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与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王国平理事长应邀为杭州市建委“新形势 城乡建设发展高级研修班(二期)”作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2-08-19 10:18   来源:城市怎么办

image.png

2022年8月18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应邀为杭州市建委“新形势城乡建设发展高级研修班(二期)”作《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与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的专题讲座。杭州市建委党组副书记丁美君主持讲座,杭州市建委和直属单位70余名领导干部听取讲座。

当前,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城市基础设施是共同富裕的“先行官”,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与未来社区规划建设,将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城市”中发挥重要而独特作用。

王国平指出,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就是在传统城市社区范畴的基础上增加“未来社区”“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新空间、新载体、新功能的基本单元,引导“政府”“居民”“物业公司/运营公司”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经营、更新全过程,以全生命周期的资金平衡测算为评价指标,打造“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新型社区共同体。

王国平认为,当前,几乎所有中国城市政府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负债过高的问题。政府负债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类、社会类、生态类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额债务。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应该是也必须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应该也必须具备土地的溢出效应,即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特性。在不增加政府负债的前提下,通过“级差地租”理论,既有可能彻底解决政府投资强度不足的问题,又有可能彻底解决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模式不足的问题,进而实现项目资金平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换言之,要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最大化,进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少负债、甚至不负债的不二法门,必然是、也只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

王国平强调,将未来社区打造成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关键是要创新未来社区的投融资模式与建设运营模式,系统性地解决好“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四大难题。首先,要用足用好未来社区相关支持政策,特别是要坚持“一调两宽两严”原则。其次,要加快打造“政产学研资用”六位一体新型合作平台,重点破解未来社区领域信息不对称与商业模式不充分的问题。

报告引起在场学员的热烈反响。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提问。王国平就如何准确把握杭州发展的定位及特色、未来社区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等问题作详尽解答。

image.png

关于如何准确把握杭州发展的定位及特色问题,王国平指出,城市定位是城市特色最集中、最浓缩的概括,是城市特色的总纲和统帅,涵盖了城市空间、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布局。杭州要牢牢把握“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的城市定位。一是统筹好空间、规模和产业三大结构,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产业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加快推进以智慧经济为载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基础设施最先进、技术水平最高、城市数据最开放、信息服务创新能力最强、智慧城市应用最普及、智慧产业最集聚的城市,形成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杭州模式。三是传承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把传统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杭州的发展注入文化内涵、文化动力,增强精神凝聚力,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关于未来社区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问题,王国平指出,一要高度重视未来社区建设风貌同质化问题,把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商业遗产、校园遗产、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保护下来、传承下去,并把城市文脉活化到新场景营造中。二要围绕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提升,分层分类推进“三化九场景”建设落地,即打造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化突出”,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服务、治理“九大场景差别化融入”的城市现代化基本功能单元。三要摒弃“拆老城建新城”的模式,确立“保老城建新城”的模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在坚持“保老城建新城”上求得新突破,进而实现保护与建设“双赢”。四要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坚持XOD模式,探索应用“XOD+PPP+EPC”复合型新模式,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一体化开发利用为理念,基于“级差地租”理论,提高城市土地资产的附加值和出让效益,使基础设施作为整体最大限度地呈现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

供稿:王乾坤

审核:李飞孟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