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列斐伏尔|城市化过程究其实质是一种空间生产的过程
  发布时间:2022-03-22 11:57   来源:城市怎么办

城市化过程究其实质是一种空间生产的过程,这种过程以一种新的、陌生的方式将全球和地方、城市和乡村、中心和边缘连接起来。

——亨利·列斐伏尔

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1901-1991),法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是区域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以解决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的城市危机为理论旨趣和现实观照,开启了城市空间研究的范式转向,也即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空间转向”,完成了对城市空间属性的分析,揭示了城市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政治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空间的生产

列斐伏尔为后人留下了三百余篇论文、六十多部著作这样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其中最能体现其空间思想的代表著为《空间的生产》。《空间的生产》首发于1974年,集中了列斐伏尔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研究领域引用率高的著作之一,也是20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空间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奠基性文献。

列斐伏尔强调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空间对于时间的优先性”,主张将城市空间纳入社会理论的关怀视野。他认为,都市化过程究其实质是一种空间生产的过程,这种过程以一种新的、陌生的方式将全球和地方、城市和乡村、中心和边缘连接起来。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的政治学,都将在空间的生产这样一个不断变动的背景中加以解释。所以,建立一种空间哲学势在必行,而完成这一理论建构任务的首要前提是全面、科学地界定城市空间的属性。

2.城市空间的三维属性

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列斐伏尔借助于“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等概念界说了城市空间的三维属性,即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

“空间实践”是围绕空间进行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作为社会构成的具体地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空间实践与城市道路、网络、工作场所、私人生活及休闲娱乐密切相连。这种具体化的、社会生产的、经验的空间即是感知的空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准确测量与描绘的空间。这是传统空间学科关注的焦点,是空间的物质基础或物质空间。

“空间的再现”是指概念化的空间,是科学家、规划家、城市学家以及政府官员所构想的空间。它与生产关系以及由生产关系所设定的秩序相关联,是一个由话语、文本、逻各斯等要素组成的书写和言说的世界,这是一个乌托邦的空间,也即精神空间。

“再现的空间”作为区别于前两类空间又将它们内蕴于其中的空间,既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层面相关联,又与艺术和想象相关联。它是一个“统治”和“被统治的空间”,这种体现“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空间存在于身体存在和精神存在之中,存在于性别和主体性之中,存在于从局部到全球的一切个人和集体的身份之中。

3.启发与借鉴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城市发展不仅是人口、资源、技术、产业等文明要素的空间化聚集,更是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文明传承方式的整体性转换。列斐伏尔认识到,空间问题是城市问题的关键,或者说,城市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空间问题,这样的认识视角对于全面理解和有效解决我国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城市人口膨胀、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城市治理中的企业主义倾向、资本主导的城市化模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城市空间矛盾加剧和城市阶层冲突激化,并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以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理论来分析,我们发现,在上述问题的背后,都隐含着城市空间公平问题,因此,只有解决了城市空间公平问题,才能为解决其他城市社会问题找到正确出路。

【参考文献】

[1]叶超, 柴彦威, 张小林.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 经济地理, 2011.

[2]亨利·列斐伏尔. 空间的生产[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高春花. 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理论的哲学建构及其意义[J]. 理论视野, 2011(8):4.

审核:蔡峻

  作者:汪聪聪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