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视野下扬州雕版印刷技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二)
  发布时间:2022-10-11 09:27   来源:​城市怎么办

中国是一个具有4000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古国,图书制作方式历经手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机械印刷的历史演变。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雕版印刷术是世界现代印刷技术的源头,对世界文化传播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之后,成立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2004年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被现代工业文明淘汰而濒临消亡的传统(民间)技艺纷纷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名城扬州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雕版印刷

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雕版印刷制作书籍,每一页要雕刻成一块版片,雕刻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块版片才能成为一部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成本投入大,且需要多位传承人相互配合方能完成。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十多年时间里,其保护传承状态另人堪忧,甚至有濒临消亡的危险。经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保护传承单位体制机制不顺。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成立之初是专门保护传承雕版印刷技艺的文化机构,也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主体传承单位,从2005年起经历事业转企业改制并被拆分,将原先所属的专门出版刻印社影印、复制古籍图书的广陵书社划出,社内20多万古板片又被政府调拨到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目前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广陵书社、广陵古籍刻印社三个部门性质不同,主管单位不同,无法统一协作,且由改制引发了事业单位退休与在职企业身份职工薪酬方面的诸多矛盾,传承单位广陵古籍刻印社成为扬州文化系统上访大户,企业生存维艰。

二是雕版印刷从业人员凋零。无论是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还是传习所及与职业学校的联合培养模式,都无法改变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乏力、从业人员凋零的现状。老一辈传承人基本都已退休,改企后的中年从业人员因收入原因申请病退,转而加入民营刻印社,年轻学徒因待遇问题(从业8年以上的学徒只能领取最低标准工资)大量转行。

三是主体保护单位对行业的引领、制约能力不足。由于主体保护单位自身运转困难,又缺少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导致雕版印刷市场鱼龙混杂,用机雕冒充手工雕刻时有发生,造成雕版制作工艺退化和质量严重下降。四是缺少资金投入,雕版印刷作品创新创意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由于对雕版印刷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不可复制的技艺价值宣传、推广和营销不力,致使当代雕版印刷作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小,新产品开发更是举步维艰。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第一个世界级非遗,其本该是名城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然而在非遗保护得到普遍重视的当下,却面临如此生存的窘境,笔者认为应该将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为代表的非遗保护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站在名城建设的高度,力争将雕版印刷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做大做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

经名城保护的互动逻辑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确立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40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名城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及光荣的革命传统,但是人们在讨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时,往往关心和重视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城市格局、建筑遗产、旅游、经济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事实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保护依附于各种物质形态而衍传至今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流传的文化场域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流传的文化场域,即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条件下的文化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是其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或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名留青史的历史古城,它们或为王朝故都,或为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大部分因其拥有各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负有盛名。在先民创造的异彩纷呈的各类文化遗产中,城市文物古迹、历史遗址、建筑群、风景园林及历史街区等是其物质文化系统,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曲艺、戏剧、舞蹈、音乐、雕塑及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属于非物质文化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场域,体现着名城市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因此,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各类文化遗产生成、流传、成型、演变的时空场域。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底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都北京诞生了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中国四大名绣分别孕育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绣)、苏州(苏绣)、广州(粤绣)和成都(蜀绣),六朝古都南京有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杭州的评词、评话、武林调、蚕丝织造技艺及著名古都西安的楮皮纸制作技艺、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等都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城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世界非遗 。历史文化名城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孕育了诸多民间文化艺术品和传统手工制作品的生成场域,并最终形塑城市的个格特征,承载城市的集体记忆。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活态城市文化景观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具有非凡的意义,通常被学界誉为“城市的根与魂”“现代化城市的金字名片”。城市中所有非物质文化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心态、视觉听觉等感觉模式、构形规律、造型机制,它们与其他物质形式共同构成城市文化整体,从而反映出特定历史文化名城社会生活的某些思维特征、情感状态、判断机制、感觉能力以及价值取向。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及城市的不断扩容,孕育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如民俗、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条件已经消失或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科技进步和流水线的工业生产,导致城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逐渐地失去了其生存空间。面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冲击,城市中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陈放于博物馆或列为生产性保护基地,从而“非常遗憾“地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文化景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表征了“时间—空间—人”的网络关系。非遗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融合, 构成了非遗城市文化景观。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非遗文化景观可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社区文化建设和市民生活方式重建的重要载体和内容,进而通过跨界融合,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实现非遗与旅游业、服务业、制造业的整合,营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型活态城市文化景观。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得益彰

回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40年历程,我国名城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保护的理念也在吸收国际遗产保护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演进,它经历了从对物质形态的点状单体遗产到历史环境、由面状历史街区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再到遗产区域的过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首次用“文化遗产”代替了“文物古迹”,文化遗产自然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当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应有之义,也是名城保护向纵深化、个性化、体验化转型及文旅融合的良好契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向,一方面可以加大城市非遗的普查、记录、申报、数字化、传承人认定等基础性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将城市非遗保护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对城市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理顺保护单位体制机制,拓宽非遗保护的资金渠道,在古城中开辟非遗展示、生产、销售,集旅游、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新的文化场域建设大有裨益。同样,加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可以赋予城市物质遗产意义和生机,因为活态遗产可以给城市带来生机,美学家陈望衡曾说“历史遗存毕竟是死的、静的,如果有了一些具有浓厚传统特色的文化活动,它就活起来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精准、鲜活地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和底色,体现了城市的基因谱系和生命之根,对当代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凡的意义,它参与构筑城市的特色和品牌并对城市旅游、文化产业形成有效拉动,给非遗项目本身和城市经济带来显著收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核与灵魂。应当正确认识城市非遗保护传承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之间的互动逻辑,从名城保护的整体视野观照以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本文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21QXS006)成果节选,发表于《出版发行研究》2022年第4期。

【作者简介】王芙蓉,第十一届钱学森城市学(文化遗产)金奖获得者,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 中国大运河研究院;顾孝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侯兵,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黄文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J].建筑与文化,2012(2):107-109.

[2]廖杨,蒙丽.民族民俗旅游的时空维度与文化场域[J].广西民族研究,2011,(4):186-191.

[3]孙冬虎.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北京史学,2019,(2):49-60.

[4] 曲凌雁,林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J].城市发展研究,2007(1):91-96.

[5]张霞儿.景观人类学视角的非遗特色小镇建构路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3):80-84.

[6]王芙蓉.当代扬州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研究——兼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扬州模式”[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140-143.

[7]陈望衡.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7(4):36-39.

审核:施剑

  作者:王芙蓉等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