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的“碳中和”效应
  发布时间:2021-09-24 11:12   来源:城市怎么办

应对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中国“碳达峰”战略需要规划建设一大批

“碳中和”城市

当前,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与安全,减碳控排与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在城市滨水区规划中融入低碳规划理念和碳排放管控措施,全方位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重大部署,推动城市滨水区生产生活碳达峰,增加“绿色碳汇”和“蓝色碳汇”,建设绿色生态的“碳中和”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成为2021年两会热点话题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区规划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借助其全方位规划管控的特点,更能推动城市碳达峰和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从减碳排和增碳汇两方面出发建设“碳中和”城市。

一、何谓 “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之后逐渐回落。要求碳排放量绝对值下降。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实现正负抵消,相对“零排放”。在碳达峰并继续快速下行后,约2046-2060年深度脱碳,最终实现碳中和。

当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1℃,中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温水平,如果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全球温升幅度可能会在2030年至2050年达到1.5℃。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碳汇能力,实现碳循环平衡,提出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二、城市滨水区的“碳中和”功能

“碳中和”城市建设可借力城市滨水区规划,在规划中融入低碳规划理念和碳排放管控措施,全方位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重大部署,推动城市生产生活碳达峰,增加“绿色碳汇”和“蓝色碳汇”。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必须落实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人类福祉、保护人类家园的关键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实施可通过建设碳排放动态数据库、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低碳市政设施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等实现。

城市滨水区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开敞空间系统和生态保护区域是碳汇中心,在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建设碳汇中心将起到碳捕捉、气候调节、污染控制、生态涵养等作用。借助城郊滨水区打造生态屏障,实现碳捕捉、碳汇经济与水土保护的“生态-经济”复合功能。

城市滨水区以河湖岸带、青山绿园、城市道路为载体,建设临水穿城的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和文化休闲漫道,构建集碳汇、生态、景观、休憩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型廊道,能有效吸附临近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空气污染物,起到慢行廊道、通道微风、防护走廊、噪音屏障等重要作用。

“碳中和”的城市滨水区建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系统工程,唯有多方面重视减碳排和增碳汇,在规划—建设—运营全阶段采取主动措施才能早日实现城市碳达峰和碳中和。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需重点打造碳排放动态数据库并将其作为低碳城市空间优化与问题研判的核心量化工具,从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低碳市政设施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等国土空间规划多专题入手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的碳排放效率,推动重要能源消费端增长达峰,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高蓝绿碳汇能力,早日实现城市碳氧平衡。这既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升级优化,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对“碳中和”城市建设的有益探索,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内容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举措。

三、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的“碳中和”案例

总投资12.7亿元的宁波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位于象山县高塘岛乡长大涂,总装机容量300兆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岸滩涂光伏工程,为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承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万吨、二氧化硫2300吨、氮氧化物1000吨,经济、环保、社会效益显著,在当前世界能源转型和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极具示范效应。

4500多亩的滩涂上,10万根12米高的铁桩整齐排列成恢宏矩阵,等待铺设光伏组件。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工地一片忙碌:数以千计的工人各就其位,这边厢水陆两栖运进建材,那边厢双栖并进搭桥打桩。

该项目共安装150台风力发电机组,批量化、规模化应用5.0MW级国产机组,以及华东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直径无过渡段单桩技术。项目建设克服辐射沙洲强潮流区影响,预计年发电量为17.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17万吨。

除了从外地大公司采购光伏组件和箱逆变一体机外,项目部还“就地取材”,购进锦浪科技逆变器650台、天安电气箱变50台,共组成75个发电方阵,拟通过12条集电线路经海上栈桥送至陆上220KV升压站上网。滩涂光伏发电上部结构采用支架上铺太阳能光伏板的工艺,下部结构为透水构筑物,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有效减小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种新型能源渔光互补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少剑:借力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碳中和”城市》——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审核:李明超

  作者: 姚远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