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浙派园林的生态造园手法(三)
  发布时间:2021-09-02 10:35   来源: 城市怎么办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但园林建筑常是造景的中心,或对自然景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建筑作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它筑于天之下,地之上,能够“感通天地”,是天地自然和人之间具有活力的媒介,将“天、地、人”三才贯通一气。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明清杭州园林在建筑上有就地取材法、适应气候法、融于自然法这三种生态造园手法。

一、就地取材法

由于园林建筑的建造需要用到很多材料,这一过程中不免产生各种材料购买成本、运输成本等。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能够节约建设成本、减少材料运输时间、保证供应、缩短工期。此外,就地取用的材料一般为乡土材料,使用乡土材料,更能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明清杭州及周边地区建筑用材方便,种类更是繁多。明清杭州建筑均是采用砖木结构,一般用到的建筑材料有木材、砖瓦、石灰、石材、桐油等,从结构用材到装修用材,均就地取用。

明清杭州建筑主要用的木材有松、杉、樟、枫、梓木以及毛竹等,西湖群山植被茂密,木材取用方便;再护以桐油,以防止木材年久腐烂。建筑所用砖瓦多来自长兴、嘉兴等地,通过运河运至杭州,它们由水和黏土烧制而成,材料廉价易得,具有防水、防寒保暖性能好、取用方便、绿色无害的优点,是杭州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经营瓦砖者多兼营石灰,材料可一同取得。西湖群山中多山石,不少建筑可直接取用山中石材,夯筑基础。

二、适应气候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对建筑同样适用。各地都有自己的建筑特色,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气候特征,这些因素影响当地建筑的造型与外貌。杭州地处亚热带地区,东部临海,属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阴冷多雨,时常会有大风;夏季潮湿闷热、光照充足,会有一段时间的梅雨季节;秋季气温起伏较大,冷与暖、晴与雨交替频繁;冬季气温相对温和,但会有寒风和雨雪。在历史长河中,明清杭州园林建筑不断与地域环境相磨合,并且通过考验最终保留下来,它是杭州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

为了适应杭州的气候特征,明清杭州建筑设有天井,能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加快室内空气循环;有的还会通过天井内布置绿化、水池来调节小气候。屋顶也多以硬山顶和歇山顶为主,屋顶大多做成倾斜度为30°的坡屋顶,呈“人”字形,这样有利于直接利用屋面排水,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图1)。另外采用硬山顶在防火隔断方面很有优势,随着杭州地区人口居住密度的提高,硬山顶在明清杭州建筑中大量使用。屋面则是用小青瓦,以多层正反相叠的方法铺设,使之具有一定的空气间隙。夏季时,风可以沿着空气间隙带走砖瓦上的热量,并促进室内外空气循环。由于杭州夏季多台风,多层瓦材叠铺的方式还可以增加屋顶的重量,保证建筑的稳定和人身安全。由于杭州多风多雨且夏季日照强烈,明清杭州建筑出檐较深,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以保护墙面,延长使用年限。

所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不同气候条件下,传统建筑渗透着不同的气质。除了建筑结构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明清时期杭州园林建筑的整体色调也受到影响。杭州地处江南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湿度大、气候比较炎热,冷色调的建筑色彩可以让人们感觉明快、淡雅,所以明清杭州园林的建筑色彩以黑白两色为主。但是它们不会追求纯粹的黑白,尤其是私家园林,不会像苏州私家园林那般,木柱也被漆上深色的漆,来营造纯粹的黑白色彩。明清杭州私家园林在色彩上会多保留一抹自然的颜色,一方面,这是因为它们始终受西湖自然山水的影响,更多呈现出自然山水园的质朴面貌;另一方面,明清时期的杭州受南宋及浙派绘画的影响,讲求雄浑大气,质朴天然,少了一些人为艺术的加工,整体色调清新淡雅,因此,呈现出简洁、秀丽、别致、大气的特征。

三、融于自然法

画面之中,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人工(人)与自然(天)高度和谐的境界——天人和谐的境界。如岣嵝山房,“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门外苍松傲睨,蓊以杂木,冷绿万顷,人面俱失。”它选址于灵隐韬光山间,背靠绝壁,倚着山峰、溪流,旁有苍劲的古松,四周树林郁郁葱葱,有山有水,环境极佳,紫盏楼、翠雨阁、孤啸台、礼斗阁、香寻巢等亭台楼阁,皆采用木结构凌空架起,建筑之间采用木栈道相连,既不破坏自然环境,又可避免山间的潮湿,最大限度地借周边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此种手法与20世纪30年代名垂世界建筑史的流水别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样建在山间溪流瀑布之上,溪水淙淙声、入林风啸声、林间鸟语声,声声入耳。

明清杭州园林中的单体建筑更是化整为零,不刻意强调中轴对称,完全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以这种千变万化的面上的铺陈更强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关系;同时还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的可能性,把建筑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如留余山居整体与地形巧妙结合,高低错落自成天然之趣,在园子最高处有望江亭和望湖楼,于其中可见西湖烟波迷离的浩淼水景,无论近处的园景,远处的湖光、苏堤,以及更远的雷峰塔和南屏山,尽收眼底。

此外,园林建筑虽分内外,但建筑的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宜性,并获得与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物的密切嵌合。如湖山春社界画中竹素园西北面建筑没有围墙与外界分隔,能够将西侧和北侧的景物纳入园中,具有一定开放性,这就是人向往自然、渴望自然的结果。再如郭庄的乘风邀月轩、景苏阁和赏心悦目亭这些主要观景建筑,都是临湖布置建筑,这是因为靠湖景致最佳,开窗便是西湖景致,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恍若与世隔绝。正如《园冶》中提到“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内构斋、馆、房、室,借外景,自然幽雅,深得山林之趣”,园林建筑为人与自然的交融提供了良好途径。“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西湖的湖光山色吸引着文人墨客,不厌其烦地在山水之中建造园林,布置建筑,以借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

各类建筑通过融于自然的营造手法,除了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于变化,既尊重了园林内部生态环境,又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入眼便是西湖山水、自然景象,阅尽春秋、体察自然之变换,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虽处处有建筑,却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达到了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作者: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系、浙江省浙派园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 陈波博士

  作者:陈波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