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西溪与运河:生生不息的绿色业态构筑生态城市形象
  发布时间:2022-10-18 09:19   来源:城市怎么办

生态文明不仅是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也是城市发展与治理的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虽然使得经济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却出现了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正逐渐显现,生态城市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利武器。因此,构建生态城市已成为一个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个城市用绿色生态构筑城市形象呢?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持

对于生态城市概念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机构历来有不同的见解。至今关于生态城市仍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本质,应该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层含义是要尊重和维护大自然的多样性,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繁衍生息的环境。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生态要素和生态条件,要充分利用各地的差异性来创造有特色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生态建设应与自然融合,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建立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念,表达了人类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愿望。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

(一)空间规划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也是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里具有功能作用的必须有的空间,要保护规划划定的绿色开敞空间,只有将规划转化为具体的空间管制政策,才能取得有效的保护效果。

(二)产业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和区域景观格局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在不断演替和变化。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演化驱动着城市地区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的演替。这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经济问题。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模式,使城市地区的生态系统向着良性的方向演化,以最大的可能减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人居环境规划

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任何城市生态区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一个城市生态区构建的成败、水平的高低,就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类的户外行为需求,是否顾及人与社会群体的公共环境质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西湖、大运河、西溪湿地是杭州打造生态城市的最重要的标识和名片。

案例一

西湖

杭州因湖而名。经过唐、宋两代的经营,西湖成了杭州的“名片”,使杭州有了“人间天堂”的美誉。坚持文化遗产惠及大众的理念,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西湖,更好地发挥西湖在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使西湖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湖永葆青春和魅力。

杭州西湖东部湖滨拥有一条长达几千米的绿带,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湖环湖绿地的建设而形成。湖滨绿带根据自身特色将西湖划分为若干景区,并通过环湖滨水步道将各个部分紧密联系起来。2002年前后,杭州开始了对西湖湖滨地区的规划项目,解决了其可达性、景观空间、人车分流等问题。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便是设计城市溪流,将西湖湖水引入湖滨街区。

湖滨的概念通过城市溪流自然地向城市内部延伸,使更多的建筑带有江南水乡特色。通过对西湖景区周边绿色生态区进行规划,使其成为一个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经济活力并存的城市核心区。

案例二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更是“国之瑰宝”。作为杭州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一张珍贵的世界名片,京杭大运河还是一条哺育杭州发展的母亲河,是一条维系城市兴衰的生命河。

杭州以大运河和市区河道综合保护为导向开展“生活品质之城”规划设计。一方面,杭州坚持按水系成片治理原则,突出“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加大‘双拆’力度和打造滨水慢行系统”三大重点,使市区河道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另一方面带动大项目、市区联动以及统筹推进基础建设;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危旧房改善、安置房、企业搬迁和地块出让建设;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城中村改造,以及运河研究与文化复兴。

开展综合保护以来,国内外游客和媒体对杭州运河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杭州市民越来越亲近运河。

案例三

西溪湿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于2003年开始进行,规划总面积10.08km。

湿地恢复的关键是水系统的保护。首先,规划设计从保障西溪湿地水资源总量开始,其次是恢复湿地内部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再次是在污染源源头上严格控制,通过居民控制的方式管控包括导致区域内使水体恶化的各类污染源,降低地区居民数量、改善土地利用和农业经营方式等。最后是通过严格控制机动船的数量、速度,鼓励传统的手划木船的方式限制通航,以减少航运污染。

西溪湿地公园为满足生态结构、历史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要求,被划分为5个功能区:湿地生态养育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湿地自然景观区。从功能分区的角度看,西溪湿地公园涉及湿地生态、历史文化等广泛方面的内容,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特征。它承担着4大任务,即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发展旅游。

在建成之后,所在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其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是有目共睹的。西溪湿地公园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热烈欢迎,成为杭州的生态旅游名片。

【参考文献】

[1] 鞠美庭 王勇 孟伟庆 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 王国平.《新编城市怎么办-上卷》

[3] 王国平.《新编城市怎么办-下卷》

审核:李明超

  作者:姚远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