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富贵病”
  发布时间:2021-09-22 10:25   来源:城市怎么办

在后疫情时代,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是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的必要手段,但是适度超前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产业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根据各地政府财政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防止一哄而上的运动式投资建设,警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富贵病”,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债务。

一、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富贵病”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运转的骨架,是城市居民获得安全美好生活的前提。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城市经济类基础设施。我国一般所谓的城市基础设施多指经济类(或称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二是城市社会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教育系统、医疗系统、文化系统、体育系统、广电系统、互联网系统、科研系统等。三是城市生态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环境保护系统、大气环境保护系统、固体废弃物(含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噪声污染防治系统、以及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绿化带等。

所谓“富贵病”指现代人生活相对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从而产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适度超前地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适度超前”,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基础设施一旦过于超越城市发展阶段和财政承受能力,也会导致“富贵病”,造成各类投入资源的严重浪费,给地方财政带来债务风险。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富贵病”的表现

经济类基础设施“富贵病”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城市管廊等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立竿见影的拉动效应,但过度建设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智慧城市建设“局部过度”。很多地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借鉴其他地区经验进行简单复制,忽视科学的统筹规划,忽视地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无序与混乱的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也导致建设成果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发挥作用。此外,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产品技术研发的政绩目标,忽略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造成经济社会效益低下,对城市发展和生活品质牵引乏力。比如:有的城市交通人流车流有限,却投入巨资推出所谓“智慧交通”平台项目,进行交通管理引导。这种“局部过度”,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轨道交通投资过度超前。很多城市对轨道交通发展和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实际需求和自身经济发展实力把握不充分,在常住人口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放慢、财政收入远不足以支撑轨道交通持续运营的情况下,过度超前布局轨道交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压力。城市常住人口少,客流强度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地铁运营达不到收支平衡,长期处于亏损。部分城市将地铁建设延伸至郊区,地铁“运椅子”现象突出。正是由于各地不顾自身实力,盲目超前建设,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3〕81号)进一步规定,申报建设地铁城市条件为地方政府预算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

社会类基础设施“富贵病”

社会类基础设施如医院、学校、文体设施等,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但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不仅造成政府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损坏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为民务实的形象。

城市公共建设贪大奢华。当前全国大多城市都存在着各种“形象工程”:修建大马路和景观大道,建设大广场、会展中心和行政中心,城市出入口过度景观化,盲目造景造湖等。如某市在建设一条将成为“中国景观第一路”的某大道,路面宽有100多米,不遵循交通发展规律,导致路越宽、车越堵,被称为“第一堵王”;如某街道办事处耗资2414万元建办公大楼,而该街道办事处的全体员工数目才99人,相当于每人拥有170㎡ 的办公区域。这些公共建设脱离实际需求,透支了本来应该用在真正民生的开支,产生了巨大的浪费。

乡村设施建设过度城市化。全国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偏离村庄整治重点;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比如大量采用维护成本高的草皮、灌木等城市绿化,水泥过度硬化、透水不足;有的甚至存在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突出问题,比如溪流、沟渠等驳岸硬化过度、突兀的城市化广场。

生态类基础设施“富贵病”

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生态功能正常运行,为居民提供生态服务,是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但大部分生态设施重投资建设,轻管理运营,加重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建设成效。

海绵城市建设盲从。最近几年“城市看海”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海绵城市在全国各地掀起建设高潮,也呈现出很多问题。首先,我国地域辽阔,水文地质、水资源、水环境等情况差别巨大,一味地不看地质条件盲目投资,投资效益不明显。其次,海绵城市建设成本高昂,各地生搬硬套“高技术”,一味追求“好材质、贵品种”,对人力物力产生极大浪费。正如俞孔坚所说,海绵城市建设并不一定要高昂的投入,它可以通过低成本和低技术来实现;也不需要巨大的工程,而是可以通过分散式的无数小型工程来实现一个伟大的“海绵体”。此外,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续管理维护,建设项目过多将导致后续运营管理资金不足,海绵城市建设应当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不能一味急功近利、贪大求快。要实事求是,从试点工程开始,通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工作,吸取国外的优秀经验,找出针对自身的最优方案和最佳对策。

湿地公园建设缺乏长效机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建设国内第一座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始,十多年里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达到468座。但大部分湿地公园建设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投入,没有结合片区发展进行组团化开发,形成良性的投入产出机制。由于湿地公园在保护、恢复与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金需求量巨大,纯财政投入湿地建设是沉重的负担。政府投资湿地建设追求的是生态目标,对经济效益问题考虑不足,未对生态湿地建设项目经济价值进行开发。单一的投资主体使资金来源有限,造成很多湿地保护项目以及行动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实施,制约了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的开展,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的案例屡见不鲜。同时,由于资金短缺,湿地公园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撑,致使湿地运营管理不善,影响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基础设施社区化,实现三效合一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富贵病”主要特点是:①投资建设脱离实际,与本地区的发展阶段、财政的承受能力及当地人民的真正需求不相符。②缺乏科学的规划统筹和建设运营模式,费效比、投入产出比、性价比低,给政府造成债务压力。根本原因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审美观、决策观:一是地方政府执政理念背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体制不灵活、理念不创新,导致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营运亲力亲为、大包大揽,出现资金缺口大、财政负担重、运行效率低、市场竞争差等问题。

新时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在政府不能继续负债的情况下,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土地,在用地政策、空间政策等方面探索创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投资强度,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问题。另一方面,要创新运用“XOD”开发模式和组团开发理念,推进基础设施社区化,即:引导“政府”“居民”“物业公司/运营公司”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经营、更新全过程,以全生命周期的资金平衡测算为评价指标,打造“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新型社区共同体。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最大化,进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少负债、甚至不负债,最终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参考文献:

1. 王超深,张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人口预测的几个问题及反思 .

2. 何兴华.城市规划下乡六十年的反思与启示.

3. 李昌平.警惕乡村规划设计陷入“城市化”误区.

4. 郑丙浩.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形象工程”问题.

5. 赵健.关于城市“形象工程”热的思考与建议.

6.刁苗苗.生态湿地建设融资模式研究——以大理市上关江尾湿地建设项目为例.

审核:接栋正

  作者:姜圣华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