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表情 ▏杭州城市雕塑之钱塘江大桥传奇
  发布时间:2021-12-31 18:55   来源: 城市怎么办

上期“城市的表情”介绍了“钱王射潮”组雕及其背后的历史传说,今天我们继续探寻杭州其他的城市雕塑。在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面上,横跨着大名鼎鼎的钱塘江大桥。作为跨越钱塘江的第一座大桥,它不仅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承载着许多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通过三座城市雕塑得到了铭记,它们分别是:茅以升先生像、杭州解放纪念碑和蔡永祥烈士像。

# 茅以升先生像

茅以升先生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正是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这也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1996年,为纪念先生100周年诞辰,钱塘江大桥北岸树起了以先生为原型的青铜塑像,高2.2米,与其传世杰作并身而立。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动工建造,钱塘江湍急的水流和随水流变迁的泥沙成了建桥最大的难题。在茅以升先生的带领下,施工人员研究出“射水法”、“沉箱法”等,解决了在湍急水流和厚重泥沙中打桩和建立桥墩的难题,最终在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旋即投入支援淞沪抗战,用于运送抗战军用物资、民生物资,也成为十数万难民的逃难通道。然而,同年12月23日,为阻止日寇继续挺近,茅以升先生接到国民党密令,下令炸桥。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被从六处截断。毁桥当夜,茅以升先生怆然提笔写下一首《别钱塘》:

钱塘江上大桥横,众志成城奇迹生。

突破难关八十一,惊涛投险学唐僧。

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故不安桥。

安桥岂是干戈时?同轨同文避浪潮。

斗地风云金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茅以升先生随即带人修复钱塘江大桥,并于1948年修复。

#杭州解放纪念碑

与茅以升先生像一路之隔,矗立着杭州解放纪念碑,高18米,宽22米,通体由红色仿花岗岩混凝土浇筑而成,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潘锡柔。整个纪念碑呈猎猎舞动的“旗门”造型,创意落在“旗”与“门”的组合上,具有深远的寓意。“旗”象征着插遍祖国山河的红旗,代表了战争的胜利,也代表着党旗和军旗;“门”是象征胜利的凯旋之门,取巴黎凯旋门“胜利归来”之义,同时又结合了中国牌坊中建功立业的特质——牌坊作为功德或善举的纪念符号,也以“门”为样式。解放纪念碑没有采用任何人物造型,而是通过对形式语言和空间语言的合理架构,展现了雕塑的主题和精神。

顾名思义,这座雕塑是为了纪念杭州解放,根据碑文记载:“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破长江天险,发起京沪杭战役,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军快速向杭州挺近。在中共杭州地下组织、地方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第二十一军五月三日下午解放杭州,第二十三军也于同日黄昏进入杭州,担任杭州的警备任务。从此,杭州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然而,也正是在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这一天,钱塘江大桥再次“历劫”,为阻止共产党的追击,往南撤退的国民党工兵部队试图再次炸毁钱塘江大桥,但在中共地下党的保护下,仅有铁路桥部分铁轨被损毁,桥梁其他部分并未损坏。此次损毁,直至1954年3月才全面修复,恢复通车。

# 蔡永祥烈士像

同样是在钱塘江大桥北岸,在六和塔风景区月轮山麓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门前,矗立着一座9米高的蔡永祥烈士像。蔡永祥为安徽肥东人,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是一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1966年10月10日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发现距离哨位40多米的轨道上横着一根大木头。火车司机已发现木头并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但列车因为巨大的惯性依然在往前行驶。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前抱起大木头跃出铁轨。乘客、列车及钱塘江大桥最终脱险,蔡永祥却在火车强大气流的冲撞下壮烈牺牲,年仅18岁。

为表彰蔡永祥烈士的英勇事迹,南京部队军委在钱塘江大桥边建立了蔡永祥烈士纪念馆,树立了蔡永祥烈士纪念像。整座雕塑为白水泥材质,选取了烈士舍身抱起大木头向外移动的瞬间动态,人体重心的倾斜与紧张的弓步一起体现出抢险时的猛烈动势,同时借舞动的披风表现出高速运动中的列车带来的压迫感。”烈士抬起的头面向看不见的列车,表现出生死抉择间的从容与挽救列车和大桥安全的坚定信念。塑像背后,还筑有22米长的毛泽东同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有那么多敢为伟大理想而牺牲的人,才敢去改变旧日月改换新天地。

上一期提到,城市雕塑的基本功能是装点和美化城市空间,并与空间产生对话。同时,它们也能起到标记地点、聚焦视觉、唤醒城市记忆、传达文化信息等作用。今天介绍的这三座雕塑,就起到了“唤醒城市记忆”的功能。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钱塘江杭州段已陆续建立起9座大桥,围绕着钱塘江大桥的这些故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记忆中。但这些雕塑始终伫立在钱塘江大桥北岸,不间断地触发人们的回忆,并传达它们所象征的人物和事件背后的崇高精神。

杭州解放纪念碑广场占地28.6亩,茅以升先生像也被涵盖在内。周边绿地以香樟、雪松、桂花等常绿树种为主,整体风格庄严肃穆,与钱塘江大桥、六和塔等周边建筑、环境组成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开放式公园。蔡永祥烈士纪念馆与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共同坐落在附近的月轮山上,展示烈士们生前的生活痕迹,同时这里也成为杭州见义勇为事迹的陈列馆,传承着烈士们的英雄精神。如今,这两者都成为了红色教育基地,不断地有人前来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忠烈英魂、寻找红色初心。钱塘江大桥的故事也因此得到不断延续去传播。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144e390102yx7s.html

[2]http://www.zjjh.com/News/Detail?id=851

马时雍:《杭州的城市雕塑》,杭州出版社,2008年。

审核:毛燕武

  作者:来晓维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