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视域下以茶赋能乡村振兴的杭州实践
  发布时间:2022-09-14 10:46   来源:城市怎么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相对于脱贫攻坚战略而言,不仅具有时间延续和空间重叠的重要特点,更重要的是其要求构建长期性、平稳性的产业发展体系,覆盖范围也由单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向乡村内部所有的农户群体,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内生发展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转变

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世界茶乡看浙江》专文中说:“浙江茶叶连续20年的持续增长,不仅解决了百万户农民的增收问题,也为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文中专门提及: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安吉溪龙乡黄杜村,自从种植白茶之后,村里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楼房,人均收入超过了万元,有效实现了脱贫。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的重要论述,既是新时代赋予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也为茶产业持续发展、茶园多功能作用发挥及茶乡振兴指明了方向。

探索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是我国新阶段“三农”工作重点历史性转移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枢纽和基石。

浙江是产茶大省、出口茶叶大省,茶叶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中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也诞生在浙江。而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依托地理优势,在茶叶种植上更是独树一帜。西湖龙井茶、径山茶、富阳云雾茶、淳安鸠坑茶、建德苞茶等,都远近闻名。据浙江省统计局2022年3月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2014.5千公顷,其中茶园总面积为206.6千公顷,除粮食、蔬菜、果园外,位居第四,占比10.26%;11个市中,丽水、杭州、绍兴、湖州、金华位居前五。2020年浙江省茶叶总产量17.72万吨,其中绍兴、丽水、杭州、金华、湖州位居前五。近年来,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叶产量随之增加,但由于省内各市的茶园面积分布不均匀,导致茶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如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让“绿叶”变成“金叶”,把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探索当地乡村振兴建设路径;如何以先富带动后富,走好精准振兴之路,实现共同富裕,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协同发展

以茶赋能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从立法层面丰富了战略内涵,指出“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茶产业为支柱的乡村,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重要论述,协同推进乡村五大内容振兴,意义重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近来年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茶产业能够凭借其价值维度的丰富性和多面性灵活渗透于一、二、三产业中,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正如新昌全面实施茶产业提升战略,现已形成了集茶苗繁育、茶机开发、茶包装、茶保鲜、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于一体的茶产业链,为农民增收拓展空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灵魂。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叶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长期起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植茶乡当地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乡风建设,充分挖掘、保护、传承茶文化,不仅能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也能促进文化和产业的结合,正如余杭径山以径山禅茶文化为核心推进万寿禅寺复建工程,全力打造文化引领下的茶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乡村生态振兴不仅要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而且要发挥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法宝。“湖中千岛皆绿色,云雾山中产名茶。”淳安特有的良好生态是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同时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带动了淳安农民重要的传统产业发展。丽水松阳顺应“碳中和”发展趋势,实施“碳中和茶叶发展项目”,走生态文明时代下的生态茶路,更是践行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组织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议事机制,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安吉白茶帮扶”协作发展模式带动村民致富的经验表明,村党组织的组织和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同时需激发茶农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合作社统筹作用等。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当前农村人才匮乏,以留守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农业生产者带动当地生产力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就是要出台各项政策通过留住一部分农村优秀人才,吸引一部分外出人才回乡和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以此来汇聚人才,通过人才的力量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共富创新

以茶赋能乡村振兴的杭州实践

(一)径山村

以“茶”聚力,走出乡村创新共富之路

径山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地处天目山脉东北峰,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径山寺风景区,距省城杭州40公里。径山村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515户,人口共计1610人。二十多年来,径山村通过村民共筑、村企协作、村村合作等方式,做大茶产业、做强农文旅,吸引人才,以“茶”聚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等振兴要素,实现了从贫困村到亿元村的蝶变。

一是村企协作做强茶产业。自唐代径山寺开山祖师法钦禅师“手植茶树数株”算起,径山茶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径山村作为径山茶的核心产区,村内茶园面积现已超3000余亩;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原产地品牌不突出,村内的径山茶价格一度低于村外的其他茶企,归根到底在于没能形成具有规模性的地方产业链。对此,径山村首先通过联合杭州知名的本土企业华立集团,设立了乡村振兴谋划工作办公室,以村集体资产+农户资源两结合组建径山村资产经营公司,运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同时,径山村精准发展数字化农业,建立了径山茶种植、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全产业链闭环溯源管理体系,推动径山茶产业向“精细化、定制化、价值化”升级。

二是茶旅融合做深茶文化。近年来,径山村通过深挖茶文化来增加径山茶品牌附加值,还原了南宋点茶的流程,恢复了抹茶制作技艺,恢复了宋代茶宴的礼仪,让游客除了能品尝到独特的径山茶外,还能感受径山茶文化的魅力。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悠久的禅茶文化,径山村加强农文旅融合,引导村民施展手艺,办民宿、农家乐,开茶馆,建设了集民食民宿、文化体验、茶产业深加工为一体的3A全域景区村庄;还特别打造出禅村“IP”——径灵子,开发出多样的文创产品,推出多种文化旅游线路,为径山茶文化注入更加鲜明的个性标签。此外,通过与相邻的四岭村、双溪村、平山村、绿景村4个村结成“帮带共建”联盟,通过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产业共推、发展共谋等探索“抱团发展”之路,让更多的“游客”从“过客”变成“顾客”,甚至“住客”,由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三是点燃人才引擎激发乡村活力。径山村的创新共富发展离不开“三”乡人的支撑——即“归乡人”、“新乡人”和“返乡人”。2021年,径山村组建了余杭区第一个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村级乡贤联谊会,并与余杭区慈善总会合作设立径山村乡贤共富慈善基金,将募集到的基金用于径山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公益慈善、生态保护等事项。同时,为吸引“新乡人”与“返乡人”,径山村推出年薪18万+招募农村职业经理人,出台了《径山镇乡创休闲产业(人才)奖励扶持意见》,与候马传媒共同组建创立了径山融创空间等,以多维度汇聚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二)安顶村

以“茶”为媒,探索茶旅融合共富模式

安顶村是富阳市里山镇最南面的一个村,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区域面积5.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平方公里,由东何、石埭、大坞底、安顶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最高处在正山顶,海拔达790米,整个地势呈马蹄形,南北走向。全村有农民587户,2053口人,15个村民小组。安顶村曾是偏远落后的穷山村,高山村、山路多、地形复杂,修路施工难度大。20多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从里山镇一直通往山顶的里安公路逐步修通拓宽,盘活了山上资源,村民的生活也从摆脱贫困逐渐富足。

一是村企合作,助力产业、文化、生态融合振兴。2022年1月,安顶村成立杭州里安茗茶文化有限公司,完成了安顶山核心区块350余亩茶地的流转,并进行统一培育、统一采摘、统一炒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茶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同时,村庄以美丽乡村标杆点建设为契机,依托茶叶、高山、云雾这些自然核心资源,以“杭州城郊最富特色的云端雾里茶乡风情主题景区”的定位,重新对安顶山景区进行了规划建设,建设了天空之镜、星空露营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和文旅配套设施,并与杭州康泰国际旅行社签约,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村企合作运营景区。不仅村容村貌有了质的提升,茶旅融合更是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后茶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是党委引领,凝聚多方力量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安顶村村党委下设农业、茶叶、柴房和老年四个支部,共有党员79名。近年来,村党委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引导村民创收,邀请茶叶专家专题培训提升茶农技能,提升“安顶云雾茶”品牌知名度等;积极推动新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设置安顶村“安顶风情小镇·民生议事堂”;与浙江大学的党建联盟取得了产业人才驻点、产业渠道共享、产业品牌推广等实质性成果,成功打造校地合作的“浙里”模式。安顶村党委通过汇聚多方力量协商助力“茶叶+新业态”可持续发展。

三是数字赋能,助力未来乡村建设。安顶村地处高山,虽然每年有将近3万游客上山,但平均停留时间不到3小时,茶叶销售受限,想要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村党委转变发展思路,抓住露营热,主攻年轻人市场,改变茶叶包装形式和购买渠道,同时将美丽乡村改造投入20%用于数字化建设,开发“茶香安顶”小程序。数字改变了旅游方式、传播方式,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也改变了安顶村茶叶的种植和销售模式,极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总结与思考

径山村、安顶村的实践经验表明,立足茶的优势,以做大做强茶产业为目标,通过村企协同、茶旅融合、人才引擎、数字化建设等方式不断拉伸茶产业链条,既构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也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内容,统筹推进了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在共同富裕视域下研究以茶产业为支柱的乡村振兴,需要各地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明确产业定位。茶旅融合在过去几年一直是产业的热词,在统筹推进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时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及现实条件,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坚持创新性,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避免因盲目跟风开发、落入同质化的窠臼,不利于茶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走出先富带动后富,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关键在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也是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要义所在。解决茶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总结西湖龙井茶、余杭径山茶、安顶云雾茶等乡村发展的先进经验,以先富带动省内后富,并推广“安吉白茶帮扶”模式,实现东西部协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三是要统筹做好“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将茶文化活力、茶科技创新注入到茶产业之中,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予茶产业,不仅有利于推动现代茶园建设,同时“数据”元素也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世界茶乡看浙江[N].浙江日报,2017-11-15.

2.朱风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文化、茶产业的发展与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22年第7期.

3.李玉梅.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茶旅融合发展探索[J].福建茶叶,2022年第9期.

4.径山村:全力打造乡村新社区 探索共同富裕新模式[N].光明旅游,2021-7-27.

5.以“茶”聚乡村振兴之力,径山村走出创新共富之路[N].杭州日报,2022-5-30.

6.富阳里安镇安顶村:以茶为媒 走出乡村共富新路子[N].富阳新闻网,2022-5-10.

7.浙江乡村:@未来[N].农民日报,2022-6-14.

8.冯廷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为“十四五”规划纲要、振兴乡村支柱产业而努力[J].福建茶叶,2022年第3期.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审核:毛燕武

  作者: 韩巧燕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