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地理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协同治理
  发布时间:2022-06-01 10:05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导语

5月20日,通过东道国协定和谅解备忘录签署,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设在中国,驻浙江德清,系联合国秘书处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直属机构。

地理信息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早在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丰富和开发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产业链纵向上下游不断拓展,横向要素配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平台搭建、应用服务创新等不断参与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数字文明时代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以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参与推动实现整体智治的新路子。

一、地理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协同治理:

整体智治的新要求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浙江扎实推动数字化改革,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从传统“线下”服务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化政务服务,从多部门“串联管理”到整体政府“并联治理”,正在打造整体智治的新型治理形态。地理信息产业具有时空泛在、数据渗透、服务广泛、空天一体等特征,日益成为参与推动实现整体智治的重要载体。

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逐渐向高端化演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协同联动、科学治理、系统治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包括卫星导航、芯片研发、数据平台、边界安全等各类软硬件上中下游的纵向分工协同;另一方面,与数字经济等产业一样,它包括人才、科技、金融等横向政策协同。此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数字经济界定范畴,地理信息产业超越于传统网络空间的全天候物理属性特征不仅为数字经济、数字空间和数字文明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也为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参与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治理,推动实现整体智治注入了新的动能。因此,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推动整体智治不仅包含了二维的产业自组织治理体系,还有助于构建一个三维的现代化整体智治体系。地理信息产业链立体化交叉叠加、高质量联动协同治理,既是地理信息产业链本身演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落实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整体智治的必然要求。

二、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

推动整体智治的实践逻辑

第一,以改革创新放大地理信息产业链要素能级。改革创新是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直接动力,也是地理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有助于破解我国产业发展特别是地理信息等前沿“卡脖子”技术和产业的现实瓶颈,不仅是地理信息产业链横向协同治理的根本要求,为产业链协同治理及其支撑因素的创新联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地理信息产业现代化和推动实现整体智治提供了动力基础。在浙江,以改革创新的“德清模式”为代表,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深化金融、人才、创业等配套服务政策创新,不断放大要素能级、激发市场活力,短短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了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的无中生有、有中做优。

第二,以产业发展驱动地理信息产业链纵深演化。产业发展是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的重要抓手。移动互联时代,终端移动设备被视为地理信息的物理载体,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民用化、商业化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特别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为做大做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打造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浙江省通过争取国家地理信息产业“一主十副”园区布局、建设省级地理信息产业园、打造地理信息特色小镇等举措,地理信息全产业链日益完善。其中,仅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就已集聚地理测绘、卫星遥感、航空航天、软件服务等企业、科研机构400余家,形成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应用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浙江坚持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等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第三,以协同治理构筑整体智治多维网络。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是推动实现整体智治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发展正在突破市场需求和政策引领等传统线性模式,逐渐进入到一种模块化、网络化的创新分工模式。这种产业分工格局实际上是一种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型。将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链协同治理嵌入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构建上,能够超越传统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二维网络模型,形成空天、空地等相结合的全方位三维立体网络模型。这种网络框架可以更加便捷地搭建具有空间数据和公共数据的多维矢量空间模型,为空间治理、便民服务、安全管理、无人驾驶等应用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立体支撑,从而筑实整体智治的多维网络基础。

三、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

与整体智治更好融合

第一,强化技术应用,推动地理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未来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构建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与整体智治更好融合的技术体系基础。坚持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两轮驱动”,推动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与城市治理良性互动。一是推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遥感测绘等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可穿戴设备、3D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二是结合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推动构建面向人、机、物三元世界应用需求的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和整体性综合解决方案。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入落实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未来社区等战略部署,结合产业和技术优势,将地理信息上下游创新技术和产品服务整合应用于智慧城市等建设载体,推动地理信息技术体系深度参与整体智治。

第二,提升创新驱动,探索形成面向应用的研发、服务和商业模式,构建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与整体智治更好融合的模式体系基础。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以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基础,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链技术研发模式、应用服务模式和商业转化模式的整体协同创新。一是紧密对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技术应用,立足于事关国家地理信息产业长远发展特别是“卡脖子”的地理信息关键技术研发,补齐地理信息技术研发的机制短板,探索技术研发模式的突破性创新。二是重视要素市场参与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链创新发展的作用,大力提升涉及地理信息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人才培育、创业政策等市场化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激发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主体科技转化活力与创新创业动力。三是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全产业链成果转化,积极推动面向应用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链“自我造血”能力,形成技术与商业的良性互动,以模式体系创新促进地理信息全产业链深度融入整体智治。

第三,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地理信息产业链治理与整体智治战略协同,构建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与整体智治更好融合的标准体系基础。坚持产业的系统自组织和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质,协同开展地理信息产业链协同治理与整体智治的顶层设计。一是围绕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地,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攻关、技术应用实践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研究制定出台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地理信息产业链标准体系,包括纵向的产业链上下游标准体系和横向的人才、金融、政策等标准体系。二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遥感等技术,搭建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城市诊断、预测、服务,进而推动整体智治的规范标准,积极发挥试点项目的示范效应,努力实现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三是高度重视地理信息技术和全产业链涉及到的国土、平台、设备、数据库等安全问题。通过制定完善地理信息产业链参与整体智治的相应安全标准规范,对产业链各环节各要素和整体智治各条块的主体边界进行明确,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也应当纳入决策者视野。(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大都市群产业空间分布优势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71774140)阶段性成果。)

(本文转自2022年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个别文字有调整。)

审核:方志明

  作者:朱文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