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回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征集之路
  发布时间:2022-06-13 10:04   来源: 城市怎么办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反映了文物见证时代风华、文物展现时代风采、文物滋养时代生活、文物助力时代发展的丰富内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了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平台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作为杭州城研中心城市学研究七大平台之一,深入践行“让城市因历史而美丽”理念,高度重视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与活化的平台。保护和利用城市文化遗产,是在发扬一座城市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涵。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是此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之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有历史文化传统,成为这一城市的特色与记忆。

回望历年征集主题

自2014年起,围绕“城市文化遗产问题”开展“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和“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活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破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活态利用问题的专著、研究报告、论文,以及金点子。2014年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2015年聚焦古城镇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2016年聚焦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2017年聚焦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2018年聚焦改革开放40年: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2019年、2020年聚焦遗产活化与城市发展,2021年聚焦历史名城与国家文化公园。

回顾历年金奖代表作品

01、2014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发现西湖——论西湖的世界遗产价值》(陈文锦),提出“西湖需要一个系统的、理性的有说服力的诠释”,申遗才有希望。西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儒家文化在山水美学领域中的经典性代表和有型的文化载体;通过杭州城市在唐代和庶族地主阶级的崛起两方面的介绍,特别是白居易、苏轼两人在对西湖的文化个性背景中所做的贡献,阐述了西湖文化的形成。同时指出西湖文化具有和谐美和人文之美的特征,提出“西湖无愧于中国文化审美体系中的一个坐标”,具体介绍它在国内外的影响,它是“中国园林建设的重要母体”,是“孕育优秀文化作品的温床”。

02、2015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运河文化名城塘栖》(顾志兴),以塘栖镇区为主要范围,深入而全面的介绍了塘栖历来的传说、城镇年代、乾隆行宫和园墅别业、市庙道观、文人雅集、诗社和藏书、刻书和卓氏冤案以及文化名流与科举。研究重点关注塘栖的建筑,这些建筑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其中的园林别墅中的文人活动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03、2016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南宋皇城遗址研究》(陈易,韩冰焱),从地理的变迁、历史的沿革、社会经济的制约、工程的便利性、礼制和美学的追求、建筑史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综合探讨了上述因素与考古信息的相互印证。通过对南宋皇城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的比对,结合对遗址现场山形水势的分析,提出南宋皇城的总体布局推测,从地形、水系、边界、范围、轴线、分区、建筑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

04、2017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良渚的国家形态》(赵辉),通过大量考古发现显示,论证了良渚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可以讨论其形态的成熟条件。各项发现皆明确指向了良渚古城内存在一个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也即良渚的国家性质;经过人为精心规划设计的良渚古城,在建设过程中完成了宗教信仰的神格化,用以凝聚和管理良渚社会;整个良渚社会确实存在一个以良渚古城为中心的“中央”联系各“地方”中心的网络结构。

05、2018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的成果,是在该项目研究报告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成。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专题篇,包括总报告“十一五”以来大遗址保护总体评估与对策建议、分报告一大遗址保护理论探源与框架构建、分报告二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实践跟踪研究、分报告三大遗址管理体制与机制综合分析、分报告四大遗址保护项目的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分报告五大遗址保护与文化建设关系研究;下册为案例篇,包括分报告六大遗址保护典型案例解析与评价及西安片区、荆州片区、长城、丝绸之路新疆段、隋唐洛阳城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良渚遗址、牛河梁遗址和燕下都遗址等九个大遗址保护典型案例报告。

06、2019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与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汇总,是面向考古业内的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工作报告。对良渚古城城墙、城内贵族墓地、城内宫殿区、城外遗址、城郊祭坛、外围水利工程等考古发掘工作以及良渚文化中神权与王权的体现、冶玉技术、古城的营建工艺、古城的兴衰与环境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

07、2020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唐宋建筑转型与法式化:五代宋金时期晋中地区木构建筑研究》(周淼),以五代宋金时期晋中地区木构建筑为研究案例,通过木构建筑技术史研究,解答自五代至金代后期晋中地区木构建筑形制与技术的历时性变化的问题,从而揭示唐宋时期建筑转型与《营造法式》做法在华北地区传播、融合的一些片段。探索适合于晋中地区早期木构建筑保存特点的年代学分析方法,拓展了木构建筑形制类型分析方法;讨论研究时段内建筑形制的地区差异,发现地区间的技术传播是引起地方建筑形制和技术改变的重要原因;建构“法式化”这种理论假设,以此概括《营造法式》做法在华北地区普及并与地方原有做法融合的过程;拓展基于木构件表面材质肌理分析的建筑考古学研究方法,还原解木制材方式,解答棋、枋构件用材不规整及斜面梁袱等问题,将木构建筑技术史研究推进到造作加工层面。

08、2021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作品

《当代扬州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研究——兼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扬州模式”》(王芙蓉),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模式”的个案研究,对该模式的成就与不足予以客观评价,分析得失背后的原因,并对该模式有关的概念、内涵进一步界定,提示该模式的个性特征,以此全面阐述该模式的实现途径、动力和保障机制,藉以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扬州模式”的示范性、纲领性和可仿效性,并在更高和更宽广的视野下提出该模式在未来需要提升的诸多方面。  

第十二届“两奖”来了!

2022年,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平台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开展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围绕“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主题,面向国内外关注城市文遗创新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征集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围绕“城市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利用”主题,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演绎方式,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服务于重要窗口建设,服务于旅游发展。基于此,广泛征集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安全、遗产联动等相关的对策建议、设计方案与成功案例。

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活动期待您的“发声”!

审核:施剑

  作者: 陈正怡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