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瓷为生:浅谈传统手工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09:54   来源:城市怎么办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是劳动人民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优秀文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逐渐成为失落的文化。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手工艺载体的传统村落,其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碗窑古村位于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这里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青花制瓷文化,是清代浙南烧制民用青花瓷器的主要生产基地,碗窑古村是浙南地区至今仍然保留了完整的古老商品经济萌芽时代以传统手工业工厂为村落核心的古村落,整个碗窑古村集浙南古民居、古戏台、古庙宇、古陶瓷生产线为一体。在世世代代的制瓷工艺传承中,村落的选址、布局、民居特征以及建造材料等村落空间形态特征,都与制瓷息息相关。

碗窑村是一个世代制瓷烧碗为生的村落,“男人做碗,女人画花”是这座古村落的常态。明朝时期,碗窑村地属南港归仁想第三十七都,又因为碗窑村村口溪床多产礁石,故又得名礁滩碗窑。明代万历年间及1575年,由福建汀州连城县巫人迁徙至此开始建窑生产瓷器,到明清时期达到最为鼎盛,制瓷业规模大,有古龙窑十八条,制瓷作坊数以百余间,人口规模众多。

碗窑生产品主要以青花瓷为主,民窑产品与官窑产品相比较,有着其非常独特的风格。碗窑村瓷釉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高温石灰碱水釉,色泽沉稳。碗窑瓷器釉色呈现淡天青色,釉下绘青花兰墨纹饰。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只有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才能发展经济。碗窑制瓷业发展,也因其地区的资源特殊性而形成。碗窑村坐落于玉苍山脚下,矿产丰富,尤其是制瓷所需要的原材料——瓷土,又称高岭土,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于碗窑制瓷聚落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瓷窑以木炭、柴火为主要烧制能源,玉苍山树木茂密,为早期制瓷业瓷窑的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烧制能源。碗窑村所在地区动能丰富,村落西侧有源自玉苍山山脉的跌水瀑布——三折瀑,瀑布落差大,水流湍急,碗窑人凿渠引水,丰富的动能为水碓的运转提供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落空间形态。

传统村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形态特征。碗窑村是典型的山地带状类型村落,整体村落布局呈现出轴线延特征。以“山”为轴线的村落空间布局,碗窑村位于玉龙山脉南坡,整个村落空间布局以山坡走向为轴线,沿着山脚线走,以山脉等高线为村落发展的轴线。村落各种建筑依次排列在向阳坡面上。

建筑是整个村落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构成元素,大多数手工业村落是基于血缘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其聚落中的建筑空间布局基本遵循血缘聚落的空间布局形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产建筑空间。从碗窑村现存村落空间布局形态可以看出,整个村落居住建筑围绕生产建筑空间——制瓷建筑空间围绕,制瓷建筑空间散落于居住空间之中,居住空间形成围合。

碗窑村打破传统血缘村落以宗族为核心的环农业形村落格局,生产建筑空间取代原先以宗祠建筑为主要核心的祭祀空间,祭祀空间被迁移出村外或者放置在村子入口。同时祭祀空间从原来唯一特性到多点性转变,碗窑村有多个祭祀空间,按时间先后分别为:下窑宫、上窑宫、水尾宫、楼岭宫、白马宫等一共五组祭祀宫殿。祭祀的主体也从原来的宗族祖先转变为掌管手工产业兴旺的神明。

碗窑村村落整体空间规模适中,房屋紧凑低矮,紧贴地面发展。建筑沿山而建,空间上呈现一种生长的态势,村落整体天际线以高低错落有秩,建筑呈现爬坡、错层、掉层、跌落、附岩等空间形态。

色彩在村落空间环境中最为直观,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表现。色彩的情感表现力不仅是营造者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村落空间与周边环境的交融与互补。碗窑村村落建筑主要以木头和泥土为主,大面积的青瓦点缀的绿色之中,石头铺装链接建筑与建筑,村落与周围环境。形象上是山坡的再生,体现了它的恋土情节和生态意识。

碗窑村地处山地,山势地形起伏较大。村落街巷顺应地形变化,曲折蜿蜒而就,具有一定坡度。一条贯穿于碗窑村南北的街道是整个村落的主轴线,道路宽度在2米左右。道路两侧分布了碗窑村主要的生产空间和商业空间。路面主要以完整的条石铺砌而成,古时窑货运送需要靠人力挑送至码头,故以整石铺路,以便于运输。

碗窑村街巷肌理丰富多样,不拘束于表面形式,村落内部道路与道路之间穿插交错,形成“人”字形、“丁”字形、“之”字形、“十”字形等道路交汇的形式。碗窑村街巷呈现明显的随意性,整个村落街巷依附于山势地形的走向,衔接自然。

传统手工艺村落的居民主要从事于手工业的生产活动,因此生产空间便成为当地从业人员的主要活动空间。碗窑村生产活动主要围绕制瓷业进行,瓷窑空间、作坊空间等共同构成了碗窑村生产空间。其中瓷窑空间包括古龙窑和“馒头窑”等建筑空间元素;作坊空间由水碓房、作坊、拌土坑、沉淀池、淘洗池组成。

碗窑古龙窑是一种烧制陶瓷器产品的窑炉子,古龙窑于1662年至1772年间(康熙年间)建立。古龙窑窑体为清代砖木混合结构,古龙窑窑房为青瓦木结构建筑,由14根柱子支撑,整个古龙窑沿山坡而建,拾级而上,所在山坡角度大约为25度斜坡,从下而上依山势递增。

作坊空间主要包括作坊、水碓房、沉淀池、拌土坑、淘洗池等建筑元素,作坊空间以组团形式围合形成完整的作坊空间,现存作坊空间主要分布于碗窑村主干道旁,临近水渠,便于利用水能与水源完成制瓷工艺。

水碓房,木构单层建筑,水碓房依地势而建,占地面积约为5个平方米。水碓房一般分为水轮、水槽、轮轴、水碓杆子、水碓拨片、水碓锤、头臼7个部分。水碓以此来来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带动石锤捣碎高龄土。

碗窑村祭祀空间的选址与一般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有所不同,其位置从村落中心区域向外围转移,位于碗窑村顶窑天灯脚地势较高并且平坦的空间。手工艺村落祭祀活动往往伴随公众娱乐性活动(如唱戏)的开展,因此这样的空间设置有利于祭祀活动的开展。碗窑村中的祭祀神庙建筑主体凸显出主次轴线关系,遵循传统建筑形制,周围民居建筑与祭祀建筑形制有所避让,建筑轴线向西或者东方向偏移,凸显出祭祀空间的地位。三官宫是清代纯木榫卯构造木建筑。整个建筑由月台、整殿、天灯柱三个部分组成,主体宫庙建筑体则是以月台和正殿两座悬山顶建筑叠加所成,整个宫庙屋顶重叠变化。

碗窑村除了商业体系繁荣,有众多的街市贸易空间,集市贸易也是碗窑村一个重要的商贸形式。碗窑村的集市空间主要位于聚落中心的主要街道或者是祭祀空间内,位置显要,空间平坦开旷。碗窑村庙会活动往往就是伴随着集市贸易的开展,碗窑村每逢祭祀窑神、三官大帝、五显大帝都会开台做戏,周围地区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商贩也借此刻进行商业活动,从而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庙会活动。

水的引用以及人工布局是碗窑村一大特色,制瓷业的发展与运行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源,碗窑人从村西侧三折瀑开凿水圳从而引水入村,水圳总长达到500米,宽度为0.8米,水圳一侧修建有宽度为0.8米的道路,水圳入村后沿道路流经制瓷厂房、水碓以及住宅,星罗棋布。

碗窑民居形态的变化,也体现着手工业的发展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碗窑民居继承浙南传统建筑模式,整体建筑仍然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成对称式形制。但为顺应山势的变化,碗窑民居形态的变化都只发生在厢房,厢房往往根据山势以及地形做不同形态的变化与调整,以求达到最佳的土地利用。碗窑村地处山地,从民居住宅单体上看,主要有以下6点特征:一字型长屋、爬坡、掉层、错层、跌落、附岩。

石材的运用在碗窑村村落环境营造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它不仅仅被应用于建筑之中,同时也被运用于景观以及道路的铺装上。碗窑村民居建筑中石材一般用于房屋建筑的地基、用黏土混合石材垒筑建筑墙体或者院落墙体以及道路铺装和台阶上。石材主要来自于玉龙河河滩上的溪石或者是玉龙山上的毛石。

碗厘材料的使用是碗窑村村落不同于浙南其他村落,碗厘,又称之为笼盆,是在烧制瓷器时用于放置瓷胚的一种容器,将碗胚摆放如碗厘之后才可放入瓷窑中烧制。将废弃的碗厘作为建筑的材料使用,用于建造建筑墙体或者做院落围墙墙体使用。完整的碗厘呈正方体或者圆柱体,碗厘代替砖石垒叠成墙,形成了富有特点的墙面纹路。

村落空间形态指的是一个村落道路、建筑物、整体色彩、轮廓的空间形象势态,它反应的不仅仅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反应物体本身(村落、建筑空间环境)的形象以及这种形象传递给我们的感受。现在的碗窑村已不在做碗,只有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手艺人仍在坚守。但是传统村落空间仍然彰显着这个古老村落经过世代沿袭下来的传统手工艺遗珠。

参考文献

1.程烈. 传统手工艺复兴下浙江温州碗窑村空间保护更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

2.徐艺乙.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J].江苏社会科学,2011

3.阮仪三,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4.丁俊清.《浙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日]柳宗悦,徐艺乙 译.《工艺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审核:施剑

  作者:陈正怡然 程烈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