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1-06-21 09:53   来源:城市怎么办

2011年6月24日23点55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它成为中国第41个世界遗产,也是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中国项目。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实现了杭州市和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极大地提升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对杭州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月我们将迎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纪念日。十年时间,这个点缀在杭州西郊的历史文化之湖,成为了杭州对外形象的一张“金名片”,引无数中外游客争相打卡。

回顾西湖申遗之路,可谓是十年磨一剑,走过了太久太长的不平凡之路。早在1999年,杭州就宣布西湖将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行列,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开始。而后几年间,西湖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坚持积极保护方针,按照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传承历史、突出文化,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连续9年开展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八次推出“新西湖”。2009年,圆满完成西湖申遗整治等十大项目,在国庆期间第八次推出“新西湖”,基本实现了“还湖于民”的目标。

同时,也在2003年开始推进了一系列文化工程,先后编纂了《西湖丛书》、《西湖研究报告》、《西湖文献集成》、《西湖通史》等著作,为西湖学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也为西湖申遗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西湖能够成功申遗,不仅在于杭州市政府和人民一道的努力,更在于西湖本身就是具备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西湖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与自然长期良性互动的产物,是一份珍贵厚重的文化遗产。西湖是杭州城市变迁的物证。杭州倚河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特别是自唐代以来的1000多年中,西湖一直处在杭州城市的中心位置,与杭州这座城市唇齿相依、水乳交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西湖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杭州城市的变迁史。

西湖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东晋咸和三年(328),杭州佛教的开山鼻祖印度高僧慧理在武林山下开山结庐,成为江南名刹灵隐寺的开山之始。吴越时期,钱氏王朝在西湖周围的群山中建起了360多个寺庙,100多座宝塔、经幢,并留下了许多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摩崖石刻和雕像,杭州从此就有了“东南佛国”的美誉。

西湖的名人文化光彩照人。西湖是林和靖、沈括、毕昇、于谦、洪昇、龚自珍、夏衍、钱学森等名人大家的故乡,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林启、吴昌硕、竺可桢等历史文化名人与西湖也有着不解之缘。西湖周围至今还保留有政治家康有为,国学家俞曲园、马一浮,实业家胡雪岩,人口学家马寅初,文学家郁达夫、丰子恺、夏衍,书画家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的旧居。西湖群山中有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墓,民主斗士秋瑾、章太炎、陶成章、徐锡麟墓,实业巨子都锦生墓,文艺大家潘天寿、盖叫天墓。康熙、乾隆等中国古代帝王,也都非常喜爱西湖,并留下了许多珍贵遗存。

西湖的建筑文化特色鲜明。杭州建筑特别是环西湖建筑,深受西湖山水的影响,造型、线条、色彩与山水既对比又呼应,既精致又和谐,与环境融为一体。三潭印月的水上建园,西泠印社的依山小筑,郭庄的临湖构园等等,均属海内少见,为中国造园艺术之杰作。唐代以来众多文人雅士围绕西湖景观留下的鉴赏、描述、品题和解说,更赋予了这些建筑以内涵美,使西湖山水钟灵中带风雅、毓秀中添文韵,成为展示东方传统文化的博物馆。

西湖不仅拥有多姿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沉积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的茶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都与西湖息息相关。被誉为“绿茶之首”的龙井茶,就是以“西湖龙井”名闻天下的;杭州的十大名菜,大多与西湖相关;杭州的许多美丽传说,包括许仙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活佛济公等等,也都是以西湖为背景演绎而成的。

总之,作为人、自然、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一千多年来西湖一直保持着历史的连贯性,其个性特征既没有被泯灭,也没有被改变,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美的典范,正是西湖的审美和文化底蕴之所在。

十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西湖也更加生动鲜活,人们饮食起居、生活如常,并未因申遗成功而受到影响。和很多地方在申遗前耗巨资,成功后进行商业开发,企图把景区变成摇钱树不一样的是:西湖就像苏东坡所描写的那样,总是以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心态面对一切。早在2002年,西湖就成为中国唯一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同时,从拆除高墙深院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西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也得到了大力加强。在西湖申遗成功后不久,杭州市政府立即承诺,将继续坚持“六个不变”--“还湖于民”的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继续免费开放;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古典魅力与城市有机更新完美结合。这样的政府立场,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主张,更是西湖申遗成功的重要因素和保障。西湖模式推动了我国旅游经济学的良性发展。

未来的西湖,将继续秉持“还湖于民”的发展理念,让公众能以更多的形式参与到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曾提出一个观点:“西湖更应该被当作一个给人以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世界遗产可以和城市生活相得益彰,成为人们能共享的生存空间,让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在感受中了解真实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或许就是西湖留给世人的启迪。

供稿:王 俊  

审核:施 剑

  作者:  编辑:陈俊男