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营造:浙派园林造园意匠论(二)
  发布时间:2021-07-13 09:48   来源:城市怎么办

文化内容若是造园中的“意”,

那么技术内容便是“匠”。

“匠”是“意”的贯彻和保证,“匠”是对造园意图的落实,采用一定的造园手法,将山水、建筑、植物等园林要素按造园意图布局在园林中,使之组合成景观。

匠的范围极广,大可到全园抑景、障景、框景、借景等构景手法,小可到园林要素的各方面,如园林置石中的匠就体现在:石材挑选、石材搬运、石的布置方式等。

场地分析

《园冶》“兴造论”中说:“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牵。”

可见,造园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址,明清时期由于浙北地区自然山水条件优越,风景大开发活动蔚然成风。浙北私家园林大多选址山水兼具的环境造园,多属天然山水园。

(一)山水园、山地园

山林地有高有凹,有曲有深,只要施以略微的雕琢,就能够形成天然之趣。如岣嵝山房,选址于灵隐韬光山。

“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背靠山崖,依仗峰峦,山中有溪,其中建筑多在山间凌空架起,借山势高低错落,与自然融为一体。又如小有天园坐落在南屏山山腰之上,高低俯仰之间“山径至此,石益奇,地益高,所见益远,左江右湖,如在几席矣”,自然之野趣由此可见。

(二)水景园

江湖地依托园外的水域风光,多将水引入园内或是借园外水景,以求得“略成小筑,足征大观”的效果。

如漪园“西湖何处不清漪,围作池园因额之”,以水为主题,用亭桥分割园内与西湖水系。又如郭庄,通过赏心悦目亭下的假山作为出水口,引西湖之水入园打造浣池、镜池两块截然不同的水景,并选取几个点观赏西湖:乘风邀月轩、景苏阁外观景平台、赏心悦目亭和北面“园”区的观景平台,既发扬了相地之所长:在山水间求得私家园林的安静氛围;又克服了用地之所短:完全以东面西湖为借景显得过于单调无聊。

对于这类的天然山水园,第一步是“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指的是在尊重原始自然条件的基础之上对地形的改造;第二步是“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指的是对水源的梳理;第三步是考究周边环境,判断是否有景可借,“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总之,浙北私家园林在场地分析上讲究的是顺势而为,不但省时省力,最终所建园林也更为自然。

空间布局

在立意和相地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总体规划便是布局。浙北私家园林的体量不等,从地仅一弓的五有园到几十亩的安澜园。其中十亩左右的私家园林为最多:西湖边的郭庄、留余山居、蕉石鸣琴、小有天园,南湖边的莲花庄、潜园、述园等等。

在这样体量的私家园林中,布局也呈现出多样的特色,但总体而言,宅园分离是浙北园林中最突出的特征。由于宅与园分离,所以浙北园林在空间上的分隔不再依赖于建筑,厅、堂、馆、斋等作为宅的主体建筑多自成一体,而亭、廊、轩、榭等风景建筑成为全园的点缀。相对而言,建筑密度也降低了不少,多以山水分隔全园,形成了多类型的园林空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古典园林的布局得体即可,没有约定俗成的布局方式,但按照现存和复原的园林来看,可大概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串联式布局

以某一园林要素为主脉,使空间依次展开。在面积较大的园林中,建筑、山水都可以充当串联的要素,起到总领全园主题的作用。以建筑为主脉的如杭州胡雪岩故居,展现一进又一进的庭院空间,直至到达最西面的芝园入口(图1);以水为主脉的如海宁安澜园,展现溪、泉、河、湖不同形态的水景序列,用水中岛屿、桥、假山来分隔空间;以山为主脉的如嘉兴绮园,园中假山连绵,在虚实错落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除此之外,串联式布局在园林的局部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入口处的建筑串联最为常见,可以取得“山重水复”的效果,为“柳暗花明”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向心式布局

多在面积较小的园林中,或是面积较大园林的中心,以某一园林要素为核心组织空间,回环曲折,以求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如南浔适园水景为核心主景,周边的建筑及景点的组织,围绕水景展开,形成向心式观赏路线。正如陈从周先生所言:“南浔园林自具特征,大园绕水,汪洋数倾,荷叶万柄。或无外墙,环水障之,别具一格。”如小莲庄中,围绕荷花池,净香诗窟、水榭、东升阁、退修小榭、圆亭、平桥、听雨亭、内园、观景台、五曲桥、十二鸳鸯楼、砖牌坊、六角亭依次展开(图2)。

(三)散点式布局

在浙北私家园林中,由于自然地形高低起伏没有规则,受到场地的限制,散点布局的私家园林尤其多。浙北私家园林多选址山林,园林营造常顺势为之,所以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散点式布局的形态,其在平面构图上看似无章可循,实则是出于经济效益、审美效果等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据统计,在明清浙北私家园林中,多有楼、轩、斋、堂命名的私家园林,其与现在所谓的公共园林之间的区别难以很好地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古籍中这些单个的风景建筑单独成景,古人更多地关注建筑单体的形态与寓意,这就意味着在整个园林中,建筑之间的联系变得不再紧密。这一点在选址于西湖真山真水之间的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选址葛岭的小辋川,是明代文人隐居的住所,其在取名与布局上都是以王维的辋川别业为蓝本(图3),体量小,所以园内建筑也少于辋川别业,但园内布局依山就势,散点分布在自然山水之间。

总而言之,串联式和向心式的布局更多地应用在村庄地、傍宅地和城市地,以及一些场地较为规整的郊野地、江湖地。散点式布局在地形变化的山林地中更为常见,也往往和串联式、向心式布局相结合,在园林的局部展现这种看似随意、实则匠心营造的布局。

要素营造

(一)掇山理水,因地制宜

通过前文对空间布局的分析,可见浙北自然山水园中对于整体山水格局的重视。在局部的掇山理水中,浙北园林也匠心独运。浙北私家园林中的“山”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真山入园,如:蕉石鸣琴、青莲山房、小辋川等,其共同特点为以真山石为边界,借选址之奥旷自得清净,并不刻意雕琢山石,保留了原本粗犷自然的山林感觉。

第二种是多用土石叠山,正如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写道:“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于此。”浙中叠山具有“重技而少艺,以洞见长,山类皆孤立”的特点。而在浙北的掇山技法中,以张涟主张的平冈小坂为典型,局部寓意全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意境。其中嘉兴的勺园、鹤洲别业、烟雨楼大假山都是他的作品。

第三种是置石,在浙北私家园林中,多选取湖石和山石,“以壁为纸,石为绘”,用置石象征自然山体的峰、岭、洞、穴,是一种写意的做法。

“山得水则活”,私家园林在水景理法上也有一番精心的设计与利用,借助自然之水面、山泉或人工开凿水池、水井,营建园林景点。浙北私家园林中水的形态自然与规则兼具。明清时期浙北私家园林的理水有着旷远明瑟的特点,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真水入园,借山中泉、瀑、溪,结合自然景观,添置人工构筑物,强调对真水的利用。

第二类是在自然的低凹地形上开挖水池,一方面,环水向心布局的模式在明清时期已经广泛运用,小园往往以水池为全园主体。如小莲庄,六角亭、水榭、东升阁、退修小榭、圆亭、七十二鸳鸯楼都围绕水池来布置,用五曲桥分割水面,且小水面所在的东面,与内园水系相通,塑造奥幽之感;另一方面,大园在原本低凹的地形上进行整理,往往串联多处凹地,以水面聚散划分旷奥的空间变化。如安澜园,充分发挥嘉兴地区湖荡多的优势,全园打造“南池”、“东池”、“大池”、“西池”四处水池,其中“大池”区域最为开阔,另外三处水池池岸曲折逶迤,且面积较小,四池之间以涧、溪、沟等带状水系沟通,形成奥幽的氛围。

第三类是方池,方池有人工开挖也有改造原有凹地形成的,是明清时期“奇正并用”的园林审美的体现,如果说聚散有致的水体形态是园主人对于园林趣味的追求,那么整齐开阔的水体形态则是园主人通过园林中“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方池形式,对于以水为人生之鉴的一种人生自我修养的表达。

山多在竖向上分隔空间,以达到阻挡视线、求得空间变化的效果;而水则多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聚水给人以旷阔之感,散水给人以奥幽之趣。山与水两者相组合,在浙北园林中显示出“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特点。

(一)建筑店景,精在体宜

浙北所处地理环境复杂,建筑不拘方向,且建筑形式多样,其中厅、堂、馆、斋等主体建筑多为合院式组合。并且由于全园布局疏朗,宅园分离,园取代宅成为全园之重心,局部有廊将主体建筑与风景建筑相连,但多数风景建筑还是呈现自由式布局。在丘陵地区,台、楼、阁、亭等风景建筑多顺应地形,高低错落。如坐落在南高峰北麓的留余山居,亭、楼、长廊依山就势,在山顶建台,台上建望江楼、望湖亭以借西湖、钱塘之美景。而在平原地区,风景建筑显现出较强的主动借景性,即配合掇山叠石使得建筑错落有致。如郭庄中,以翠迷廊与“园”区主体建筑沟通,围绕镜池,有迎风印月亭、如沐春风亭、两宜轩、赏心悦目阁呈内向布局,其中赏心悦目阁筑于假山洞之上,向东可看西湖胜景,但同时又成为全园制高点,为全园点景增色。

此外,园林中还多有榭、舫、桥等具有水乡特色的风景建筑出现,如绮园中光桥的形式就有独拱桥、平板桥、九曲桥。同时,不仅园林建筑本身成为观赏的对象,还为使用者提供了驻足停留的空间,对周围的景致进行瞭望。所以浙北私家园林中的建筑都或多或少开设窗户,正如《园冶》所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在建筑色彩上,浙北私家园林整体上受浙派画论的影响,表现出粉墙黛瓦的水墨色彩,但同时受到自然山水的影响,更多呈现自然质感,在颜色上多了一些木色。

(一)植蔬结合,组景入画

浙北西面多丘陵,植物资源丰富,奇花异草繁多,在植物选择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就地取材,多用乡土树种。在明清浙北园林中,比较特别的是,除了保留原场地中的参天古木、栽植乡土植物之外,因受到浙北耕读文化的影响,多选用一些经济作物。园林中常用的植物有:松、竹、桃、梅、柳、桑、荷、桂、芦苇、麦、蒲、兰、菱、茶、菊等,其中竹、荷、桃、梅、桑、茶等都是观赏兼具生产之用的植物。也出现了许多以这种经济作物为主题的私家园林,如湖州的苎桑园、嘉兴的梅花庄、杭州的竹素园等。

在配置手法上,植物讲究与山石、水体以及建筑相结合。浙北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手法如孤植、丛植、群植与苏南园林大体一致。但在明清浙北审美思想和植物选择的共同影响下,私家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展现出与苏南地区相比更为粗放自然、追求野趣的特点。如绮园,虽有围墙作为私家园林的边界,对于墙内之园来说已是“壶中天地”,而园主多不满足于此,在围墙边多植乡土植物,以求得身处山水之间的感觉;加之围墙开漏窗,虚实之间仿佛真的置身山林。又如郭庄,在临西湖的东面广植荷花,求得园林与西湖大环境的过渡,更是增添了园林之野趣。同时,浙北私家园林中也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尤其是嘉兴张公甫的南湖园,一年十二月四季交替,而园中花开不断,成为一时美谈(表1)。

文化植入

造园不仅仅在于山水、建筑、植物等的外在形式,还表现出园主人的审美情趣,而园中的匾额楹联,以及园外的诗画作品,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外显。

浙北私家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在形式上就地取材,以竹木为主,在内容上为对山水胜景的描绘,以显示园主人对于自然山水的向往。

如郭庄中的“香雪分春”、“乘风邀月”、“两宜”、“伫云”、“如沐春风”,可见园主虽在园中,却胸怀日月风雨,想揽四季入园。又因浙北园林一般占地面积较小,园主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自然,以求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满足。除“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来获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之外,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可谓是点睛之笔。如小莲庄中的内园,内园与外园以一道月洞门相通,正反两面分别题有“曲径”和“通幽”,如此一来,内外园有所联系,更见造园者虚实相生之匠心。浙北其余园林中的匾额也多题有“洞天”,以象征“别有洞天”、引人入胜之意。

除此之外,浙北私家园林的意境不仅仅存于园内,园以文传,园以文盛;浙北地区的私家园林在纸上更富有对诗情画意的追求。《安澜园记》、《白鹤园自记》、《灵洞山房记》、《寓山注》等皆以妙笔描绘了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内的山水胜景。如清代进士写南浔适园十二景:奇峰拱笏、高峡观泉、松崖溅瀑、桃鸣寻源、平谷塔影、曲沼风荷、池亭拥翠、画阁凌波、桂廊伫月、石窟留云、涧桥踏雪、鹤诸探梅,表现出一幅幅山水画卷。并且这种组景景题的形式,不局限在单独的一个园林中,如浙北三地明清时期分别有西湖十八景、嘉禾八景、湖州八景等文化景观代表的传统组景方式;此外,各地天然山水景观优越的地方也出现了景题文化,如富春十景、南北湖十六景、南湖八景等,表现出明清时期浙北地区人民的审美喜好。

造园还需经过年岁的积淀。明清时期浙北私家园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前朝倾颓后,废园新生而成的,如绮园,在其前身“灌木园”的基础之上,自得古木繁花,又移用废园拙宜园、砚园的精华山石,才得以成为一代名园。合理利用场地不仅在造园之初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造景效果,还在废园新生后赋予更加深厚的文化蕴含,正如陈从周所说:“须知佳者虽零锦碎玉,亦是珍品,犹能予人留恋,存其真耳。”后者又如乾隆时期四大名园之一的安澜园,也是历经扩建,从宋代郡王开基筑园,到隅园三代主人的变迁,再到清代乾隆御题安澜。也正是在这样书香世家的传承下,安澜园逐渐形成儒风清韵的氛围,汇聚了一批名人雅士,为园林增添了光辉。

活动策划

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继魏晋南北朝之后成为一处旅游胜地,然而游客的旅游动机则从礼佛进香成为了山水揽胜。《儒林外史》中夸赞道:“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可见,明清时期的西湖已然成为一处以真山真水为游赏对象的大园林。明代高濂的《四时幽赏录》中就按季节将当时流行一时的活动进行了整理(表2),从分类可看出当时杭州地区盛行的活动以观赏自然山水、动植物、天象景观为最多。自然环境已然成为承载明清时期人们游赏的最主要场所,而山水、动植物、天象也成为了人们乐衷观赏的对象。

园居生活是造园的主要目的。在追求隐逸的文化背景之下,私家园林成为造园者心中的世外桃源;又因为在明清时期政治动荡,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官场失意之际,多选择退隐于园林这个凡尘中的桃花源中。明清时期私家园林是园主人社会活动的载体,在园林中,园主人同来访的朋友饮酒作诗、品茶观景,是对自然的吟咏和玩赏。同时,园林反映了园主人的兴趣爱好,比如浇花灌蔬、参禅冥想等,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体悟。其中不论是园主人的社会活动还是兴趣爱好,都更倾向于与自然的互动。

作者 /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系

浙江省浙派园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 

陈波博士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