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书》推介:西湖一勺水——杭州西湖水井地图考略
  发布时间:2022-07-12 10:07   来源:城市怎么办

杭州水井如同珍珠一样,撒遍了西湖与杭城的角角落落,它们是历史文脉中最富活力的元素,也是民俗画卷里最为灵动的图景。

image.png

《西湖一勺水——杭州西湖水井地图考略》一书中从水井的结构与形制、属性与功能、文化承载、保护工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散布于弄口巷尾、街边山脚的杭州水井,共有450余口,一井一图,图文并茂,犹如在书中建了一座杭州水井博物馆。同时,在众多杭州水井中,根据其特点及背后故事进一步总结,列出一单“杭州水井之最”,也大大增强了这书可读性、趣味性。

西湖和杭州水井的历史渊源

无论是生命的存活和繁衍,还是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最初都离不开水。自古以来,人们在江边河畔择地而居,代代繁衍。而在不能傍水而居或者水浊难饮的情况下,挖井汲水,聚居一地,交换物品,形成集市,“市井”一词由此而来。杭州作为七朝古都之一,具有1400多年城建历史,无数代人在这里居住,对于杭州的原住民来说,水井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杭州城区由海湾演变而成,东北部临近江海交汇处,武林门外和朝晖地区,古代为泛洋湖,与海相通,咸潮倒灌江河,浸润陆地,致使水味苦咸,难以饮用。因此,凿井取水便成为杭城百姓日常生活之大事,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

隋代在杭州建州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饮水问题日益突显。唐建中至兴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调集工匠在钱塘门至涌金门一带(今湖滨一带)开凿6口水井(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和小方井),以管道引西湖水入井。工程完工后,市民可就近汲水饮用,从而“民足于水,井邑日富”。

浣纱路相国井

后唐天成二年(927),为了整治淤塞严重的西湖,吴王钱镠组建了上千人的“撩湖兵”,专司疏浚西湖之职;同时在李泌开凿六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下输水系统,在城内广凿水井,仅在百井坊巷一带就凿井近百口,巷因此取名“百井坊巷”。这些水井后来有一些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井”,例如位于大井巷的“钱塘第一井”,位于延安路西侧的 “钱王井”等。

南宋在杭州建都后,人口增至100万左右,满足市民用水需要的任务更加繁重。史料记载宋代规模较大、成效显著的西湖疏浚工程共有11次,其中北末3次,其余8次是在南宋。和前任官员一样,南宋的许多杭州知府在建设城市给水系统上均有积极作为。

历经朝代更替,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井遍布杭城。井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只能依傍江河而居的生存状态,大大扩展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井是人类变革一种旧的生存状态的条件,也是人类寻求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的产物。也许,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城市的发展正是从井边起步的。

杭州水井保护的思考

保护杭州的古井,就是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个性和文化特质。因此,水井保护工作的意义已超越了其本身,这在我国大规模“改造旧城”以致“千城一面”的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城市“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现实在告诉我们,要真正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就应该从保护记载着它生长年龄的一块城砖、一条老街、一棵古树和一口水井做起。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世界文化遗产“只有具有完整性和原真性的体征,且有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确保遗产得到保护,遗产才能被视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杭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秀丽的湖光山色是其特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城市建筑和民俗生态则是其特有的人文景观资源。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不应只是显现于文字图片里,还应该是可以让人们触摸体味的具象实体。因此,如何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具有“完整性和原真性”,得到全面的保护和管理,是后申遗时代的杭州面临的重要课题。

供稿:蓝佐坤

审核:施 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