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
  发布时间:2022-09-19 11:10   来源:城市怎么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推动乡村振兴,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历史建筑可分为城垣城楼、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学堂书院、店铺作坊、亭台楼阙、寺观塔幢、桥涵码头、堤坝堰渠、池塘井泉、其他古建筑等11类,保护好、利用好农村历史建筑遗产对传承和延续农村历史文脉、恢复农村传统文化、促进农村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NO.1 

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农民生活信息相关的农村历史建筑不可避免地遭受强烈的冲击,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历史格局被破坏,很多建筑本体被拆毁或迁移,保留下来的也多闲置失修。

1.农村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农村古建筑以集体所有为主,所有权人对农村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保与拆,修与不修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导致大量古建筑或因年久失修整体或部分倒塌,或因生产生活需要被拆毁。

2.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发展项目监管难度大。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监管策略。为了发展旅游产业盲目开发整修,对农村历史建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此外,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较广,涉及的部门较多,造成对保护发展进度不清晰,难以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

3.农村古建筑保护维修资金不足。农村历史建筑不仅数量多,维护周期也很长,需要注入大量资金,对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而居住者多为低收入农村弱势群体,缺乏维修积极性,也无力承担维修费用,导致农村历史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修缮。

NO.2 

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的杭州经验

杭州在新世纪之初就高度重视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由于很多农村历史建筑地处偏远、分布分散、未纳入文保单位等原因,长期以来未能开展系统修缮。2009年12月,杭州市举行了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总结推广杭州实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式系统全面地推进杭州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十多年来,杭州已有近2000处农村历史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对于抢救濒危乡土建筑、改善农居环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杭州以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为抓手,努力闯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的新路。

保护利用理念

1.坚持“保护农村历史建筑是最大政绩”理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农村历史建筑,当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和首要义务。

2.坚持“保护农村历史建筑就是保护生产力”理念。农村历史建筑不仅是杭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杭州经济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的投入,不仅是生产性投入,而且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投入。

3.坚持“保护与发展‘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理念。在农村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与保护历史建筑之间有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4.坚持“保护农村历史建筑人人有责”理念。保护农村历史建筑,不仅要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文化品位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一代城市管理者,更要造就一大批热爱家乡、珍爱历史、具有强烈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市民,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经验做法

1.坚持保护优先、改善为主。就是把农村历史建筑全部保护下来,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在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的同时,高度关注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特别是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

2.坚持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如果住在农村历史建筑中的农民愿意外迁,应鼓励他们外迁,先由政府把这些农村历史建筑收购过来成为国有资产,然后妥善加以保护,并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农村历史建筑,允许房主自己修缮保护,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3.坚持项目带动、搞好结合。解决农村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往哪来去、手续怎么办”等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项目带动、搞好结合,走出一条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新路子。

4.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共建工程”,涉及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涉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要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打一场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的“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5.坚持多元筹资、共同负担。实施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的钱,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一是来自市里,二是来自区、县(市),三是来自乡镇(街道)、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四是来自个人。农村历史建筑业主和房东也要承担一定费用。

6.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是一项范围广、规模大、标准高的系统工程,杭州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推开,以此做好全市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国平应邀为“浙江大学文化创业人才高级研修班”作专题讲座》,2021年4月17日,城市怎么办;

2.傅瑜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居舍[J],2022(05):22-24;

3.薛紫,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探究,美与时代[J],2021(06)17-18。

审核:李飞孟

  作者:张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