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入胃思故乡
  发布时间:2021-09-20 18:10   来源:城市怎么办

在中秋节那天,很多家庭会置办上丰富的饭菜。晚饭过后,大家围在小院子吹吹风,看看月色,其乐融融。然后再配浓茶,一口饼,一口茶,胃口特别好。来上两个月饼配一杯浓茶是最幸福的事,吃时,舍不得漏了的酥皮,用手摸进嘴里,“咵呲”一下才最是满足。记得小时候,每逢八月十五,爷爷都会早早准备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置一个大果盘,里面搁有苹果、香梨、香蕉、葡萄等各式水果,以及月饼,堆得满满的。中秋夜幕降临,满月初升,爷爷会把这张桌子摆到院子里月光可以洒到的地方。每到月上中天,在我们巴巴的眼神和口水的垂涎中,爷爷终于宣布献月结束,我们可以开动了!在童年的记忆里,这是一场水果与月饼的饕餮盛宴,那各式水果对于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体验。

当然,对于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各自独特的体验。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中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象征着团团圆圆之意。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此时到了收获之时。古代的人们常常在此时饮酒起舞来庆祝丰收。我国自古就对这个节日非常看重,人们用各种仪式来享受中秋之乐,尤其是赏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不过,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仪式。时至今日,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变得更丰富,唯独用中秋来寄托情感的方式未曾变过。 

中秋赏月的由来

祭月本质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礼仪,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古代人强调,“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日月的祭祀成为他们非常重视的仪式,于是古时便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史记·封禅书》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秦汉两朝传承了皇室祭月礼仪,并在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史载,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则“夕夕月则揖”,即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规定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后来,皇家祭月礼仪流传到民间,并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流传下来,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表达一种美好的心愿。当然,随着朝代的更迭,这种祭月的仪式延伸出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并且这些仪式渐渐从帝王之家扩展到民间之域,严肃性的仪式变得越来越活泼化,使得中秋文化在全民共庆中充满了愉悦的色彩和浪漫的魅力。

不同朝代的各式庆祝

“中秋”在中国各朝各代不断演变,但是无疑每朝每代都根据自己独特的文化来对其进行庆祝。唐朝时最为流行的是“女子拜月”。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施肩吾的《幼女词》对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李端的《拜新月》一诗,所描写的也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雨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这句诗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女子虔诚拜月的精致描绘出来。在古人看来,中秋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一样,都是女性节日。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代表女性的太阳之神,与代表男性的“太阳神”相对应。这一观念在唐代已被广泛认同,这一风俗逐渐成为中国女性共有的中秋节风俗,希望“貌似嫦娥,圆如洁月”,由此还衍生出“月亮占候”、“摸秋送瓜”等风俗。

在风雅至极的宋朝,中秋不只是文人雅士的娱乐,更是一场全民的狂欢,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大人们赏月、饮酒,孩童们则彻夜玩耍。游人如织,夜市通宵达旦,至晓方休。宋代《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夜市人马杂沓,酒店一应俱全,食客络绎不绝,美食多种多样。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皇家于中秋之际品尝“宫饼”,民间俗称“月团”。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人们拜月后,拿着银质的小刀,郑重的切分月饼。民间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赏月、品月饼、吃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宋朝在苏浙一带另有一个独特的中秋活动也流传至今,这便是钱塘观潮。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漏斗,每当月圆时分,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做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元朝、明朝和明朝的中秋习俗,基本上是继承了以上各朝的活动。但是这三个朝代都发展了中秋节的小故事和小习俗。元朝朱元璋与月饼的故事倒是令人津津乐道。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高兴地下令,在下一个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代在宫中,八月十五日除吃月饼酒馔外,还吃蟹。《酌中志》中记载:“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如今,中秋佳节赔偿美味的螃蟹已然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清代流传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成了妇女的专利。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玩的“兔儿爷”。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也有背插纸旗纸伞或坐或立的,还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贩、剃头师傅、缝鞋匠,不一而足。

中秋节在当代的延续

周作人——《药堂语录·中秋的月亮》描述过妇女拜月这一习俗:“普通称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当地还有一个中秋月的传说,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即所谓月华。这个美丽的传说,给中秋的月亮又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鲁迅在1912年到1936年,每年的日记里,都会有中秋的记述:“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1912年);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1917年);旧历中秋也,月色甚佳,遂同广平访蕴如及三弟,谈至十一时方归……(1931年)。”当然,现代的很多文人像古代文人一样,都注重用文字记录下对中秋节的体悟,在这个节日他们或独居观月,或会友喝酒,或走访亲朋。在古旧风俗下,中秋的节令是永远没有改变了。纵然有些新的家庭,不一定要举行拜月的典礼,但是吃月饼,送节礼,仍是照旧欢天喜地的干着。

如今的中秋节,吃月饼、燃灯、观潮、玩兔儿爷、吃蟹、饮桂花酒等活动仍旧盛行着。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以前家人笑说自己都不爱吃这些甜腻的东西。其实往往是他们把做好的东西留给后辈们,所以无论身在何方还是家乡的月饼最好吃。想起了亲人们的这良苦用心,故乡地僻,需得明月入胃,这是归家才能到的味道。到了今天,这些水果已经不再稀罕,可是月饼我却依然爱吃,唯独对于献月有着美好回忆,那是在收获季节对生活的一种感恩,是对拥有诗意灵魂的月亮的一种亲近,是愿生活能够越过越美满的一种希冀,是良善之人的一片赤诚。

如今又逢八月十五,一年之中,这一天月明最圆最大最亮。这不免让人想起唐传奇中的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的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中秋节,从古到今人们都和月有着无数美好的故事和记忆,不知道在“明月”入胃之时的你能否能在月光下“取月”和“留月”呢?

希望月光常溢,花好月圆!

参考文献:

[1]迟双明:宋代《东京梦华录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06。

[2] 刘若愚:《躇中志》,北京出版社,2018.06。

[3]黄涛:《中秋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4]周作人:《药堂语录》,岳麓书社,2020.10。

[5]鲁迅:《日记全编(上下卷)》, 陈漱渝、王锡荣、肖振鸣编,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05.

审核:施剑

  作者:郭子龙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