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小县城吸引人才回流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3-17 10:42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20年5月22日,全国首个小城镇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评价办法》正式发布。《评价办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五美”建设为核心,特色化推动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率先在全国范围内为城镇特色化、品质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探索导向和评价范本,那么美丽城镇怎么才能高品质发展?

共建美丽城镇只有硬性指标就够了吗?

当然不是!过去,我们考量城市发展更多关注 GDP、就业机会等“硬指标”,偏向于以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然而新冠疫情的发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城市发展过程中软硬指标的权重,围绕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以及城乡融合体制机制,衡量城市未来发展更应重视“软指标”的建设。所谓的“软指标”就是以“共同缔造美好人居”作为核心参考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小镇青年成为未来县城发展的重要变量。作为准城市的县城,与其和大城市硬碰硬地拼“硬指标”,不如思考如何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地,以构建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作为“软指标”,吸引小镇青年回流促进县城发展。

人才流失变人才回流,县城如何脱颖而出?

人力大战人才是关键!当人口红利越来越宝贵,年轻人的选择一定程度决定着县城未来的发展,青和力是未来县城的新核心竞争力。所谓“青和力”归根结底是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比起硬性的各项经济指标,“软性”因素反而成了吸引小镇青年决定的关键。包容便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等成为“青和力”重要组成。到底县城营造“青和力”的突破口在哪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小镇新青年的基数高达2.27亿,对比一二线城镇青年的0.68亿,小镇新青年总量远超3倍还不止,且有高达63%的小镇新青年曾在一二线城市长期生活[1]。外部回流的小镇青年相比一二线城市青年已婚比例更高,多为有孩子家庭。当下县城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已经由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到追求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精神需求。然而相比于一二线城市,因缺乏高品质育儿服务的供给,小镇青年精致育儿需求尚无法得到满足。为在人才争夺站中占据优势,县城完全以“儿童”为突破口,站位儿童视角审视县城发展,规划县城、建设县城、治理县城,积极构建“儿童友好型”县城,吸引人才回流,以“青和力”提升县城“竞争力”。

紧抓回流期,打好儿童牌

在缩小城乡差距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县城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前沿“阵地”。不过,县城儿童年龄和兴趣点的差异所对应的儿童需求、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权利保障机制、空间与环境建设容量与城市也必然有所差异。在“普惠型保障”加“特色型塑造”的总体策略之下,儿童友好县城可尝试通过资源整合为儿童友好型城市植入在地化基因,创造出不同于城市发展的案例,进一步增强小镇青年对县城的归属感、认同感及生活幸福感。例如,尊重和保护镇域内山水格局和自然景观,城镇的建设活动与在地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构造和谐淳朴的人文环境,加强“少儿需求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举办儿童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儿童教育空间和儿童游乐空间,构建儿童友好型乡村文旅产业集群等等。

适幼化改造,精准配置儿童设施规模类型

传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缺乏对儿童人口及其需求的考虑,儿童基础设施应充分考虑各类儿童群体的不同需求特征及其在县城空间中的日常生活轨迹。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时,一是要对各类型儿童空间的布局、规模、服务半径、服务人数等进行统筹考虑,在现有功能规划的基础上,在土地利用、出行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这三个核心方面融合对儿童这一特定人群的规划考量。二是坚持儿童视角、体现童趣的原则,精准匹配不同地区儿童服务设施需求,针对性优化存在短板的儿童年龄段所需的设施及空间,分层面、分类型、分年龄段开辟适合儿童活动的场地,形成镇级儿童服务中心、居委级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网络,推动全年龄段儿童友好。三是,儿童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要建一个儿童专享空间系统,而是在发展理念、规划路径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遵从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切实服务于儿童的生理、行为、心理需求,以提升县城的儿童友好度。同时也要提高儿童基础设施空间网利用效率,同时服务于城镇其他居民群体,打造可持续、多功能、代际共融的共享空间。

圈层化布局,营造儿童友好创建空间氛围

以“双减”工作为契机,联合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儿童15分钟幸福圈”,不断为儿童扩充高质量的活动空间,打造更丰富多彩的校外幸福生活。一是外圈有活动场地,提供阵地支撑。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广泛动员区域内场馆资源、服务资源、队伍资源充实儿童友好功能项目和载体,让青儿童友好阵地建设成为共识。二是中圈有活动场景,提供内容支撑。整合区域内各方资源搭建各类活动场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儿童健康成长目标,精准提升活动供给,积极承接“双减”溢出的校外活动需求。三是里圈有活动体验,提供成效支撑。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来及分类、科普展示、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落地。通过“省级枢纽组织-县域项目承接执行机构-专职服务老师”三级管理模式能够确保项目落地社区,组建儿童友好空间、提供优质儿童课外内容、聘用专职儿童工作者,解决县城儿童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探索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参与的“互联网+公益+儿童关爱”的创新模式,通过科技创新持续促进县城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新发展。

自然化教育,培育儿童友好型乡村教育场景

积极建立乡村休闲旅游与儿童友好型相互缔结的纽带,为儿童群体及其家长们提供各具特色、种类多样、品种齐全的多种乡村文化体验产品,加强对体验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相关产业纽带式发展,让儿童充分的感受到该乡村体验过程中所带来的人文关怀与特殊照顾。一是利用城乡空间环境。充分发挥城乡空间不同环境特质,激发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以及历史街区、传统商圈、风貌建筑等文化要素活力,为儿童研学、游憩等活动提供空间载体,突出山边、水边、林间等场所的自然教育功能。二是引导适龄儿童参与到绿色田园生活中,感悟优秀传统田园文化的精神。通过积极的“寓教于游”与“寓教于乐”等形式的活动,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去发掘中国古村落文化的各种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例如田间采摘、粮食碾压、采水灌溉等,有针对性的拓展乡村儿童教育功能的广度和深度,全力打造丰富多彩的乡间田园文化气氛,将绿色生态同现代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彭耘、何云凤等,经济发展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立的影响,中国商论[J].2022(01):137-139

[2]宗丽娜、方博宇,儿童友好,让中国新型城镇化更有温度,人类居住[J]. 2021,(02):44-47

[3]关伟锋、蔺宝钢,儿童友好型城郊乡村景观研究,城市发展研究. 2021,28(04):108-113

[4]华策莱斯,小县城的人情味儿——打造“儿童友好”的县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325935587219640&wfr=spider&for=pc

[5]韩东君、王涛、布和,传统村落保护之路——儿童友好型乡村空间理念的探索实践,建筑与文化[J] 2021,(06):240-242

审核:接栋正

  作者:张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