汇和渔业碳汇的顶级专家,成立唐启升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海洋生物碳汇研发基地等科研平台。实施了浅海贝藻标准化“碳汇增扩”养殖模式的构建与示范项目,完成海带碳汇能力评估,初步构建海洋碳汇数据库。与全国海洋碳汇联盟、中国未来海洋联合会、山东大学等成立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和海洋负排放科技示范基地,正在实施一系列国家和省重点专项,为海洋负排放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三是加快内联。整合全市科研力量,成立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和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专业从事海洋生态经济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与清华大学等合作开发完成全国首个“蓝碳”方法学,正在开展国家、省级备案,加速海洋碳汇向资产、资本转变。建设占地300多亩的盐生植物种质繁育基地,筛选碱蓬、柽柳等16种固碳效率高的品种进行繁育推广,打造集“育繁产研教”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加快海洋生态产业化发展,开发出柽柳汽水、碱蓬籽食用油等蓝碳衍生产品。四是深化合作。先后举办蓝碳国际论坛、世界海洋大会、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海洋负排放支撑碳中和国际研讨会等,围绕海洋碳汇标准制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进行交流合作,形成全球蓝碳策源地效应。目前在威海开展蓝碳研究的团队稳定在100人以上,已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70多篇,研究水平全国领先。

(三)聚力实施三个示范工程

一是海洋生态监测示范。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吸引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10多个国家级机构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科学原理和机制、模式的研究。布局建设市区褚岛浅海、桑沟湾大型藻类、爱莲湾鲍鱼、楮岛海草床、昌阳河口、乳山湾牡蛎等生态系统监测站,建立系统完善的数据库,为构建蓝碳标准、管理及交易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海洋碳汇交易示范。完成碳汇交易项目设计和第三方审定,与东樾绿金(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我国第一笔渔业碳汇交易的示范模拟路演。积极推进碳汇资产上市交易,与碳交易机构共建蓝碳交易中心的计划也正在抓紧落实之中。三是海洋生态园区示范。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在南海新区集中规划建设10平方千米的海洋生态产业园区,加快聚集科技、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实施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加工制造、金融服务、市场交易等全链条发展,形成上下游延伸、三产融合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集群效应不断扩大,成为示范引领全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样板。

(四)重点挖掘三大产业潜力

一是绿色养殖世界领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在桑沟湾“721”养殖技术(即单位养殖面积中藻类品种占70%,贝类占20%、投喂性品种占10%)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以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为核心的“桑沟湾模式”。这一模式利用海带、海参、鲍鱼、海水鱼等养殖品种间的互补优势,有效降低养殖污染,控制近岸水域富营养化,提高了养殖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一模式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19个)的专家前来考察学习,为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二是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威海是受浒苔侵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年上岸50多万吨,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本着“以用促收、变废为宝”的原则,威海市加快构建浒苔综合利用产业链,生产的饲料、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等产品在有机循环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是生态旅游特色鲜明。依托近千公里海岸线、27处主要海湾、185个岛屿和众多优质沙滩,打造A级景区48处,其中,5A级2处,4A级12处。形成了集游艇钓具、休闲垂钓、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住宿餐饮等一体的滨海旅游产业带,“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的品牌知名度稳步提高。荣成天鹅湖利用大叶藻建设海草床修复海洋生态,吸引大量天鹅越冬,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天鹅观赏地,带动摄影、绘画、科普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东楮岛通过恢复大叶藻生态,在实现固碳的同时,重现了原生态的民居海草房,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

二、工作成效

(一)提升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

刘公岛在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十大美丽海岛”,市区中心海岸、乳山银滩大乳山海岸、荣成桑沟湾海岸等3处海岸入选全省9个“齐鲁美丽海岸”,大乳山海洋公园作为海洋生态修复典型荣登巴黎全球气候大会。全市海水水质达标率100%,是全国海水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

(二)保障了安全优质水产品供应

近几年,在清理28万亩近海养殖的同时,依靠良好的生态和先进的养殖模式,全市海产品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全市完成海产品产量285万吨,产值362亿元,均居全省首位,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86.3万吨,产值247.5亿元,占全省36.2%,成功创建中国海参之都、中国牡蛎之乡、中国海带之都、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和中国海鲜之都。

(三)优化了海洋产业生态

得益于良好的海洋生态,吸引游客人数稳步提高。2019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151.60万人次,增长10.0%;实现旅游总收入692.60亿元,增长12.2%。2018年以来,威海先后吸引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著名涉海高校院所在威海设立研发机构。

(四)促进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海洋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十三五”以来,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3.5个百分点。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27亿元,超过生产总值的34%。海洋经济切实起到了经济增长主引擎、主动力的作用。

海洋是威海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为了将这个“特色、优势、潜力”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威海市科学规划,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同时,探索发展蓝碳经济,提高海洋生态化利用水平。通过开发海洋碳汇交易项目、发展减碳增汇海洋养殖业、开展浒苔资源化加工利用等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了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相统一,并对传统优势产业——滨海旅游业发展形成了支撑和保障。威海市发展蓝碳经济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为其他滨海城市发展海洋生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