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意境:基于需求与文化角度的浙派园林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1-06-24 09:39   来源:城市怎么办

陈从周先生认为:“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画的境界在实景中出现之,统名为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是造园家们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通常寓情于景,以物比德,来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乘物以游心”般物我两忘的境地。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构成不外乎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艺术家直接通过对大自然的观照,对人生意义的领会而激发的审美意境;第二种是艺术家间接借用他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社会的体验而创造的审美意境;第三种则综合了前两种,引用他人对人生社会的体会用传统文化中的素材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的意境。这与我国园林界泰斗孙筱祥先生提出的“三境论”思想不谋而合。孙先生认为,生境、画境、意境三境相融,并在景情相触,特别是触景生情时,达到精神与自然结合的至高点。

目前的文献虽有涉及如何从人的生理感官角度营造园林意境,从内在因素体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初级的生理需求,但并未提及更高级的需求,偏向于从文化角度研究意境产生的外在因素,将内外部因素结合来对园林意境营造进行综合的、整体性的研究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意境中除了隐藏的文化性寓意和象征之外,人的需求也应作为园林意境营造的重要参考依据,揭示人对园林环境的本质要求,从而探索多元化的意境。园林意境营造可从内外因素着手,从人的需求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分别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诗格、画理、典故、风俗、道德、宗教这十一个方面加以剖析,如图1所示。

image.png

01

基于需求角度的园林意境营造途径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从生理、心理、精神三方面营造园林意境。

image.png

(一)生理需求

衣、食、住、行、空气、内分泌平衡等是人类维持自身机能稳定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整个机体就会被生理需求主宰,其人生观可能会发生变化,人也将难以生存下去。从生理需求探讨园林意境营造途径,可从人的感官方面的满足入手。感官的享受是人类行为的生理需求,如观赏、品尝、触碰、嗅闻、聆听等。让感官舒适,已成为当今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向。园林中各要素的形态、色彩、质感、气味以及音韵可引发人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生理感知。

(二)安全需求

按照一般定义,安全需求,是针对基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保护以及生活稳定而言的。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变得焦虑不安。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单一、雷同、缺乏亲和感的大尺度设计层出不穷,而符合安全需求的园林意境营造需要因地制宜,将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因素与地理条件,协调追求人性化的需求,使得园林景观更具实用性、持久性以及契合性。因此可从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进行分析。园林意境营造中满足使用者的安全需求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上。满足物质安全主要从游人的外在安全角度考虑,比如控制景观材料的安全性、排除园内铺装的安全隐患(如健身场地不平整、园路有青苔)、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合理分布夜间灯光照明设施等。植物品种的选用、配置以及空间营造要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让大众舒适、安心。人在环境空间中,对周围的领域范围有一定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在一个具有安全感、稳定感、亲和感、宁静感的环境中人会放下心中的戒备,找到与周围空间敞开进行互动交流或独处的平衡点,缓解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围合空间有围护与屏蔽功能,在围合感较为强烈、稳重厚实的空间,游人会有停留下来互相交往的愿望,而且他们能在这种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掌控周围的环境以便对突发状况有及时的应对措施,安全需求心理(精神安全)得到满足。

(三)归属需求

归属需求主要指人的归属感、友谊、爱情、亲情等的需要,这是个人被别人或被团队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个人渴望得到社会团体的认同,渴望与别人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是心灵的港湾,人们回归故里见到故乡的风景多有亲切之感,人对于故乡的归属也是人性使然。田园风景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乡土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特征,它给予人祥和、稳定、安逸的感觉,同时也能填补人们精神上的空缺,满足人对归属感的强烈渴求。因此,园林意境营造途径中关于归属需求的探讨,可运用近自然园林营造的原理,参考田园风景设计手法。田园风景集中了保障人类生活的多种要素,突出人与环境亲密的参与互动,是生活和劳作的景观。

(四)尊重需求

心理学指出:尊重包含两个基本点,即自尊和他尊。自尊的范畴较为广泛和基础,即个体对自我能力、成就、自信、独立等的诉求;相对地,他尊包含来自他人的尊重:即认可、关爱、名声、荣誉等元素。自尊的树立和稳固其实是在获得他尊的基础上发展的。将这一基本概念运用到园林意境的营造中,不难得到:园林中建筑、山水、地形、植物、铺装、小品等要素的设计都要参考人体工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让使用者在游赏使用时有舒适的体验,即得到足够的尊重。园林意境营造途径中满足人们尊重需求的设计,可从园林景观本身以及使用者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可能更偏向于对残疾人、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以人为本,尊重特殊群体。比如,充分考虑行动不便群体的特殊性,通过丰富游乐设施的颜色呈现多样的园林视觉效果,可以充分满足残疾人和儿童的需求。同时,身心健康的人群也能体验到园林中存在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由此,不同类型的个体得到被体贴、被照顾、被尊重的感觉。另一方面,园林中涉及一些可供游人活动的场所,由此促进人际交往互动,游人在交往中获得被人尊重、赏识的感觉。

(五)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价值实现,即当人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尊重与归属时,其即发展到对自身成长、至臻至善的不断渴求。其中,创造力、现实接受、自我理想等概念,是人的心理、行为动机层面中最高级的需求。在这一需求层次上,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大。每个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方式大相径庭,园林设计师需要在分辨个体需求差异的同时找到其中的共性部分并加以利用。为使用者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促进高质量的社交互动往往是景观设计师的重要目标之一。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园林意境营造途径,是能在为大众提供园林的公共服务过程中创造相关条件,提供刺激需求实现的平台环境,促使人们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平衡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解脱现实生活的枷锁,追求个人成长和精神的自由解放,实现个人潜能和自我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实对于园林设计师本身而言,看到自己设计的项目落地施工成形,会有一种无言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从游客的角度探讨自我实现需求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游人主动参与园林中的项目,营造给人带来发现新事物乐趣的景观意境,通过园林中的活动肯定自己,从而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二是游人被动参与园林活动,身处园林之中被园林营造的氛围所打动,有感慨之意和敬畏之心。

02

基于文化角度的园林意境营造途径

中国园林,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将园林意境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可以从文化角度的诗格、画理、典故、风俗、道德、宗教这六个层面来分析现代中国园林意境营造途径。

(一)诗格

诗格,是指诗的格式、体例与诗的风格、格调。西方学者艾略特的名句:“诗歌代表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中国历史千年,说是诗的历史亦毫不为过,从诗经到清诗,尤其是山水诗,皇皇巨著,蔚然可观。在对历史的传承中也在民族个性中注入了诗兴的精粹和诗格中孕育的悲欢离合、人情洒脱和道德审美。自然而然,这种诗的美学和审美也延伸到了园林、城市和建筑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格的相生相随离不开辞藻诗文的刻画与描摹,如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写情也,文以情生,园固相同也。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其中缘由一语尽显,即造园之术由诗格中发显,且诗格又在园艺中畅游。起承转合,作文与造园“师出同门”,重构思、重写意、重表达。而园林意境的刻画表达,正是通过诗文中数之不尽而又生动可感的艺术手法来呈现描摹的。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诗格的表现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匾联、碑注、题名等,都是园林诗格的实体赋予,这些寄托物不仅承担着古典建筑空间配置的点缀,而且还负责诗情与景观的联系、时节分秒的呼应、恣意豪气的抒发、追古溯源的畅思,都是其中奥妙。

(二)画理

画理即绘画的原理。正如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所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诗画同源,皆为古今中外不辍的话题。中国造园理论与中国画理一脉相承,中国园林追求文化意境之时是不可能不讲究画理的。古典文人画,极为考究画面布局构思,这一点和园林的空间构图极为相似。以借景、障景、对景、点景等方式,立体地反映园林空间构图,正是画理的生动表现。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及的绘画六法,已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配置、布局表现中得到了十足的诠释。

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园林景观意境的营造就是描摹画卷,叙说画理。如绘画六法所指:主次远近、构图规律、疏密参差、藏露虚实等关系,恰又是园林构筑的基础。魏晋时期出现了山水画,其宗旨是师法自然,重在写意。山水画上的实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不同,它是通过画家眼之所及与心之所想结合而成的作品,寄托了画家的思想感情。而写意山水园林与山水画之间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如“以点墨摄河山大地”的画理精粹,与“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构园理论,二者相得益彰。

(三)典故

所谓典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我国历史悠久,古迹文物众多,保存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遗址访古在旅行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神话传说中的园林意境虚幻缥缈,若有若无,游览其间极具趣味性和浪漫性。典故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其内在的意义需要我们品味,其深入的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园林设计中使用典故,把园林的自然美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可利用楹联、碑刻、匾额、雕塑、小品等形式来进行点题,使得人在游赏时产生对历史的缅怀和联想,回忆历史长河中真实存在过的人和物,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景点所想要表达的风韵并加深记忆,从而拓展游客的审美空间。

(四)风俗

风俗的一般定义为: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感知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此处的风俗将从风水五行和习俗两方面进行讨论。

1.风水五行

根据《辞海》释义,“风水”也叫堪舆。《文选·甘泉赋注》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所以堪舆的本义可理解为天地。风水理论在演变过程中分为了不同的学派,但是不论哪种学派,其基本指导原则都是天地人合一,与园林追求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这种思想长久延续至今,中华先人特别重视人居,住宅的选址也就分外讲究,风水对于园林选址的影响较大。理气,是风水的宗旨所在,即寻找一种生气,而这种生气富有之地应属遮风向阳、鸟语花香、依山傍水,草木和谐之地。所谓“风水宝地”,建筑选址要邻水环山,形成“金城环抱”之势,便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建筑为中心,其周围的山形水势多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风水四大局。植物配置也讲究风水,如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

五行,作为风水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其学说认为宇宙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要素相生相克衍生变化而成。在中医基本理论中,五行学说被用来解释人体各内脏之间的关系(图3)。而园林设计中也常用到这一关系,尤其是在场地布局和植物配置方面。五行学者认为,当人体、自然的五行属性协调平衡时,园林保健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风水理论和五行学说因其科学性与适用性,在当今也毫不过时,并焕发出新的活力。园林意境营造在结合现代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理论的同时,也应结合风水与五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

2.习俗

地方习俗或地方精神指的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一个地方的独特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地方习俗的受限范围不定,有比较大而自成一体的区域,也有较小规模的区域。在进行园林意境营造时,需把地方习俗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可通过优秀的创造性设计加强地方意识。

古代士大夫在造园景时寄托了图祥瑞、谋吉利的心愿,把某一园景比拟或象征园主的心态和思想感情表现出来,这就是比兴的手法,其中最易比拟联想的莫过于植物。因此一般可选用有吉祥内涵的植物,将对生活的美好寄望借助植物配置表达出来,如种植橘子、太平花盼望家人“吉祥平安”,种植迎春、玉兰、海棠蕴含“金玉满堂”,种植石榴、枣树祈盼“多子多孙”,种植紫荆希望兄弟和睦,展现人民朴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五)道德

道德,是极具约束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通常基于大众约定俗成的善恶是非,并通过舆论宣传、信念绑定和传统习惯来约束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园林意境营造途径中,道德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层面,而类比思想与道德层面紧密相关。类比思想是一种审美思想,可分为观物比德和观人比物。学者们常将人与物之间的类比统称为“比德”,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比德”讲究博爱、仁义,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统治观念。

园林意境营造中常以山水比德和植物比德为主。山水比德,为儒家之道,也属美学范畴,园林里的山水都负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君子比德于山水,逐渐深化成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核的一部分(表1)。

(六)宗教

宗教,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辨识性、特殊性和普及性。这种从哲学顿悟的萌芽到其发展壮大,宗教糅杂进了各自的历史当中。在中国,儒道释三家并立而行。寺观与宗教相连,中国传统三大教派“儒、道、释”中,“道”和“释”才被认为是真正的宗教。与经世之理的“儒”不同,“道”与“释”更多地表达精神层面,并以一种“仙升”的姿态来表达宗教理念,当在古典园林意境中注入了宗教,特别是这种“道”或是“释”的精髓,则园林的意象配置会处处显现出一种身处天庭仙世的感觉,让游园者摆脱世俗之累,洗涤内心杂念。寺观园林的设计、布局与配置往往极具自由性,其中也充斥着世人对于一种理想世界的愿景,而寺观佛堂往往出于悲悯高尚性,含有非功利心,是世人表达理想、描绘自由、甚至是宗教中的“得道升天”希望的理想之地。

这种世外之景,绝不如凡夫俗子般在平土坦原上堆砌,这种寺观园林,往往构筑于崇山峻岭,深渊绝壁之上,同时烟轻雾绕,构建出一种超凡脱俗、至高至上的虚冥幻界,当中典范不胜枚举,诸如镇江甘露寺、山西浑源县悬空寺、武当山太和宫等。除此之外,仍有一些寺观园林在幽静深林甚至于洞穴崖壁上建立自己的一方净土,如青城山的道教寺庙群、雁荡山观音洞、北京香山碧云寺等。道观中常用桃树、柳树、银杏、茱萸、无患子、葫芦、艾草等植物,它们的特点与道教教义较为吻合。禅宗寺庙常以宫殿形式建造,形象化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同时也表现了神与人的居所一致,表明乐土在现世人间。佛寺园林既是仙界神境,也是香客汇集的游赏空间代表,如普陀山普济寺、五台山文殊寺、峨眉山报国寺等。佛寺中的植物配置与佛教文化也息息相关,不同的植物选用有不同的缘由,但同根同源。多数寺观基本上由宗教建筑空间和寺观内园林空间两大部分组成,形成了相互渗透、连续以及流动的寺观空间,将宗教的肃穆与人的情绪相结合,同时寺内环境与寺外空间有机联系。

【作者简介】陈波博士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系、浙江省浙派园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