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两奖”征集评选2.0建设,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4-12 10:13   来源:城市怎么办

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指出: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2010年以来,国内首家以“城市学”冠名的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简称:杭州城研中心)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连续12年面向海内外城市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以及关心关注城市科学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组织实施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汇聚破解“城市病”的真知灼见,建设城市学研究“杭州学派”,推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缘起:

从“城市病”研究到“两奖”创设

在城市化高速推进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治理”现象,只强调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而忽视对“城市病”的研究与治理,结果造成了“发展过于超前,治病严重滞后”的局面。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先发展、后治病”、甚至“先发展、不治病”,不仅在我国城市中相继出现西方国家曾经爆发过的“城市病”,而且又出现了西方国家未曾有过的“城市病”,如不及时研究与治理,“城市病”在我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要使城市化真正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需之所在、最大的发展潜力之所在,就必须迅速地、大规模地、高水平地开展城市学研究。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以最小的成本、最低的风险、最大的成效,顺利地完成城市化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杭州城研中心每年围绕“城市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教育问题”、“城市卫生健康问题”、“城市土地与住房问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七大城市问题,既面向专家学者的专业作品开展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又面向市民网民的民间点子开展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之所以把专业作品的最高奖项命名为“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杭州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系统地对城市进行研究。之所以把民间点子的最高奖项命名为“西湖城市学金奖”,是因为杭州城研中心在全国率先提出,通过持之以恒的征集评选,集聚研究成果、集聚民间智慧、集聚专家学者、集聚社会大众,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

2010年9月,以“农民工的户籍与市民化问题”为主题的首届城市学研究优秀成果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11年来,“两奖”组委会累计征集到专业作品1.7 万余篇(部)、民间点子10万余个,共评选产生了60个钱学森城市学金奖、25个西湖城市学金奖及600个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233个西湖城市学金奖提名奖。

二、转型:

从“两奖”征集评选到新型智库建设

为科学、严谨、有序地做好“两奖”征集评选工作,努力打造城市学研究领域的“诺贝尔奖”,杭州城研中心在“两奖”创设伊始就擘画了高效的组织架构、权威的评审团队、规范的工作流程、坚实的经费保障及七个实体化操作平台,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房办事、有章办事”,确保“两奖”征集评选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关于组织架构与评审团队。由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领导、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的“两奖”组织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两奖”征集评选活动重大事项;由杭州城研中心负责人、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两奖”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承担“两奖”征集评选活动日常工作;由潘云鹤、杨卫、章新胜、单霁翔、王玉庆、钟秉林、陈育宁、钱永刚、史金波、王巍、张晓山、陈高华等“两院”院士、学部委员、高校校长、国家级学会会长等重量级领导、专家组成“两奖”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评选产生“两奖”金奖候选作品、审议征集主题和选题指南等;由国内外相关城市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两奖”专家评审组,负责评选产生“两奖”金奖提名奖候选作品,点评“两奖”参评作品等;由城市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组成“两奖”评审专家库,负责“两奖”初选、初评、通讯评审等。

关于工作流程与经费保障。“两奖”作品征集周期一般为6个月,征集方式包括作者投稿、定向征选、专家推荐三种,重点向知名专家、专业机构征集高质量作品,不断彰显“顶天立地”的特点;重点向高校学生、行业青年、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征集高质量点子,不断彰显“铺天盖地”的特点。“钱奖”评选标准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西奖”评选标准突出新颖性、实用性、规范性、传播性。“两奖”评选程序包括初选、初评、通讯评审、集中评审、复核审定等环节,由业内知名专家层层筛选、依次递进、确保质量。“两奖”奖金经费来源于杭州城研中心财政预算中的“两奖”相关专项经费及杭州城市学研究会的智库服务自筹经费。

关于实体化操作平台。对应“两奖”征集评选七大主题,杭州城研中心依托各处室成立了城市人口问题研究平台、城市交通问题研究平台、城市教育问题研究平台、城市医疗卫生问题研究平台、城市土地与住房问题研究平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平台、城市环境问题研究平台等七个实体化操作平台,作为“两奖”征集评选活动的实施主体。各平台秉承开放、融合的理念,强调协同创新、社会参与,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合作相结合,组建专业化、复合型工作团队,通过加快平台建设不断深化征集评选活动,将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向社会大众普及,将最能破解城市问题的“金点子”向职能部门推荐,搭建政产学研无缝衔接的协同创新平台。

2018年9月,杭州城研中心作为全省13家、杭州市唯一一家研究机构,正式获批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着力打造城市学领域“两高四型”的新型专业智库,即智库主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智库属性特色是“产学研型智库、创新学科型智库、综合效益型智库、平台型智库”。杭州城研中心立足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注重智库成果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智库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传播情况以及其产生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不断丰富智库产品体系,不断扩大智库品牌影响。

三、展望:

从高质量发展到高品质生活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在城市居住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打造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发展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2.0,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十个更”的期盼,都与解决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上学难”、“就业难”、“社保难”、“就医难”、“住房难”、“环境保护难”等“城市病”密切有关,都是为了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社会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2022年,为助推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彰显对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鲜明导向,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围绕数字文明和数字化改革,面向国内外城市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以及关心关注城市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开展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为各级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型城镇化2.0呼唤“两奖”征集评选2.0,“两奖”征集评选2.0助推新型城镇化2.0。因为只有大力破解“城市病”,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才能真正让生活更美好。“两奖”征集评选2.0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城市病”、加快建设美丽城镇等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为主线,进一步发挥七大平台的主导作用、专家学者的核心作用、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征集评选办法、创新作品征集模式、规范评审组织架构、深化成果转化推广,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为人民、城市发展靠人民、城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效让人民检验。”

审稿人:毛燕武

  作者:蒋捷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