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15周年】寻找城市化工作记忆——王国平专访
  发布时间:2021-12-08 09:31   来源:城市怎么办

以下文章来源于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城市化中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15周年,中心特推出“回顾城市化发展史,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旨在宣传我省15年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历年城市工作取得的成效。其中特别开设专家访谈板块,通过记录这些城市化亲历者们的工作感悟,寻找浙江城市化工作与城市研究的记忆。

image.png

王国平

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首席专家

Q:今年是我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15周年,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全省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王:浙江新型城镇化的经验表明,只有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镇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以城镇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突破两者各自面临的瓶颈,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必须以“三化五型”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引领高质量城镇化。所谓“三化五型”,即以城市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为要求,推进城镇化从经济型城镇化转向生态型城镇化、从土地型城镇化转向人口型城镇化、从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从粗放型城镇化转向效益型城镇化、从外延扩张型城镇化转向内涵提升型城镇化。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九个转变”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谓“九个转变”,即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出口、投资拉动向出口、投资、消费拉动转变,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忽视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向共同富裕转变。最后,城镇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不懈地以政府做城市、做环境带动市场做产业、做企业,以政府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带动市场办好企业围墙内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把两个发展方式转变一起抓,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Q:您投身城市研究领域这么多年来,哪个课题对您来说印象特别深刻?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前几年,我曾经主持过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基金项目,专门对于中国土地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知道,中国革命时期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建设时期的最大问题同样是土地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基础问题。研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也需要从研究土地问题入手,因为土地是空间布局的基础。研究表明,“地租理论”特别是“级差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租”,简而言之即指土地所有者依靠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取的报酬。“级差地租”,简而言之即指由于土地优劣等级不同(在当今的中国,造成土地优劣等级不同的因素,包括土地的性质、土地的用途、土地的功能、土地的投入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差别性的地租。

当然,马克思是在土地私有制的背景下,研究地租特别是级差地租问题的。而今天,我们是在土地公有制[农村土地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城市土地以全民(国家)所有制为主]的背景下,研究地租特别是级差地租问题的。从本质上而言,“土地出让金”就是各级政府作为城市全民(国有)所有制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向全民(国有)所有制土地使用者收取的“地租”和“级差地租”。各级政府只要严格依法做到它所收取的地租特别是级差地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彰显的必然是全体人民所期盼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

Q: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暨未来社区建设是我省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吹响了浙江加快打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集结号。请您对何谓“城市美学”、如何彰显“城市美学”给我们一些建议。

王:十几年前,我就受邀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对城市美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为数以万计的城市管理者作过专题讲座。城市美学是一门涉及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建筑、经济、社会、心理、民族等多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科学,是以城市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城市艺术哲学、城市生活哲学和城市发展哲学。城市的不同审美效果,取决于自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技术价值观、艺术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上表现手法的不同,也引起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审美信息、时空处理手法上的种种差异。在现实中,并不是每座城市的面貌都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也并不是任何景观都是美的。各座城市环境尽管具有各种不同的面貌,具有不同的景观,但并不一定会自然地具有审美价值。只有通过人们的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及有目的、有意义的创作活动,才能使城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城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就是说,任何一座城市的人民,都在城市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地方风格的艺术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爱好和风俗。城市美的历史连续性,不仅包含了对优秀的城市艺术、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而且反映了时代进行的节奏,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风土习俗、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变化。比如,当人们回忆起已经到过的城市,或新来到一座城市时,其中最敏感、最有刺激的感觉就是城市形象的标志。历史性的古建筑、著名的公共建筑和广场等富有城市特色的建筑环境,都能引起人们视觉的反应,给人们以深刻的记忆与联想。

在过去,城市建设也许更多地强调它的功能,而现代城市的建设却将审美作为重要原则,审美已经成为城市建设重要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艺术的每一个项目中,都要从城市的整体性出发,从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出发,从创造城市美的目的性出发,并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城市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城市美学,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专业的城市美学知识,从而严防审美同质化和审美疲劳,严防视美为丑,视丑为美,严防美丑不分,甚至美丑颠倒。

Q:对于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及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建议吗?

王: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包括浙江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城市政府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负债过高的问题。政府负债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类、社会类、生态类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额债务。城市三大类基础设施应该是也必须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应该也必须具备土地的溢出效应。要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最大化,进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少负债、甚至不负债的不二法门,必然是、也只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

我认为,所谓“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就是指在传统城市社区范畴的基础上增加“未来社区”“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新空间、新载体、新功能的基本单元,引导“政府”“居民”“物业公司/运营公司”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经营、更新全过程,以全生命周期的资金平衡测算为评价指标,打造“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新型社区共同体。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不是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大拼盘,也不是基础设施集中建在某个特定社区,而是基于多规合一、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三生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念,打造政府主导、市场调配、企业主体、商业化运作、规建管营一体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通过“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功能组合和系统构建,建设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未来社区、未来园区、未来街区、未来城区、未来城市,探索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系统解决方案。

专家背景

王国平,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杭州城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先后著有《城市论》《城市怎么办》《城市学总论》《待遇论》、《新编城市怎么办》《城市决策论》等共计1484万字。编著《杭州全书》、《城市学文库》、《棋文化全书》三大系列成果共计500余部。主持国家级课题近10个,承担发展规划咨询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