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发布时间:2022-04-05 09:25   来源:城市怎么办

清明,最早是单列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西汉淮南王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因此称作“清明”。,后逐渐与寒食节融合,作为节日在唐朝形成。因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祭祖的传统节日。

一、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演变

寒食节也称为“禁烟节”、“冷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长达一个月,在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做重大的节日。

从开始是寒食当天禁火、吃冷食,逐渐发展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活动。《荆楚岁时记》记载:“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最终被推上晋国国君之位成了“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日期较为接近,同时也有几个相近的习俗,例如祭扫、插 柳、植树等。其中最重要的节俗应该就是祭扫了。到唐代时,寒食节已成为隆重的全国性节日,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谒祖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 ”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

到了宋代,清明节地位上升,寒食节渐渐开始附属于清明,逐渐被清明节所兼并。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

二、清明传统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其习俗的丰富程度也能与春节一较高下,基本可分为:祭祀、春游、饮食三大部分。

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前后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为全国性参与的仪式,参与者上至君王大臣,下至百姓,都要祭拜先人亡魂。自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 、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据宋《梦粱录》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并且宋代的寒食、清明会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数日内郊野间扫墓的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祭祀一般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因此,清明祭祀通常也被称为扫墓。祠堂祭指同一宗族的族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清明祭祀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通常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郊外完成祭祀祖先的仪式之后,也少不了进行游春。因此,清明的习俗往往会和游春相联系,插柳、踏青、秋千、放风筝等。

清明祭祀习俗往往是悲伤、肃穆的,与春游习俗的轻松、欢快气氛是相矛盾的。初唐统治者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会要》(卷二三)中记载,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诏令,“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模,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显然朝廷认为民间在扫墓之后的郊游活动,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因此下达禁令。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便描绘出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

至此,扫墓与春游习俗逐渐相结合,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至宋代,踏青游春之风更盛。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秾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传统的春游活动有:插柳、放 风筝、踏青、荡秋千、拔河等,也符合清明节气古人对于平安、新生 、新气象的期待。

清明节的节令食品

清明节的节令食品,和地方饮食习惯相通,各有不同。由于与寒食节的合二为一关系,一些地区至今仍保持清明吃冷食的习俗。

许多地方创造出各式的寒食,历经数代沿至今,成了一道道独特的清明时令小吃。清明粿便是其中一种,又名青团、菠菠粿(福州)、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四川),蒿子粑(安徽)、艾果等,是一种用艾草或者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是清明时节江南民间的一道传统点心,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清明粿之于清明,具有饮食丰富性、礼仪仪式性、家庭参与性。

每逢清明前几日,人们都纷纷走上田间、郊外采摘新鲜的野艾草,将艾草煮熟滤掉苦涩之味,而后将蒸好的糯米与之混合,用石杵敲烂后,充分揉匀,捏成薄薄的皮,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馅后,或捏成饺子形,或捏成圆形,上蒸笼蒸熟,香喷喷的清明粿便冒着蒸汽出炉了。古人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现已成为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在节日里吃几个清明粿来感受一下传统节日的气氛同时满足一下味蕾。

清明节、寒食节从2600年前延续至今,产生了多种节日习俗,并且有着较多的仪式性与趣味性。当代提起清明节,更多关注的是祭扫习俗,春游的节俗已逐渐衰落。疫情之下,希望您也能践行文明、低碳、绿色、平安的祭祀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昊.唐宋清明节诗词中的习俗叙写[J].科技视界,2017(21)

[2]万婷婷.《宋词中的寒食、清明民俗初探》,载《语文学刊》,2011( 08 ),温州大学文学院

[3]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间文化论坛,2004(05)

[4]张巧航,毛玮,傅海庆,钟少敏.清明习俗之清明粿的饮食文化研究[J].福建轻纺,2021(10):12-15

审核:施剑

  作者: 陈正怡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