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地方经济?
  发布时间:2022-07-22 11:33   来源:城市怎么办

职业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地方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一环,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解决地方人才供需矛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充分,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很普遍,重学历学位、轻实际能力的现象比较严重,技术技能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崇尚劳动创造、崇尚技术技能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同时,众多职业院校对自身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上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升本”上,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不能进行高质量的校地合作,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决定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产业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区域经济发展中第一、二、三产业的门类,以及每种产业门类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占的比重决定专业的结构。同时,专业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技术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经济建设中所运用的不同层次生产操作技术的比重及构成状况。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技术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层次应该怎样安排,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各应占多大比例。第三,劳动力结构决定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各行业建设中的劳动力结构决定职业教育要发展多大规模,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结构。劳动力结构包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要求。

(二)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经济通常被看作体现职业教育功能的主要领域,经济发展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发展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美国人口普查局调查表明,在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提高技术人员平均教育水平10%,能提高劳动生产率5-8%。“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知识和技术的人力资本。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企业技术工人的蓄水池”、“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教互融的程度不够深入。当前,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模式、专业设置上都滞后于产业体系的转型,不能匹配产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2021年4月,由《教育家》杂志联合相关教科院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以提供实习岗位为主的初级阶段,而在调查的六万余名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对现代学徒制还比较陌生。可见,现阶段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向区域产业升级的适应性还不足,加之企业因害怕承担风险,有意规避对职业院校的投资,致使学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吻合度不够,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乏力。

二是专业差异化发展程度不够高,难以对接区域特色产业。当前,一些职业院校没有认真研判区域产业特点,在专业建设上未彰显出区域性特色,而是随意且盲目地转向以“高新尖”为主的产业,跟风所谓的热门专业,其结果是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三是专业聚集程度不够高,难以保障新兴产业的供应数量。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有较为复杂的产业链,新兴产业不断衍生发展,产业结构亟须转型升级,产业聚集效应愈加明显,该区域内职业教育所服务的产业行业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离散型的专业设置难以实现专业和产业“一对一”对接,特别是针对较大区域的产业链。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根据产业布局整合专业群,培养一批具有跨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专业群和产业群对接方式。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世界劳工组织、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广泛接受并视为当前和未来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模式,并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原因之一。“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即他们分别在学校和培训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两个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

德国对于职业教育的共识:职业学校是国家的,国家为企业服务,企业给国家提供税收。德国工商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掌握着“双元制”教育的主导权;企业把职业人才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根据岗位需求指定员工招聘培训计划,与学徒签订合同;职业学校是跨地区的、具有辐射功能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机构,是区域职业能力开发中心。在此共识之下,德国职业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德国企业的主体作用。“双元制”提供超过347种职业工种的技能资格培训,白领行业学徒制培训量达到整个德国学徒实训岗位的三分之二。学徒生从企业每年获得人均18000欧元的收益,当然大企业的支出也会更多;而学徒生每年能够为企业创造大约12000欧元的价值,显然企业是净投入的。但企业培养的一部分学徒将成为技能娴熟的工人,自然能够转换为生产力要素,他们将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二是德国工商会的关键地位。德国工商会是历史的产物,是具有公法权利的组织,既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企业。从中世纪开始,雷根斯堡的企业就成立了类似组织,之后逐渐形成了工商会。工商会有联邦、州、地区三个层级,但彼此无上下级关系。德国工商总会(DIHK)下辖82个工商会,办公地点设在柏林,方便企业与政府的沟通。例如,纽伦堡地区工商会(IHK)负责人盖尔特先生曾在德国MAN公司担任11年的培训中心主任,退休后仍担任5个职业考试委员会的考官。德国每家企业都须成为德国工商会的成员,在纽伦堡成立的公司自动成为纽伦堡商会的成员。

三是通过立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德国教育委员会在1964年提出“双元制”理念,把企业或实训工场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体系并列;1969年颁布职业教育基本法《联邦职业教育法》;1972年颁布《企业基本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1981年颁布配套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各州议会同步颁布《职业学校法》,两法于2005年合并修订后,新版颁布实施。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各州享有文化主权,各类学校的教育立法权在州级政府(如州学校法)。特例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立法权在联邦一级,其中“教育企业”这一元遵循《联邦职业教育法》,由联邦教育部管理,“职业学校”这一元遵循《州学校法》,由州教育部管理。

四、专业接轨产业,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应遵循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的理念和路径,致力于构建“专业系统” 围绕“产业系统”转、专业对接产业的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力图实现“三对接”,即“专业结构对接地方产业结构”“专业设置对接企业岗位需求”“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以市场、企业、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专业、课程的实施为动力,将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联结,实现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最终通过“三对接”打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桎梏,助推职业教育更适切地服务区域产业变革、企业效益提升及市场人才需求。

二是构建“双覆盖双倾斜双加强”的区域专业布局。“双覆盖”要求城市职业教育专业覆盖“三产”重点产业,以此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区域产业辐射优势。高等职业教育覆盖“主要行业”,具有职业性和高等性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直接对口前沿行业,加快前沿行业的发展速度。“双倾斜”要求县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倾斜“三农”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区域特色优势资源,通过特色专业支撑区域内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区域优势,开发、调整并创新农村产业结构。中等职业教育倾斜“区域支柱产业”,通过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人才存量与人力资源的保障,力求中职毕业生在人才类型、数量、结构上适应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双加强”要求示范职业院校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一般职业院校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

三要施行“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各职业院校应紧密围绕当地政府公布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地方经济产业规划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功能。

总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度耦合,专业是职业教育的内部核心要素,而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系统”围绕“产业系统”转,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全. 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5).

[2]肖坤, 黄崴. 职业教育的顺德模式研究[J]. 高教探索, 2016(2).

[3]王超宇, 张冰. 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22(06).

[4]陈利军. 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与本土化实践[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6).

审核:蔡峻

  作者:商文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