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城市“换道超车”的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1-08-02 09:26   来源: 城市怎么办

当前,科技创新被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科技、区块链、传感器、5G技术等新技术和“热门产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众多科学城、科技城在各地“蓬勃发展”。

科学、科技有何区别,能为城市带来什么?科学城、科技城如何实现其最初的梦想——科学发展与科技创富?如何避免沦为城市扩张和土地升值的“手段”?

世界科技城发展历程

(一) 以纯科学理论探索研究为主的独立卫星城形态阶段

这一时期科学城的建立,主要目的是围绕本国重大前沿科学发展需求,集聚顶尖科学力量,开展联合科学攻关,提升本国综合科学研究实力。代表性的有苏联新希伯利亚科学城和日本筑波科学城。

新希伯利亚科学城是世界第一个以科学城命名的城市,位于俄罗斯的第三大城市新希伯利亚,距新希伯利亚市中心约30公里,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以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数十家科研院所为依托,一度集中了全国最为精华的各领域科学家,被西方称为“苏联的麻省理工学院”。筑波科学城位于日本茨城县筑波市,约有19万人口和大约300家国家及私人研究机构,是日本最大的知识和学术密集型城市。

(二) 以高科技产业促进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形态阶段

这一时期的科学城建设与世界第三次科技创新浪潮有密切关系。在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科技创新的动力驱使下,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结合得更为紧密。科学城建设主要目的是发挥科技的内生增长力量,助推高科技产业化市场化应用,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有欧洲和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科学城。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距新加坡市中心约8公里,占地1.08平方公里,有40余家科技型公司,科研人员10000余名,主要从事微生物科技、微电子学、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亚洲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同时,德国慕尼黑科学城和英国苏格兰科学城,也是各自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中心,慕尼黑科学城是德国电子和微电子及机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中心,集中了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苏格兰科学城是英国高科技产业中心,生产了英国80%以上的集成电路和50%以上的计算机及软件产品。

(三) “产城研教” 等融合发展的创新型新城形态阶段

这一阶段所创建的科学城主要分布于我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这些科学城大多以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高质量城市建设为载体,在强调基础创新的同时,还着力推进科技、产业、城市、教育、金融和商业等在空间高度融合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高地、高新产业集聚区和宜居创业城区。代表性的有: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科学城、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和怀柔区的怀柔科学城,上海的张江科学城,以及广州、武汉、成都、合肥和杭州等城市的科学城。

科技城离不开成熟健全的科创体系

欧盟曾经这样评估瑞典的国家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多渠道的创新资金来源、较高的企业研发投资、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以及联系紧密的创新主体。”

的确,作为北欧乃至整个欧洲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瑞典长期以来保持着稳定而先进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架构包含了政府、大学、研发服务机构和创新型企业集群四个部分:其中,创新型企业集群作为核心,是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政府管理科研经费投入,起到引导和推手作用;大学与研发机构是基础;研发服务机构承担挑梁和孵化功能。

综合来看,瑞典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国家战略、国家机构高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2001年成立的瑞典创新署(VINNOVA),从国家层面实现创新项目从选题、资助到评估、转化的全过程管理。

2、发挥好大学在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活水源头作用:瑞典大学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拓宽了从科学研究到应用型工程技术转化的渠道:大学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学科体系;企业依托高校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如爱立信公司70%的科研项目是与大学合作完成的。

3、为中小型创新企业营造最有益的成长环境:瑞典政府鼓励企业、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部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金融市场服务,既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也营造出敢于尝试、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

合理布局建设科技城

科技城的发展以“创新”、“人才”为核心驱动力,对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转型发展、营商环境、人才引进、就业环境等产生重大影响,能更有效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1、科学研判“科技城”建设可行性。要尊重城市和产业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人才、技术、市场等条件,从城市的具体发展阶段、产业基础以及科教资源等因素来综合研判,是否需要建设科技城,或者建设什么样的科技城。

2、合理确定科学城战略定位及规模。在开发建设之前,提前谋划,科学论证,需要摸清自身家底,因地制宜,而非盲目追求高大上。要加强科技城定位研究,明确自身功能分工,科学预测发展规模。

3、完善科技城功能布局。对于科创型产业、居住配套和生活服务要均衡合理布局,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把科技城建成一个纯粹的科技产业园区,也不能把科技城做成房地产开发的幌子。

4、创新多元化运营管理模式。科技城具有天然的高度市场化属性,需要高超市场化运营手段,高端市场型,高级技术型运营管理人才和运营机制和模式。同时,要积极优化创新环境、营商环境和人才服务环境等,加快推进龙头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城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创新联合体、科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参考文献

[1]彭劲松:我国科学城的定位和战略功能布局——以重庆为例[J]. 城市, 2018.

[2] 大鹏视野:遍地的科技城:“繁华再现”OR“昙花一现”?.

[3]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瑞典Kista科技城:从科技“园”到科学“城”的转身

供稿:商文芳

审核:蔡 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