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典型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16 10:32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9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未来社区”概念;同年3月,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标志着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浙江省未来社区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139”为顶层设计,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营造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低碳、未来服务和未来管理9大场景。其中,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概念可以看作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微观体现,亦是终身学习理念践行的重要途径。针对托育难、入幼难、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覆盖人群少等教育痛点问题,浙江省提出了未来社区教育十大场景,积极探索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营造方式,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社区样本。

营造未来教育场景的现实背景

01 社区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贯彻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是,我国社区建设经历了单位大院、居住区、居住小区、街区制等不同形式,其教育短板依然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1)社区中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稀缺;(2)社区建设缺少教育设施规划;(3)社区教育场景缺少运营思维。针对既往的社区功能难以满足新时代居民对优质教育、品质生活追求的难题,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营造则是教育下沉社区的一次重要探索。

02教育为实现“两个先行”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浙江省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为此,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策略,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也是这一系列组合拳中的“一招”。正所谓“创新驱动靠人才,留住人才看教育”,未来社区通过未来教育、未来创业、未来建筑等场景协同营造,实现“职住平衡、学住平衡”,集聚留住人才人口,为浙江省“两个先行”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03 社区是推动共同富裕从宏观设计到微观落地的重要载体

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它既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细胞”,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缩影”。《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全省域推进城镇未来社区、乡村新社区建设”。同时,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强调要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这亦对未来社区的“教育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构建的基本理念

01 系统设计与实践创生相统一

未来社区学习场景的构建是理念、政策与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是顶层设计创新落地的过程。在理念上,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本质,把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类型在社区的存在形态和发展特点;在政策上,探索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社区的发展路径,为未来社区学习场景构建创设有利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保障条件;在实践上,探索社区范畴内托育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青少年学习机构、成人文化活动和文娱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激活设计理念、打通物质资源、推出服务产品,形成城乡一体、社区间联纵、社区内创生的学习共同体。

02 关键特征与核心要素相呼应

从时空的布局上来看,社区教育场景营造要拓宽各类资源的联系和整合渠道,让绿色、生态、智慧等元素在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得到体现;在理念的落实上,要充分尊重社区各类人群的发展需求与时代特征;在学习场景运营过程中,可以寻求高频率、模块化的学习场景组合元素,探索形成可供多方选择的建设模板和社区营造范式,最终形成兼具普适性与规范性、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品牌。

03 公益性与市场化相融通

未来社区学习场景的服务对象多样、办学形式多元。未来社区学习场景设置要统筹利用社区内外各类资源,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等主体创新工作方式,把社会资源转化为学习资源,把组织和个人的资源转化为社区公共学习资源,引领可预期和可期待的未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教育市场化是对多元学习需求的有效回应。鼓励社会资本、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学习场景的设置与运行,消除公益、半公益和市场之间的藩篱,构建互惠互利、并存发展的格局。

04 先进理念与前沿技术相融合

先进理念倡导“活到老学到老”“人人为师、教学相长”,强调全生命周期的学习过程。前沿技术则强调数字化赋能于人的学习方式,从不同维度重构社区学习基本理念,以不同的方式重塑社区知识场域,进而提高学习的“韧性”。因此,先进理念与前沿技术相融合是未来社区教育的大势所趋,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营造也应进一步处理好科技主义和人文精神、变革与传承间的关系,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打下基础。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典型实践

01 杭州天元公园社区

以EOD理念为导向的教育综合体

天元公园社区是立足于教育综合体理念和公园社区目标,以天元公学为中心,以15分钟教育生活圈为覆盖范围的教育导向型公园社区。(1)以EOD(Educational facilities Oriented Development以学校等教育设施为导向)理念为向导,解决社区教育场景资金平衡问题。遵循“以人为本”“多规合一”“绿色发展”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带动整个周边区块土地增值。以学校为中心对周边地块进行提容开发,强化集约节约、两升两降(降低生均用地面积、提升生均建筑面积,降低生均建设资金、提升建设单价标准),实施教育用地与周边地块的高水平整体谋划、高起点优化规划、高品质综合运行;利用“一调两宽两严”(调整学校及周边土地规划,将学校周边区块用地和学校进行一体化开发和利用;放宽容积率、放宽建筑高度;严保绿化率、严控建筑密度。),将土地的增值反哺学校的建设。(2)打造教育综合体,实现“教育倍增计划”和3-83岁终身教育。以基础教学、社会培训功能为主,兼具文创、商务、旅游、会展、人居等多种功能,除了十五年国民序列教育,学校还有效整合利用棋、琴、书、画、外文(戏剧)、数学(编程)+足球、游泳教学培训资源,拥有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国际学校等教育业态,兼容天元世界教育博物馆、天元教育图书馆、天元超常儿童教育研究院等社会功能,能够实现“从3岁到83岁”终身教育需求,满足周边市民运动、教育、培训、交流需要。(3)遵循“基础设施社区化”理念,打破校内外“围墙”。打通学校与城市,校城融合、校社互通,实现设施共享、资源互用。以学校为中心打造“15分钟教育生活圈”,实现全龄人群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

02 杭州南滕未来社区

全民全龄全时教育有所授的智慧地

南滕未来社区根据投建管运一体化模式,关注“一老一小”等居民焦点需求,超前布局交通、邻里、教育、创业等未来社区的主要场景,打造智慧轨道型未来社区。通过多重资源合理布局,互联互动, 高效利用,共同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社区。面向全社区0-3岁适龄儿童,通过引入持证上岗的专业托育员,开设不同分类的日托班,满足不同家庭的托育需求;配建3所15班幼儿园和1所48班小学,实现幼小扩容提质;在邻里中心三层幸福学堂、文化艺术中心、幸福学堂地块中引入四点半课堂、美术类培训,借助书店、美术馆等艺术氛围熏陶,强化艺术教育培训,最终实现教育兴趣、艺术、素质拓展等全覆;引入达人资源库,拟利用社区的数字化平台,整合社区内的达人,完成“达人认证”,共建社区线上共享知识库,推进“全民全龄全时”学习。

03 台州椒江心海城未来社区

强调“三化九场景”营造的省级试点

心海社区属于改造更新型未来社区。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心海社区以“心海和合树”为特色构架,以和合文化为土壤,以和合连廊为枝干,以生活服务、健身康养、共享学习等活力空间为滋养,通过邻里文化、空间景观、社区治理三大方面措施构筑全国和合文化社区样板。在社区内布置和合书院、创客学院等教育场所以及移动学习交流平台,链接镇海中学、市青少年宫、市老年大学、台州学院、浙江大学等高品质教育资源,形成战略合作与指导关系,打造社区享学大课堂。心海社区积极引入优质资源,以“名校+新校,强校开分校”的形式增强教育资源辐射,推动心海城未来社区教育格局、板块教育配套升级,营造优质的教育氛围。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营造路径探索

01 无边界共育:

全面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学习的无边界性,要求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营造秉持“无边界共育”理念,全面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新格局。无边界共育是指让学生的“学”从校内向社区延伸至“e”空间建设(“e”指全球移动学校),打破时间、空间、学科、人际的边界,突破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这表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在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构建中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在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构建中,要具备“家庭主体、社区主导、政府支持、学校参与”的大教育观,打破校社壁垒,着力构建文化空间共享、物理空间共建、虚拟空间共融的“家校政社”融通新生态,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名师名课在身边、家庭教育大讲堂、乐玩项目百花齐放的学习样态,实现“学校在社区中,社区在学校中”的未来教育新形态。

02 整个建筑都是教材:

全方位布局社区学习空间

学习的多样性,要求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营造秉持“整个建筑都是教材”的建设理念,全方位布局社区学习空间,提高学习空间的灵活性和人性化,以实现“一出家门就进‘校门’”。首先,打造社区教育综合体,采取较高密度和多样化的开发模式,通过空间、功能、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混合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以满足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其次,营造兼容性社区教育场景,除空间之外,将设备管线、构造节点等内容对居民开放,成为科普内容的拓展,充分利用建筑的方方面面,提升投资回报率。最后,构建“15分钟教育生活圈”,与社区周边学校或社会机构形成合力,实现校园与社区教育资源错时共享,实现教育资源效能最大化。

03 数字+智慧:全时段创设学习环境

学习的非正式性,要求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运营秉持“数字+智慧”的发展理念,全时段创设学习环境,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未来学习不再只是“正式”的单向度教学,而是“非正式”课堂下学习者与同侪互动以及“随时性”的知识获取。第一,打造“5G+VR”智慧学习模式。建设智慧体验室、社区数字图书馆等,营造在线学习、虚拟现实为载体的社区学习场景。第二,构建社区数字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实现找资讯、找事项、找场所、找课程等便民服务综合集成。第三,建立“家校社政”融通的评价平台,助力“双减”。采用“人评+AI评”的混合评价体系,为学生勾勒精准的立体的数字“私人定制”画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成长型“终身学习”评价。

参考文献:

[1]杜颖,徐泱清,楼倩倩.终身学习背景下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营造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22):63-66.

[2] 刘晶晶,施楚凡.未来社区在浙江的实践与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9(11):72-74.

[3] 饶冠俊.公众参与、数字赋能:构建高质量的未来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新生态[J].成人教育,2022,42(03):26-31.

[4] 王国平.关于公园社区、未来社区的思考——以天元公园社区为例[J].城市开发,2020(19):56-57.

[5] 徐敏娟.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的社区教育研究与展望[J].中国成人教育,2021(12):69-73.

[6] 杨淑珺,吴思孝. 未来社区学习场景构建的基本理念[D].浙江日报, 2020.09.14(8).

审核:马智慧

  作者:戚佳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