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的城市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22-09-13 11:21   来源:城市怎么办

疫情的蔓延对城市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带来了深刻挑战,“逃离大城市”一度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但是,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强调,人类的未来主题无疑仍是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必须成为未来的核心,城市地区需要为动态和不可预测的未来做好准备。 

疫情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1.韧性城市成为建设目标

“韧性城市”强调城市面对外界冲击或扰动时,具备的抵御与吸收、响应与适应、快速恢复的能力,保证城市主要功能不受明显影响。“韧性城市”作为防灾领域的核心理念,在新冠疫情这一重大“黑天鹅”事件中引发了城市对自身战略储备和应急治理的反思。我国在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等应急医疗设施的建立对战胜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反映出城市应急设施预控不足、重大疫情下被动实施等问题;以及疫情期间民众对安全“社交需求”难以实现的问题,也说明了当前城市战略规划缺少“弹性”与“韧性”。

2. 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空间集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集聚效应是巨大的,但是导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爆发的概率和传播速度也明显增大。城市发展中存在追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这就是典型的“中心—外围”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是刚性的不是柔性的。高密度的人口聚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大范围的人口流动,一旦遇到疫情等突发事件会促使其极快传播。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群和大城市要突破“中心—外围”的空间形态,形成网络化和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3. 智慧城市管理深入人心

在突发疫情或灾害时,若缺乏有效快捷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公布系统,极易造成公众恐慌,从而引发连锁反应,比如物资供应压力、公众心理问题等,并可能在恐慌情绪下加剧人群的“出逃”,造成更大范围疫情的扩散和影响。此次疫情初期应对措施的延迟暴露出各职能部门存在“信息孤岛”,全社会存在信息共享滞后问题。

4. 社区营造亟待完善优化

疫情发生以来,居家隔离的民众对于“安全需求”的认同已经被无限放大,它不仅限制了人在动物性上对于生存空间、活动领域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向上禁绝了马斯洛所说的个体“社交需求”的实现。在疫情期间,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环境是居家隔离民众几乎唯一可适当释放天性、缓解焦虑、接近自然的所在。但由于病毒的传播途径,民众对户外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其次,现有的社区封闭式管理还暴露出现有的生活圈,其设施(超市、菜场、药店等)难以支持居民的自我隔离。

面对疫情暴露的短板,

城市战略应主动求“变”

1.空间治理模式转型

后疫情时期,把“安全”“韧性”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原则。将防灾防疫理念融入“城市群—城市—社区—建筑”多尺度空间规划和设计,构建多尺度联动的防疫体系。城市群发展从单核心向多中心转变,突破“中心—外围”的空间形态,形成网络化和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在城市空间内部进行规划“留白”,重视实地留白和规划留白两方面的韧性保障,对存量用地有机更新和开发再利用。建设生态廊道,作为物理隔离空间和应急救援疏散通道,改善适宜步行的空间。明确大型公共设施功能兼容性,准备好体育场地、文化展览、闲置厂房等功能改造应急预备方案。

以TOD、EOD等“XOD”为导向,在地铁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有限安排住宅用地,在城市核心区和就业岗位集聚地区规划布局混合型居住空间,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减少远距离通勤。营造健康宜人的绿色公共场所。增加“口袋公园”,通过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或置入生态绿化空间等方式改善环境质量。

2. 城市交通组织模式转型

后疫情时期,交通组织模式要向共享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变,公共交通应对重大风险事件的防控机制要不断完善。交通共享化促使限制交通资源效用最大化,交通智能化是将无人驾驶模式在物流、客运、外卖等领域深入推广

3. 社区营造模式转型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生活圈是防灾防疫圈。疫情中许多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暴露出现有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其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难以支持居民的自我隔离。同时,联合国人居署《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提出将“15分钟城市”作为营造可步行、多功能和紧凑型社区的出行模式。因此,后疫情时期应进一步健全超市、菜场、要点等基础保障类生活圈的服务设施配套,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构建通过“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功能组合和系统构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其次,后疫情实施期社区内部公共环境利用与营造也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安全庇护与社交需求。

4. 治理手段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城市管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后疫情时期,要突破传统线下治理手段,形成线上和线下互动的新型治理模式。不断丰富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孪生城市等数字治理场景,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多元主体参与,打通信息沟通、反馈渠道,开放应用生态,为公众介入城市治理提供途径。突出集成,以“一网统管”为目标,加快推动各类数据集成整合,切实做到信息共享,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治理协同,真正发挥大数据效能。重点推进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和政务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以促进公共服务公平互惠。

5. 产业升级转型

第一,加快企业从局部领域的数字化应用走向全面数字化升级。加快对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运用线上办公、远程协作等新经营方式,一方面加快大数据分析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以适应疫情常态化下,办公“去出行化”需求。第二,加快产业业态的数字化融合。疫情期间,催生了一批新产品、新服务。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3全球将有50%的GDP产出依赖于数字驱动。经济多样化是城市经济韧性和生产性城市未来的重要支柱,城市应将循环经济视为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新前沿。为此,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提升数字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链,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国际案例

美国纽约——城市“弹性空间”

纽约是城市设计与建造的经典案例,基于安全健康需求的城市发展动因始终贯穿着城市的历史演进。纽约中央公园在疫情期间,作为纽约城市中最重要的“弹性空间”之一,提供了宝贵的应急空间。在中央公园开阔的草坪中,人们建起了临时医疗建筑群,成为紧急医疗场所。纽约的街道空间亦成为纽约在疫情重创之下慢慢恢复的“民生空间”。通过“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在协助减缓疫情带给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破坏,助力恢复经济增长、恢复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特殊时期的特殊作用。

英国伦敦——交通系统更新

伦敦重塑以人为本的城市目标,通过鼓励低碳与可持续的恢复模式,旨在以不同的方式战胜这场全球大流行病。对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而言,希望鼓励步行和骑行,以确保社交隔离措施的实施,并降低公共交通系统的负荷。该计划包括主干道仅供公共汽车、行人与自行车通行;封闭管制伦敦桥和肖迪奇、尤斯顿和滑铁卢、老街、霍本之间的道路。在第二阶段中,最主要的无车举措将是与各区合作封锁管制次级道路。

新加坡——基础设施社区化

早在疫情之前,新加坡就已经在研究如何将中央商务区转变为有更多居民的、充满活力的多功能社区。同时,新加坡也一直在建设一个多中心的“城市”,通过区域中心让工作距离居住区更近。同时,后疫情时期,新加坡将继续投资包括5G技术在内的数字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机构建屋发展局,精心设计公共住房城镇,让居民们在短距离出行的情况下就可拥有可达性和便利性非常高的公共服务和娱乐运动设施。在未来社区中,新加坡还将争取机会为那些居住环境不适宜办公的人提供更多的联合办公空间。

日本东京——城市数字化 

为解决在疫情中暴露出的数字化政策短板和不足,日本内阁明确将数字化转型提升为重要国策,成立数字厅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司令塔”。东京都政府率先制定了名为“未来东京”的战略构想,以“场景驱动+项目”的模式推进战略规划实施。通过数字化服务来提高东京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安全、多元、智慧三大城市建设目标,并提出了“互联东京”、“城市数字化”和“都厅数字化”三大任务,每个重点任务下设典型应用场景。

结语

城市,因人而兴。新冠疫情对城市来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是危机也是契机。城市发展在战略上要“以不变应万变”,对于长期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始终坚守;在战术上应“以变应变”,及时转变策略增强自身韧性与应急能力。坚持“平疫结合、平战结合”理念,构建韧性城市,城市发展要培育更强大的城市功能,保障城市的高弹性和可调试性,才能满足后疫情时期人们生活及工作模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海猛.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变”与“不变”[J].中国发展观察,2020(Z7):123-125.

[2]王国平. 以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破解政府负债难题[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3-16(011).

[3]吴红艳.后疫情时代加快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10):30-34.

[4]阳建强,朱雨溪,刘芳奇,等.面向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更新[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05):25-30.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审核:马智慧

  作者:戚佳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