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见证中华百年风雨与梦想
  发布时间:2021-07-02 09:27   来源:城市怎么办

1909年:京张铁路

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铁路

清末,中国铁路的建筑权,尤其是在军事和商业上都极具战略地位的京张铁路的建筑权成为了英国和沙俄两国激烈争夺的目标。

1905年,就在英俄两国争论不休之际,晚清政府宣布这条铁路将由中国人自己修建,并任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

中国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之后,有外国媒体讽刺道:“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省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程约201.2公里长。“南口以北”说的主要就是南口至八达岭段。

“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除了近600米的高度差,这一段还需攻克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的开凿难题,最长的八达岭隧道长达1092米,只靠工人的双手,难度可以预见。

为解决这两大难题,詹天佑提出了开创性的“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竖井开凿法: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的同时,采用竖井方法挖掘,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隧道开凿的时间。

“人”字形线路:北上的火车到了南口以后,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前面拉,一个在后边推,火车向东北方向前进,进入了“人”字形线路的铁路岔道口(青龙桥站)后,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改成拉,而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改成推,使火车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就容易多了。

1909年8月11日京张铁路建成,总耗时4年,花费白银729万两,比原定时间缩短了2年,节省白银20多万两,成为了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技术人员、外资,由中国自行筹资、设计、施工和运营的铁路干线,詹天佑也因完成了这一“不可能的任务”而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大胜利。时至今日,京张铁路已走过112个年头,它的发展与变迁也映射着中国百年发展的年轮。

2019年:京张高铁

世界第一条智能化高铁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宣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举办。北京将主办冰上项目;张家口主办,延庆协办雪上项目。

奥运会主办权的确定进一步推进了冬奥会重要配套——京张高铁的建设工作。

2015年12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了京张高速铁路初步设计;2016年4月29日,京张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京张铁路建成110年之际,京张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两条跨越百年的京张线,见证了中国从刚学会自主建设铁路的“新生”到建成世界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的“先行者”的巨大成长。

京张铁路伴随中国的轨道交通从蒸汽时代走到了电力时代,京张高铁则将中国带入了智能轨道交通时代。

京张高铁建设过程中,首次实现全程采用BIM技术,也就是通过软件和数字化技术,建立起三维虚拟工程模型,构建与现场情况完全一致的工程信息库,使全部建造工程始终处于数字化、信息化模块的控制之下。

同时,京张高铁还采用了北斗应用服务平台,设立了增强网络和隧道信号覆盖系统,使总指挥中心可以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观察、实时调动,确保工程顺利、高效、精准进行。

时速350公里的的复兴号每在北京和张家界间穿梭一次,都提醒着人们中国科创的快速发展。

“京张高铁世界瞩目,但这不是建设者创造的奇迹。是伟大的时代、祖国的发展,造就了这个奇迹。”中铁设计京张铁路项目副总体设计师吕刚说。

如今,京张高铁上运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在青龙桥火车站地下呼啸而过,上方是历经110年风雨沧桑的京张铁路,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长城与工业文明的两次历史碰撞,也是中国发展的伟大跨越。詹天佑铜像与青龙桥车站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在这里注视着京张铁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致谢杭州西站枢纽公众号提供授权转载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